在今(21)日的臺北當代藝術館媒體見面會上,河口洋一郎親自為媒體導覽在臺北當代館首度大型個展【失重樂園—河口洋一郎的衍化論】的展出作品,這整個展覽一如河口洋一郎給人的印象,充滿著豐富的奇想與開心的自我期望。河口洋一郎提到,由於他自己是出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這個地方其實是宇宙發射中心,也就是他從小在這裡就經常會看到火箭發射。這使得河口洋一郎很小的時候,就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感到既迷惑又充滿好奇。迷惑的是,故鄉似乎無時無刻都在招喚他一個事實,那就是太陽系的生命是有所謂壽命期,人類遲早有一天會像火箭發射到外太空,得要移居到其他星球的。第二,由於鹿兒島有無數小島的銜接,地理環境的關係,使得這裡經常會出現候鳥的移居潮。再加上,這裡的環境既有海洋也有陸地,河口洋一郎對於故鄉的環境簡直是入魔到極點。他說「候鳥的遷徙,總會帶給我無數的幻想。我想,有一天我要帶著我所創作出來的『生物』也移居到別的宇宙…」。我問他「你為什麼如此著迷要移居到其他宇宙呢」?河口洋一郎開心地笑翻了之後,才有條不紊回答我說「因為五億年前寒武紀生命的大破滅,給了我極大的刺激。我覺得,藝術與這些我所創造出來的生物也好,都應該能夠有個不滅絕的可能性,這個宏觀的生命思考,讓我才不斷會有遷徙到其他宇宙的想法」。
事實上,河口洋一郎在這次展覽裡,相當貫穿他的核心思維,透過他所呈現出來的作品,不管是高畫質電腦繪圖、實體雕塑…,河口洋一郎幾乎將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生命,不斷地透過展間的鋪排,每一個展間呈現這些他經由電腦換算出來所繪製出的生命,它們就好像生活在一個不知名的星球,也和我們一樣;擁有自己獨立的生命個體,並且快樂的生活著。
河口洋一郎超越了電腦繪圖給人的制化與規格,甚至電腦繪圖的冰冷感,他讓自己的藝術從對現實自然生命的觀察而來,再置入電腦經由換算、創造出一個不同於現實的生命體,這些生命充滿著增生、繁衍的本質,但也能夠自我防護,適巧的詮釋出他對生命不滅絕的高度期望。
這個展覽基礎上有點類似河口洋一郎個人所獨立導演出的一齣舞臺劇,它並非是像一般展覽;係以藝術家各年代作品一字排開來串組、來做展示。河口洋一郎以自己對環境的奇想做出發點,再以他自己最喜歡的電腦繪圖來加以圓滿自己腦中的想像,一幕幕;推演出這些由他一手創造出來的生命,如何勇敢面對生活、面對生存,如何傳播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