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想做一個關於植物的公眾號呢,一切都源於2017年的一場雨。
平日裡的我過著宿舍、食堂、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蹬一輛山地車車往返,這場小雨阻止了我繼續做一個自在如風的少女,撐著傘龜行到實驗室樓下時,被一束火紅吸引了視線。往日裡總覺的這花開得過於熱烈,而雨滴為她增添了柔和之感,像是剛剛甦醒時還掛著昨夜的露水,少女含羞的面龐。
記錄下這一幕的我有些不甘心,這樣美的花怎能我一人獨享,馬上發了朋友圈,邀請眾人共賞,於是許多人都問起花的名字,這也使我想要為大家介紹這可愛的花,這是溪川植物志的誕生。
說是植物志,也就是配上植物的科屬,後期加了拉丁學名的簡單照片,不過就是這樣簡單的記錄,還是吸引了很多喜歡植物的朋友,有不少人希望我能將它們列印出來,裝訂成冊購買,這該死的責任感,讓我籌劃了這個公眾號。
植物志自然會以分享植物為主,除了植物的圖之外,還會分享關於這個植物的一些小知識,該科的特點及辨識方法,一點植物小事,也會穿插一點自然筆記小手工。希望想要了解更多植物有趣知識的朋友能喜歡。
朱纓花原產南美,現熱帶、亞熱帶地區常有栽培。我國的朱纓花主要分布在華南一帶,福建,廣東,臺灣等地均有栽培。
朱纓花 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豆科朱纓花屬
朱纓花的花極有意思,頭狀花序,大家看圖的時候會感覺有一個番荔枝一樣的東西,這不是它的果實,而是沒開放時的花序,每一粒都是一個花苞。即將綻放的朱纓花,雄蕊蜷縮於花苞中,像極了一束手捧花。綻放時,裂片打開,雄蕊突露於花冠外,雌蕊只有一根也藏於花蕊中,雌雄蕊共同放了一朵小小地煙花。
頭狀花序:花無梗,多數花集生於花託上,形成頭狀的花序,特點是花軸極度縮短、膨大成扁形;花軸基部苞葉密集成總苞,如蒲公英。
https://www.flickr.com/photos/ppaulinesm/6753975489/
←https://singapore.biodiversity.online/species/P-Angi-002576
朱纓花的葉子是偶數二回羽狀複葉,卵狀披針形,葉宿存。
偶數羽狀複葉:小葉排列在葉軸的左右兩側,小葉的數目為雙數,無頂生小葉。
葉宿存:葉片留存下來,沒有消失。
https://www.floraitaliae.actaplantarum.org/viewtopic.php?t=82187
豆科的植物都是豆莢狀的,倒披針形,花後每個花序能有個四五個果莢,有點像兔子的長耳朵。
https://www.floraitaliae.actaplantarum.org/viewtopic.php?t=82187
「豪邁奔放」是朱纓花的花語,它紅的熱烈而大方,樹皮有驅蟲之效,將其栽種於庭院之中再合適不過,顏值高,花期長,遺憾的是朱纓花性喜溫暖溼潤,只有南方的天氣才適合它火熱的性格,北方只能於溫室中觀賞。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五代: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