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比Google更強?

2020-12-05 品玩

2020 年 12 月 4 日,《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基於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實現這樣的成果。

除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參與到這一項目裡的科學家還來自中科大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和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量子計算優越性是怎麼體現的?

量子計算優越性又稱之為「量子霸權」,是指用量子計算機解決經典計算機實際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個術語最早由加州理工學院物理教授約翰·普利斯基爾(John Preskill)提出。

在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中,量子優越性通過快速完成「高斯玻色取樣」任務來展現。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的科普論壇《墨子沙龍》,科學家們在選取量子計算機的任務時,「需要經過精心考量,該任務最好比較適合已有的量子體系,同時對於經典計算來說很難模擬」。

玻色取樣就是知名度最高的任務之一。簡單來說,玻色取樣是一個複雜的概率問題,並且複雜度隨著量子數量的增加而提高。科學家們發現,玻色取樣任務中,量子計算機在中小量子數量規模下,就有可能打敗超級計算機。因此,玻色取樣成為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個熱門問題。不過,玻色取樣需要的單光子源,在實驗上很難大規模實現,因此研究人員通常會考慮這個問題的一個變種——高斯玻色取樣。

通過自主研製功能更強大的量子光源,以及實現其他一些必須的突破,中國科學家團隊成功構建了 76 個光子的高斯玻色取樣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在同樣取樣數的任務中,「九章」僅用一分鐘就完成了,而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要一億年時間。這意味著,在高斯玻色取樣這一任務中,取樣數相同的情況下,「九章」的速度是「富嶽」的一百萬億倍。

「九章」和「懸鈴木」有什麼不同?

最早宣稱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的,是 Google 研究團隊。2019 年 10 月,Google 在《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項成果,利用 53 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來完成「隨機線路採樣」任務。

「懸鈴木」用了約 200 秒的時間進行了 100 萬次採樣,同樣的任務,當時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Summit 要用一萬年。基於此對比結果,Google 團隊宣稱,在世界範圍內第一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

不過,負責開發 Summit 的 IBM 很快出來反駁,他們認為 Google 的估算方法有問題,而用他們自己的方法,可以讓超算在 2.5 天內完成相同計算任務。這還是」 保守的、最壞情況的估計 「,其他研究能進一步減少時間。

「懸鈴木」另一個被質疑的點是,其量子優越性依賴於樣本數量。據《墨子沙龍》,在「隨機線路取樣」實驗中,「懸鈴木」採集 100 萬個樣本時, 需要 200 秒,超算 Summit 需要 2 天,量子計算相比於超級計算機有優越性。

但如果採集 100 億個樣本的話,經典計算機仍然只需要 2 天,可是 「懸鈴木」 卻需要 20 天才能完成這麼大的樣本採樣,量子計算反而喪失了優越性。而對於高斯玻色採樣問題,量子計算優越性不依賴於樣本數量。

此外,「九章」 運行的溫度條件,也沒有 「懸鈴木」 那樣苛刻,除探測部分需要低溫外,其他部分都是在常溫下運行的。

潘建偉表示,(「九章」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成果牢固確立了中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

但這還只是發展量子計算機的第一階段。按業界普遍公認的標準,量子計算機發展共有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的標誌是,研製出可相干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機,解決超算無法勝任的、具有實用價值的問題。第三階段,則以研製出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為裡程碑。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中國科大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優越性,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2012年,美國物理學家John Preskill將其描述為「量子計算優越性」或稱「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科學家們預計,當可以精確操縱的量子比特超過一定數目時,量子計算優越性就可能實現。
  • 經典和量子之爭: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量子計算優越性的實現是一場持久戰基於量子的疊加性,許多量子科學家認為,量子計算機在特定任務上的計算能力將會遠超任何一臺經典計算機。2012年,美國物理學家John Preskill將其描述為「量子計算優越性」或稱「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
  • 算力突破迎來新希望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2012年,美國物理學家John Preskill將其描述為「量子計算優越性」或稱「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科學家們預計,當可以精確操縱的量子比特超過一定數目時,量子計算優越性就可能實現。經典計算和量子計算的區別在哪裡呢?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博士林梅說,如果有一個特定的問題,量子計算需要一個小時,經典計算需要上億年。
  • 「九章」計算機助力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眼下,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未來,「九章」在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有潛在應用。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我國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一分鐘完成一億年的任務
    【我國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一分鐘完成一億年的任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100萬億倍(「九章」1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1億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100億倍。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也稱之為「量子霸權」)。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成為歐美各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本領域的國際同行公認有三個指標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發展具備50-100個量子比特的高精度專用量子計算機,對於一些超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高複雜度特定問題實現高效求解,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
  •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成為歐美各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本領域的國際同行公認有三個指標性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發展具備50-100個量子比特的高精度專用量子計算機,對於一些超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高複雜度特定問題實現高效求解,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優越性」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本報訊(通訊員 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使得我國成功達到量子計算研究的首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為實現可解決具有重大實用價值問題的規模化量子模擬機奠定技術基礎
  • Google「量子優越性」論文正式發表,量子計算到底是什麼?
    2019 年 10 月 23 日,Nature 正式刊登了 Google 關於「實現量子優越性」的論文——《使用可編程超導處理器的量子優勢》。這篇論文曾在一個月前被洩漏,但很快被刪掉了。「量子優越性」是指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經典計算機(當今流行的計算機)無法做到的事情。
  •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計算速度指數級增加
    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相關論文今天(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九章」計算速度達超級計算機百億倍實驗結果顯示,「九章」處理特定問題的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萬億倍,同時也等效地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領域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
  •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計算速度指數級增加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其處理特定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相關論文今天(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 中國科學家實現 量子霸權!計算速度比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
    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百萬量級),實現容錯量子邏輯門,研製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去年,谷歌取得了一項巨大的成果,即量子計算優越性,但這是有爭議的。谷歌的結果是,他們擁有一臺量子計算機,其性能比其他任何經典計算機都要好。然後,IBM對此提出相反的論點:他們並未完全實現。質疑是否真正的達到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 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原型機「九章」誕生
    剛剛,潘建偉團隊實現 「量子計算優越性」 裡程碑。但即便如此,量子優越性實驗並非一日之功,更快的經典算法和不斷提升的量子計算硬體之間仍存在競爭,但最終量子並行性會產生經典計算機無法企及的算力。2017 年,該團隊構建出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ENIAC)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2019 年,他們研製出確定性偏振、高純度、高全同性和高效率的國際最高性能單光子源,實現了 20 光子輸入 60 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輸出複雜度相當於 48 個量子比特的希爾伯特態空間,效果逼近 「量子計算優越性」。
  • 中國科學家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中國科學家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比世界第一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中新社合肥12月4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陸朝陽教授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 「九章」如何實現量子優越性?袁嵐峰講解量子計算
    近日,「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引發了廣泛關注。該量子計算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帶領的科研團隊構建。據媒體報導,在「玻色子取樣」計算能力方面,「九章」超越現有超級計算機百萬億倍。該項成果意味著我國首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成為第二個實現這一裡程碑的國家。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命名為「九章」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
  • 我國科學家確立「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相比經典計算機,可望通過特定算法在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潘建偉團隊一直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017年,該團隊構建了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2019年,團隊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逼近了「量子計算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