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太精彩了!
隨著兩個男嘉賓追求白熱化,女一姚沐希面對一個「世紀難題」:
這兩個喜歡自己的男生,該選擇體貼細心,讓自己感動的男一陳延迪;還是更加合得來,讓自己心動的男二扎西彭?
你可能會開玩笑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兩個都要。」
或者像迪迪那樣衝動地說:「決鬥吧!」誰贏了誰就能和希希在一起。
但現實總是讓人糾結。面對這個沉重的選擇,希希壓力大得在房間裡哭了起來。
那麼面對感情中的感動和心動,我們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缺乏心動的信號,並不是真的「沒感覺」,而是缺乏去了解、相處,發現對方吸引力的過程 (Miller, 2017)。
晨希CP就是這樣。希希對迪迪的好感沒有那麼強,更多是一種感動。
可能因為迪迪比較內斂,把對希希的關心都放在行動中。比如每天早起做愛心便當、留小卡片、給她買幸運色的單車並教她學,默默地一直在付出。
他不像措措那樣把自己表現出來。比如跟希希聊留學經歷,在國外漂泊煉成的廚藝,一直接她的話題給她提供情緒價值。甚至緊張得不知道該說什麼。
所以相比之下,自然被希希覺得「尷尬」,沒有跟措措相處那麼舒服自在。
面對這種「感動大於心動」的局面,希希還是聽從姐姐的建議——「回頭看一下他,了解一下他」,看看內心的喜歡是否會多一些。
這才有主動約迪迪出來散步,一起聊天,找找相處時放鬆和默契的感覺。
這對我們的戀愛相處也有幫助。對於不是「第一眼心動」,但是很主動、體貼細心的追求者,或許不需要急著發「好人卡」。
你可以多跟他參加幾個朋友組的局,看看相處是否舒服;或者聊一聊彼此的興趣愛好,看看有沒有匹配的地方。說不定會慢慢發現心動的信號。
對於有好感的人,很多時候我們會患得患失:「TA在乎我嗎?」「TA是不是沒那麼想跟我在一起?」擔心被忽視、冷落,內心充滿焦慮感 (Fletcher, Simpson, Campbell, & Overall, 2019)。
如果你對這段關係存在顧慮,不妨給對方發出信號。讓TA了解你的忐忑並做出改變,看看關係能否達到理想的狀態。
希希感覺措措「風趣幽默」「帶給我很多歡樂」。直接跟姐姐說:「自在舒服就是我的理想型」,對措措的好感是很強烈的。
但她的擔憂在於:比起迪迪,措措對她的付出比較少。而且措措不像迪迪那樣體貼,了解她喜歡什麼,提前替她把很多事情考慮好。
當「我對他有好感」和「他似乎沒有那麼在乎我」兩個聲音打架,讓希希非常糾結時,她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跟措措去溝通:
「你說你是感情中付出比較多的一方。你的付出會體現在哪些方面?」「你是細心的人嗎?」
如果在了解、溝通之後,發現選擇還是比較困難,你可以從更多角度去看哪一個更適合你。
比如就像張翰說的:把TA帶到你的朋友聚會,或者熟人組的騎車、爬山等運動局。看看他和你的朋友處得怎麼樣,能否融入你的社交圈。
你也可以評估一下,兩個人在生活、價值觀等方面是否匹配。
如果你追求平淡的小日子,他一心想出人頭地;你希望過有品質的生活,他覺得將就著過就行,那溝通也會比較麻煩。
或者考慮在興趣愛好方面的匹配度。就像女三鄭琴心喜歡打遊戲,男三薛逸星帶她到網吧約會。兩個人就比較聊得來,相處得也很開心。
說完我想說的,最後評價一下最新一期的節目。措措在節目裡一直表現都很「得體」,相較於迪迪的患得患失,措措會用很平和的心態來對待他們三個人之間的關係。在最後放下面子去請求情敵給個機會(當然還是要願賭服輸哈),如果我是希希我看到這一幕我會被感動到。至於迪迪,雖然情商可能不夠但我覺得也沒大部分觀眾說的那麼不堪 ,他來節目是來交女朋友的,碰巧喜歡的人又很受歡迎,對情敵有點攻擊感並不是很難以接受,至少在我這個觀眾來看反而增添了節目效果。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請節目組增加一期番外可以嗎?我想措和迪迪決鬥,請為他們搭一個決鬥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