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兒歌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拔蘿蔔拔蘿蔔,嘿喲嘿喲,拔蘿蔔,嘿喲嘿喲,拔不動。小姑娘,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蔔……」其實,《拔蘿蔔》除了是一首歌外,它還是一本書的名字。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本書。
1《拔蘿蔔》這本書的作者是俄羅斯的阿·託爾斯泰。這位作家生活的年代是1882-1945年,跨越了沙俄和蘇聯兩個歷史時期。(1882年是清德宗光緒八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成立。)我們來看看作者一生的幾項經歷:(1)阿·託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曾經進入彼得堡工學院學習。(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以戰地記者身份上前線,到過英國和法國,寫了一些有關戰爭的隨筆、特寫以及小說和戲劇。(3)他經歷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時期。(4)他於1918年秋離開祖國,流亡巴黎,1921年又移居柏林。阿·託爾斯泰的主要作品有:詩集《抒情詩》《藍色河流後面》,童話集《喜鵲的故事》,短篇小說集《伏爾加河左岸》、長篇小說《怪人》《跛老爺》《途中寄語》,短篇小說《美麗的夫人》,劇本《燕子》《魔鬼》《苦命的花》等。他的代表作品是《苦難的歷程》。
2雖然書的名字是《拔蘿蔔》,但是這本書全篇都是在講拔蘿蔔的故事嗎?不是的。翻開這本書的目錄,你可以看到只有第一個故事是《拔蘿蔔》。數一下,這本書一共包括了16個故事:(1)拔蘿蔔、(2)獨眼的小鴨子、(3)愛吹牛的兔子、(4)蜘蛛、(5)狐狸和仙鶴、(6)仙鶴和鷺鷥、(7)綿羊、狐狸和狼、(8)熊和狗、(9)熊和狐狸、(10)農夫和熊、(11)獅子、狗魚和老人、(12)掉進深坑的野獸、(13)狐狸和兔子、(14)金雞冠的公雞、(15)狐狸和畫眉鳥、(16)狐狸和公雞。觀察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故事幾乎全部和動物有關,具體它們都講了什麼呢?你不妨和孩子一起去讀一讀。
3《拔蘿蔔》究竟講了什麼故事呢?這麼說吧,《拔蘿蔔》的故事,就是《拔蘿蔔》這首兒歌的擴充版。數一數《拔蘿蔔》這個故事的段落,它一共包括了8個自然段。第一段,主要講有個老公公種了棵蘿蔔,長得很好。第二段,主要就蘿蔔長得好,老公公想拔蘿蔔卻拔不動,於是喊老婆婆幫忙。第三段,主要講蘿蔔還是拔不動,老婆婆喊小姑娘來幫忙。第四段,是小姑娘喊小黃狗來幫忙。第五段,是小黃狗喊小花貓來幫忙。第六段,是小花貓喊小老鼠來幫忙。第七段,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蘿蔔。第八段,是蘿蔔終於被拔下來了,大家歡歡喜喜地回家了。這個故事中,除了一個人喊另一個人來拔蘿蔔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你猜是什麼呢?那就是小狗、小貓、小老鼠在我國的故事中,大多是敵對關係。貓吃老鼠、小貓害怕小狗,是我們常見的故事。然而,《拔蘿蔔》這個故事,展現了一個和平有愛的畫面,讓人讀了也會覺得其樂融融。
在孩子們還未能親身感受這個世界的是時候,唯有閱讀能拓展他們認知世界的寬度與深度,為他們成長的道路指明方向。在童話裡體會真善美,在故事中感受時間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