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與傳說中的白洞和蟲洞,其實只有黑洞才是永恆的!

2020-12-01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從定義上來劃分,三個都應該是天體,但在這三個中只有黑洞是理論預言並且通過實際觀測證實的!而蟲洞則是僅僅在理論中存在,白洞則連理論都不太支持一個存在!

首先來說說黑洞,三個天體中各位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黑洞了,各種科幻片中已經科普多到不要不要的了!而最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黑洞卡岡圖雅,在其附近運行的米勒行星因為黑洞而出現了10KM高的海嘯,還有與在外圍軌道上繞行的老黑出現了巨大的時間交換比,這在黑洞周圍確實能夠發生,都是其巨大的引力所引起!

黑洞的來源有兩種,一種原初黑洞,另一種是恆星型黑洞!原初黑洞則是在宇宙大爆炸時代即產生,但迄今為止並未獲得證實!而恆星型黑洞的形成理論則比較成熟,但對於超大型的黑洞的祖宗是誰,科學家依然傻傻的分不清!

恆星型黑洞是大質量恆星,一般認為是超過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發階段內核坍縮而成(內核質量需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即3.2個太陽質量),一般初期生成的黑洞為太陽的3.8倍!

黑洞分為史瓦希黑洞(不旋轉不帶電荷)、克爾黑洞(有角動量但不帶電荷)、克爾-紐曼黑洞(有角動量帶電荷),目前最了解的是克爾黑洞!

白洞的概念則與黑洞是相反的,黑洞吞噬的物質將通過白洞吐出給宇宙,但這純粹就是腦洞式的存在,有幾種情況就可以說明白洞是不存在的,比如假如有白洞那麼黑洞的質量就會有一個上限,而第二個問題是白洞吐出的物質將不斷在周圍堆積,超過一定數來那個後又坍縮成黑洞,似乎這就是個怪圈!

有很多朋友認為蟲洞是連接黑洞與白洞之間的通道,其實不然,蟲洞的標準稱呼為做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連接兩個時空的狹窄通道,和黑洞白洞沒有半毛錢關係!黑洞即使真的連接另一個時空,估計也沒有飛船敢真的進入,因為在其吸積盤內就會被撕碎成原子,但真正的蟲洞理論上是可以通過一端安全到達另一端的!

當然《星際穿越》中土星附近的蟲洞連接的就是卡岡圖雅黑洞所在的星系,而永恆號安全通過了!

不過這蟲洞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我們從來沒有觀測到過!也許這和蟲洞可觀測範圍極小也有關,也許它就根本不存在!在我們的空間與維度理論獲得突破後,或者我們自己就能製造一個

相關焦點

  • 奇妙的黑洞、白洞、蟲洞與灰洞
    這看上去就像是黑洞的反轉,因此人們稱之為白洞,雖然它只是黑洞在過去的一個延伸。(更奇怪的是:在世界裡面似乎應該還有一個宇宙,雖然這裡用「裡面」可能不太確切。)時間在白洞裡面是存在的,但既然你不能進去,那你只有出生在裡面才能知道了。
  • 黑洞、白洞和蟲洞
    大家都知道,光的速度很快,約有30萬千米每秒,那麼在廣闊的宇宙中,有沒有能阻擋光傳播的天體呢?其實,能阻擋光傳播的天體是有的,這種天體就是黑洞。
  • 帶您了解黑洞、白洞和蟲洞
    如果把地球壓縮到桌球那麼大,地球就變成了黑洞,這個極限半徑稱為地球史瓦西半徑。圖中的照片其實不是黑洞,而是黑洞視界,至今我們都沒有直接觀測過黑洞。白洞是與黑洞相反的時空現象,被認為是萬物之源,白洞還處於理論階段,我們認為物質從黑洞中消失從白洞中噴出,但至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白洞的存在。
  • 黑洞,白洞,蟲洞的理解?
    我們無法通過光的反射來觀察它,只能通過受其影響的周圍物體來間接了解黑洞。科學家認為,黑洞是死亡恆星或爆炸氣團的剩餘物,是在特殊的大質量超巨星坍塌收縮時產生的。什麼是白洞?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由於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質,所以叫做「白」洞。它有一個封閉的邊界。
  • 黑洞白洞之間的蟲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黑暗力量,可以吞噬掉宇宙中的任何物質。大到星系天體,小到顆粒塵埃。黑洞就是一個中心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線無線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跟周圍一部分什麼也沒有的區域,這個範圍之內什麼也看不見。也許有人會感到疑惑,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呢?會不會有這種可能?生命並沒有死亡,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呢?
  • 黑洞?白洞?蟲洞?灰洞?這到底都是什麼東西!
    下面我就簡單地科普一下關於黑洞、白洞、蟲洞和灰洞。黑洞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由於內部引力太大,逃逸速度大於光速,在其周圍會產生一個奇異的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連光也無法逃脫。故而叫做黑洞。
  • 黑洞、蟲洞、白洞,三個宇宙中神秘的存在,但最奇怪的是白洞
    「黑洞」、「白洞」、「蟲洞」,無論我們在看科幻題材電影或小說,還是科普類雜誌上,總會提到這樣的字眼,雖然在字面上這幾個詞很相近,但是在物理特性上則完全不同。最常見到的字眼是黑洞,那麼在這裡就放在最後簡單說說,在前頭不妨細細說說蟲洞以及白洞是怎麼一回事吧!「蟲洞」——可以理解為時空洞,也可稱之為愛因斯坦—羅森橋,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愛因斯坦以及納森羅森在1935年將蟲洞的概念加以完善。
  • 黑洞、蟲洞和白洞就能穿越時空?去另外一個平行宇宙了嗎?
    >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由全球13個合作機構共同創建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團隊,在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以及美國華盛頓),以英語、西班牙語、漢語和日語四種語言,同時向全球宣布: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與積累,天文學家終於成功獲得了超大黑洞的首個直接視覺證據——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圖像。
  • 探尋黑洞、白洞、蟲洞、時間隧道與時空旅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它一生經歷了星胚、主序星、紅巨星到緻密星四個階段,而緻密星又可分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自然規律,恆星亦然如此。什麼樣的恆星坍縮後,能形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這個取決質量了。質量大的恆星,坍縮後才有可能形成中子星、黑洞。
  • 另類解讀神話之二十五:白洞、蟲洞、黑洞與奧秘天體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維空間格局。單元宇宙的膨脹,其實是顯示單元宇宙在某個方位上的拉伸,單元宇宙的體量並不會改變。在膨脹拉伸過程中,速度遠超光速,間際物質間距不斷增大,密度不斷變小,形成稀空的管狀通道,即白洞。
  • 電影《星際穿越》中的科學問題——黑洞、白洞和蟲洞(下)
    影片中假設用引力傳播,因為在各種相互作用當中,只有引力目前無法同其他三種作用力統一起來,所以引力看來是個比較高級的東西。在高維時空裡,這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的本質就是時空的扭曲,因此引力就一定能夠傳遞。但是廣義相對論在高維空間尚未得到驗證,所以這一部分是屬於外推的東西。
  • 黑洞通向何方?蟲洞還是白洞?天堂還是地獄?
    但是在1980年代,物理學家們對物體是否可以通過黑洞穿越進行了討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取得嶄新的突破。索恩向好萊塢電影《星際穿越》的製作團隊提供建議。他在《星際穿越的科學》一書中寫道:穿越蟲洞很可能仍然只是科幻小說的情節,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黑洞可以允許這種穿越。
  • 黑洞通向何方?蟲洞還是白洞?天堂還是地獄?
    但是在1980年代,物理學家們對物體是否可以通過黑洞穿越進行了討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取得嶄新的突破。索恩向好萊塢電影《星際穿越》的製作團隊提供建議。他在《星際穿越的科學》一書中寫道:穿越蟲洞很可能仍然只是科幻小說的情節,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黑洞可以允許這種穿越。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史瓦西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他根據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通過求解推導出了一種理論上的強大天體,最初,這種天體被稱之為「史瓦西解」,而後才有了「黑洞」這個名字。由於恆星若想坍縮為黑洞,其坍縮速度將會超越光速,所以大多數的科學家並不認為黑洞是一種能夠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天體,始終只認為它是一種理論上的天體,而後,隨著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了不需要超越光速,恆星也可以坍縮為黑洞,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史瓦西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他根據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通過求解推導出了一種理論上的強大天體,最初,這種天體被稱之為「史瓦西解」,而後才有了「黑洞」這個名字。由於恆星若想坍縮為黑洞,其坍縮速度將會超越光速,所以大多數的科學家並不認為黑洞是一種能夠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天體,始終只認為它是一種理論上的天體,而後,隨著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了不需要超越光速,恆星也可以坍縮為黑洞,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
  • 你知道宇宙中還有一種白洞嗎,白洞和黑洞有什麼密切關係?
    世上的萬物都具有雙重性,有黑洞就有白洞,就像正與負、陰與陽、天與地一樣,這樣才能和諧統一。當黑洞吞噬著一切物質的時候,白洞則將物質迸射出去。經過白洞前的光線及一切物質都會被白洞的強大排斥力噴射出去,使其改變原有的運動方向,向著白洞的對面運行。具體地說,白洞可以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量,卻不吸收外部的任何物質和輻射。
  • 白洞比黑洞更可怕,白洞的噴流對著誰就成灰,距離應該是600光年?
    ,然後聚集成一個物質層,但白洞只會噴射物質,不會吞噬物質,這種特性剛好和黑洞相反。 所以有一些學者便認為,白洞是黑洞的另一面,由黑洞吸收的物質會由白洞噴發出來,且連接黑洞和白洞之間的通道,就是傳說中的蟲洞。
  • 黑洞已被證明存在。白洞和蟲洞也存在嗎?這是你的答案
    這與愛因斯坦的淵博知識、勤奮、豐富的經驗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密不可分。在處理科學預測時,愛因斯坦將利用他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確保預測在公開發表前是正確的,這表明愛因斯坦在處理科學問題時是多麼嚴謹。除了愛因斯坦已經證實的預言之外,還有一些原因沒有得到證實。最有名的是「三洞預言」。所謂的三洞指的是黑洞、白洞和蟲洞。三洞預測是關於黑洞,白洞和蟲洞的存在。
  • 黑洞、白洞、蟲洞分別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了嗎?
    黑洞或許是普通百姓對於天文物理最熟悉的天體,但也是最陌生的天體。黑洞是愛因斯坦預言的天體,愛因斯坦的確是個偉大的人,它的相對論幾乎為整個宇宙學開了先河。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傑出的預言家,並且沒有古人的經驗,卻做出了後無來者的準確預言,黑洞,就是其中之一的產物,其他著名的預言還有引力波等。白洞: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不知不覺念起來了。不過不得不佩服日本的漫畫家,那個時候就給出了白洞的腦洞!白洞就是任何東西都進不去的區域啦,強大的排斥力。這是理論推算出來的。沒有證實。
  • 黑洞、白洞、蟲洞,到底有何不同?科學家:它們不同,但關係複雜
    我們人類雖然在這個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幾百萬年,但是其實這些年我們都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的。真正有高科技覺醒也就是這幾百年的事情,短短幾百年,我們人類就已經發展到現在這種文明程度,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厲害的了。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們也發現了很多我們以前從未了解過的天空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