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自然界中就有這樣一種動物,堪稱是動物界的「大嗓門」,它的名字叫吼猴。即使我們還不知道吼猴是什麼樣子的動物,但光是念一念這個名字都會覺得這是一種可愛的生物。
確實,吼猴的外形還是很可愛的,它們的毛髮很長,在頭部圍成一個明顯的圈,或許是為了突出它們的頭部。畢竟,吼猴的腦袋可不簡單,是一個有特點的腦袋。它們腦袋的所有特點都集中在嘴巴上,它們的嘴巴能夠發出巨大的吼聲,這也讓他們獲得了吼猴這個名字。
吼猴的生活方式和人類有點相似,它們會根據血緣關係和家族成員一起居住,但每個家族居住的成員數目都有限制。為了不讓家族成員數目超過限制,在幼崽成熟後就會被族人驅逐出家庭,組建自己的新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權力與責任最大的是雄性,它們擁有家庭中所有的雌性,相應的也需要承擔保護家庭的責任。
吼猴們在樹上呆著的時間比在地面呆著的時間要多,即使是哺乳和育兒,雌性吼猴也會在樹上完成。如果幼崽不慎從樹上掉落,雄性吼猴就會開始吼叫體型雌性吼猴。聽見雄性吼猴吼叫的雌性,就會冒著危險下到地面飛速把幼崽抱回樹上。對於植食性動物來說,這種生存方式不難理解,畢竟不是肉食性動物,它們沒有強悍的攻擊力和防禦能力,只能儘量利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條件來保護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吼猴覓食的方式十分有趣。我們很自然地認為,像猴子這類的動物,吃東西大概都是用手抓起來吃,但吼猴卻是個例外,它們會調皮地利用靈活的尾巴來覓食。吼猴覓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尾巴讓自己倒吊在樹上,直接用嘴巴吃樹葉或者果實;另一種則是用尾巴把食物勾到面前來吃。
吼猴最大的特點,還是它們的吼聲。人類在唱歌時會產生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而加了共鳴後歌聲才會嘹亮清晰,但吼猴則天生就擁有歌唱優勢(先不論它們的歌聲好聽與否)。吼猴的天賦異稟之處在於它們的舌骨,碩大的舌骨可以在口腔內部自然地形成共鳴系統,從而讓它們的聲音更加嘹亮。
當然,吼猴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拿出它們的大嗓門兒吼叫,只有在激動或者有緊急情況的時候它們才會用吼聲彼此傳遞信號。就像前文說到,幼崽從樹上掉了下去。當然,關於吼猴的吼叫也還有別的說法,有人說吼猴一到夜幕降臨或者黎明破曉就會開始吼叫,先不說這種說法可不可信,但是聽起來就挺像在說狼人......
吼猴還是一種辨別能力超強的動物,它們在覓食時可以辨別出植物中毒素最小的部分,只吃毒素最小的食物。那這麼聰明的動物,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能直立行走呢?小編猜測,可能是因為用手用得少,尾巴用得多。所以,根據「用進廢退」的規律,至今它們的尾巴還掛在身上,而手也暫時無法進化,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