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山林之中。都生長著很多野生的動植物。他們各自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價值之所在。有的被大家當作野草視而不見。有的則受到大家熱烈追捧!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達,人們對於大自然的不斷探索。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得到了很好的發掘。是原來很多不知名的野菜。都成了現在都成為人們手中的搶手貨。野生的難以供應市場的需求。還有不少的農民就開始人工種植了。
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野生植物。雖然他不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但它卻是一種稀罕貨。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到底是什麼?
哪這種野草叫什麼呢?它叫小春華,俗稱「蛇不見」,是陰地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很特別,長得很像平時吃的一種蔬菜「芹菜」,不過小春花卻不能像芹菜那樣作為野菜來吃。被蛇咬了可以用它來治療,是很好的草藥。所以蛇見到都怕,成為1斤100元的稀罕貨。
現在已經進入了夏天。氣溫也一天天在升高。隨著氣溫的升高,山裡面的蛇也開始活動起來。現在還好說。有預防各種被蛇咬傷的特效藥,比如說針劑血清之類的。但是在老早之前就沒有了。因此,很多農民在進山之前,或者是住在山區的農民朋友。都會採摘或者備用一些防止被蛇咬傷的野草。如七葉一枝花、槓板歸等等,在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一種叫「蛇不見」的野草,同樣有這樣的療效,被廣大農民經常採集備用。
小春花,因為它對蛇毒獨特的治療效果。在民間被廣泛應用。所以在不同的地方它有著不同的名字。比如說一朵雲、花蕨、獨立金雞、破天雲、冬草、散血液。等等名稱。記得小時候只要是夏季進山林的時候長輩們總會在樹林潮溼的地方,尋找小春花等有解毒效果的野草,帶在身上,以防進山遇到蛇、蟲被咬,做好準備工作。那小春花還有什麼其他的價值呢?
據很多資料記載,小春花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小春花為中藥名,出自《閩東本草》,為《本草圖經》記載的陰地蕨的別名。小春花葉、根莖都可以入藥,是非常好的藥材,而且功效非常多,對很多的病症都用治療的作用,其味甘、苦、涼。入肺、肝經。治療頭暈、頭痛、小兒高熱、驚風、驚癇、癲狂、瘰癧、支氣管炎、哮喘、蟲蛇咬傷等症狀。
但是在農村人眼裡,小春花葉就是作為普通的預防蟲蛇咬傷的草藥。用法也很簡單,一旦被咬傷,把新鮮的小春花,洗淨,搗碎有了汁液,塗在傷口處就可以了,農民也經常把多餘的曬乾,用的時候煮水,清洗傷口,達到治療的效果。
隨著科學的發達,小春花被醫藥界廣泛運用,用來治療各種疾病。不僅限於蟲蛇咬了。但是小春花盡在福建、浙江、雲南、四川、廣西、江西等地農村山區才有,分別範圍很小。說出產量很少。市場供不應求,所以小春花的價格也就畢竟貴。曬乾了的小春花1斤可以賣到100元左右。成為了農民眼中的稀罕貨了。
對於今天的話題「農村有種野草,人稱「蛇不見」,就是蛇見了就怕,現在1斤100元」屏幕前的你,在你的家鄉有小春花嗎?你認識嗎?挖過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