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9月1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應宣)9月16日,廣東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組織省防總有關成員單位在省應急指揮中心會商研判颱風「紅霞」發展趨勢,並召開視頻會議調度沿海各地市,部署做好防汛防颱風工作。
會商認為,颱風「紅霞」將給我省帶來風、雨、浪、潮影響。具體情況:
風力方面,17-18日,廣東省海面、南海海面、瓊州海峽、北部灣海面有6~8級大風,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有平均風8級~10級、陣風12級;
降雨方面,18-19日,粵西、珠江三角洲、粵東市縣有大雨局部大暴雨;
海浪方面,南海南部、中部海域17日將出現6-9米的狂浪到狂濤;廣東省近岸海域自東向西由輕浪增大至中浪;南海中部海域18日將出現6-9米的狂浪到狂濤,廣東省近岸海域將出現2.5-3.5米的大浪,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19日起南海海域及廣東省近岸海域浪高逐漸減小;
風暴潮方面,廣東省沿岸17-18日有一次弱的風暴潮過程,陽江岸段將出現30-40cm的風暴增水,茂名至湛江沿岸將出現50-80cm的風暴增水,電白水東站將於18日上午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會議指出,颱風「紅霞」既是秋臺,又是南海「土颱風」,具有發展不確定性大的特點,要高度重視,堅決克服麻痺鬆懈思想,提升標準做好防範應對工作。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要時刻關注颱風發展動向,實時監測風情、雨情、水情變化,及時向三防指揮部報告颱風情況。各有關地區三防指揮部要加密會商研判,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適時啟動應急響應,迅速做出應急處置。
會議要求,要重點關注漁民漁船安全,跟蹤督促颱風影響海域漁船落實防風措施,特別是颱風移動路徑周邊海域,所有漁船務必立即避開颱風影響海域或就近回港避風,江門(含)以西及瓊州海峽、北部灣海域所有漁船必須於9月17日12時前回港避風,漁排作業人員全部上岸避險。對在西沙、南沙海域已就近回港避風的漁船,要求相關地市逐艘跟蹤,確保在颱風期間不能私自離港。
會議強調,受「紅霞」外圍環流影響,18日-19日,粵西、珠江三角洲、粵東市縣將有大雨局部大暴雨,20日,珠江三角洲市縣將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要做好強降雨及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等次生災害防禦工作,特別是要落實好短時強降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防禦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9月16日,廣東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已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颱風「紅霞」防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沿海地市、各有關單位落實落細各項防禦措施。
預計「紅霞」將以15到20公裡的時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動,17日夜間移到西沙群島附近海面,並逐漸加強到颱風級(12級左右),18日下午到夜間登陸越南中部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