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動員」工作室——皮克斯動畫的又一部續集新作《海底總動員2》也在6月17日和內地觀眾見面了。2003年,小丑魚馬林千裡尋子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13年之後才推出續集的速度著實有點慢的嚇人,但就在我們打算再一次被這個海底的溫馨家庭故事打動時,卻發現一切故事不過是分解再裝嵌;情懷也只是適時添加的調味劑而已,都是套路。
導演: 安德魯·斯坦頓 / 安格斯·麥克萊恩
編劇: 安德魯·斯坦頓 / 維多利亞·史特勞斯 / 鮑勃·彼德森
主演: 艾倫·德傑尼勒斯 / 艾伯特·布魯克斯 / 艾德·奧尼爾 / 凱特琳·奧爾森 / 海登·羅蘭斯 / 泰·布利爾 / 黛安·基頓 / 尤金·列維 / 斯隆·穆雷 / 伊德裡斯·艾爾巴 / 多米尼克·威斯特 / 鮑勃·彼德森 / 凱特·麥克金農 / 比爾·哈德爾 / 西格妮·韋弗
劇情簡介:《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故事發生在尼莫與父親馬林團聚一年之後,前作中健忘而嘮叨的「幽默擔當」多莉成為第一主角。此番多莉決定踏上尋找父母的旅程,尼莫和馬林則義不容辭相伴左右,投身全新冒險。
「總動員」工作室——皮克斯動畫的又一部續集新作《海底總動員2》也在6月17日和內地觀眾見面了。2003年,小丑魚馬林千裡尋子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13年之後才推出續集的速度著實有點慢的嚇人,但就在我們打算再一次被這個海底的溫馨家庭故事打動時,卻發現一切故事不過是分解再裝嵌;情懷也只是適時添加的調味劑而已,都是套路。
就像皮克斯已經生產了9部名含「總動員」的動畫片一樣,這些總動員們的續集多多少少帶著些複製粘貼的味道。皮克斯擅長的,是新奇巧妙的故事設定,從1995年假如玩具會說話到2001年怪獸們靠小朋友受到的驚嚇發電;從2007年小老鼠化身巴黎大廚到2015年如果你的大腦情緒變成了人;皮克斯創造的世界異彩紛呈,但走入這個世界,卻發現精美的只是糖紙,包起來的那塊糖卻沒有什麼意思了。
這點在《海底總動員2》上格外明顯。13年前的第一部除了故事感人,更重要的是採用的動畫技術尤為先進。雖然小丑魚們的臉部特寫還是有點像「著名兒童恐怖片」《託馬斯小火車》;但對整個海底世界的刻畫達到了當時技術的最前沿水平,尤其是用電腦特效製成的海水與海底光照效果,在那個《怪物史萊克》與《星際寶貝》的時代獨領風騷。然而到了2016年《海底總動員2》這部中,一切都已經不再是這個系列的優勢了。海底世界固然美妙,但故事卻有些味同嚼蠟。事實上,這更像皮克斯上一部折戟之作,《恐龍當家》。
作為接檔《頭腦特工隊》的皮克斯作品,《恐龍當家》的技術層面可謂出神入化。和2003年的「真實感」海水相比,這部2015年的動畫片中,用CG製作而成的水和實拍幾乎做到了沒有區別,恐龍皮膚的製作也上升了一個全新的臺階,然而故事層面上的了無新意,讓最終的票房表現並不理想。《海底總動員2》的問題也與《恐龍當家》類似:我們能看到皮克斯在技術上的進步,但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並不足以讓我們像13年前一樣興奮;而在技術無法再讓觀眾嘗鮮的時候,故事上的缺點就很容易暴露。
這部續集中,我們能看到鯨鯊、白鯨、海獅、章魚等等生物都可以做的近乎真實,然而和第一部相比,新增的這些海洋生物角色卻並不如前作那樣印象深刻。《海底總動員1》中故事線索僅有千裡尋子一條,無論是三隻吃素的鯊魚,還是嬉皮士風格的海龜,尼莫魚缸中的夥伴和鵜鶘;這些配角都讓電影有了更豐富的可看性。而在續集裡,編輯和導演面臨著多條故事線索的鋪設,有主角多莉的尋親路,有尼莫的成長之路,還有馬林對友情和自己的新發掘;三個主角幾乎佔據了電影的所有時間,這就使得配角難以再像第一部那麼出彩,因此只有章魚變得讓觀眾印象深刻。
而故事主線中,多莉的尋親之路實在有點簡單:第一部中馬林尋子,是親眼看著兒子尼莫被抓走,一路波折著找到兒子。但有短期失憶的多莉,則是在忘記父母的情況下,突然要尋親。另外兩條線索,馬林與尼莫的成長和反思則顯得老調重彈,稍有多餘。而為了不斷強調「家庭的重要性」這樣的主題,創作團隊更是不厭其煩地將閃回回憶一遍遍地加入到多莉的故事線中,削弱了連續性與完整性。
在這樣本身劇本先天不足的情況下,情懷就變得格外重要。畢竟這才是能夠吸引13年前那批觀眾現在帶著孩子走入電影院的原因。我們不僅在片頭不到10分鐘,就重溫了馬林與多莉在第一部中相遇的場面;尼莫在魚缸裡結識的幾個夥伴也在片尾以驚喜的方式重現。甚至連中文配音也召回了13年前的班底:張國立配音的馬林與徐帆配音的多莉足以喚起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而片中戲份吃重且出彩的章魚,英文原聲是美劇《摩登家庭》裡的臭脾氣老頭兒Jay,內地配音找來了「網紅」馬東,配的相當有個人特色。而海洋館的旁白黃健翔則貢獻了全片最大的槽點——畢竟聽徐帆和張國立等人一遍遍地說著黃健翔說如何如何實在是彆扭的很。
不少人說,好萊塢如今熱衷拍續集是原創能力萎縮最大的證明。而一貫擅長奇思妙想的皮克斯拍續集,總是每每讓人失望,雖然不乏《玩具總動員3》這樣的佳作。當今這個時代,拍續集省時省力又賣得輕鬆。然而套路易複製,情懷不值錢,在已經蹉跎了13年後,誰都不希望看到一盤有些乾癟了的炒冷飯,畢竟消費IP這樣的事兒,還是留給內地公司去幹吧,反正這13年裡,他們已經給《海底總動員》續了無數狗尾了。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洪曉春_NK6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