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由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發布會。香港中評社記者提問稱,「大陸近期開始為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疫苗,包括從事進口冷鏈、航空、生鮮市場和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請問大陸從事相關行業的臺胞是否可以接種?」
朱鳳蓮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人群安排,優先考慮進口冷鏈、物流、口岸、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這些優先安排人群包括臺灣同胞。在新冠疫苗上市後,大陸臺胞的預防接種工作,同樣會做出妥善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據臺媒報導,臺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近日在一次會議上透露,現在無法確定在臺灣推廣接種新冠疫苗的時間,因為疫苗生產廠商都不願意正式與民進黨當局籤訂合同。他說,6月起與每家廠商在談,都要求「如果可以先給我們100萬劑,在一定時間內給我們,我們願意買多一點,希望用這個當交換談判的條件,但是一直都遇到很大困難」。而早在2020年9月,陳時中就對外宣稱臺灣已經和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籤約,並稱有信心取得疫苗,未來疫苗將涵蓋臺灣六成人口,約1358萬人。陳時中同時還宣稱,「確定不會選擇大陸制疫苗」。
另外,綜合多家臺媒消息,因臺灣地區疫苗遲遲沒有著落,有臺商想組團到大陸接種新冠疫苗。消息傳來,臺「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表示對此感到「擔憂」。他宣稱,「疫苗若未經特殊設計,打了可能沒用,反增重症風險,除非是國際認證的疫苗,否則都不建議打」。而他所說的「國際認證」,指的就是「美國、歐洲授權的疫苗」,這才能夠被臺當局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