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自古以來,各種形式的間諜機構層出不窮。尤其是在現代,間諜機構在戰爭、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領域都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產生過轟動效應。新華軍事為您盤點世界知名的四大間諜機構,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他們的「發家史」。
一,美國中央情報局
中央情報局(CIA)是美國政府的情報、間諜和反間諜機構,主要職責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美國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情報上報美國政府各部門。它也負責維持在美國境外的軍事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
中央情報局也支持和資助一些對美國有利的活動,例如曾在1949年至1970年代初期支持第三勢力。根據很多報導和一些中央情報局重要人物的回憶錄,中央情報局也組織和策劃暗殺活動,主要針對與美國為敵的國家的領導人。中情局的根本目的,是透過情報工作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 情報局極其嚴密。
主要職能根據美國1947年的《國家安全法案》,中情局沒有國內任務,也沒有逮捕權。中情局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總統的國家安全決策提供依據,中情局局長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情報顧問,這確立了中 情局在美國情報界的地位,它是最接近國家安全決策程序的情報機構。但美國情報界的各個機構都保持了相當程度的獨立性,中情局局長並不能對其它情報機構發號施令,而只是起協調作用。 主要有以下五種職能:
1、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活動的情況;
2、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活動的建議;
3、聯繫和評價有關國家安全的情報,為政府內部適當傳播情報,在適當的地點提供有用的機構和設施;
4、為現存情報機構的利益,從事共同關心的輔助服務,以便更有效、更集中地執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定;
5、履行影響國家安全的有關情報的其它職能和義務,以便國家安全委員會能隨時進行指導。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央情報局逐漸將工作重點轉向搜集經濟情報和其他國際上的一些熱點問題,如反恐怖主義、防止核武器擴散和防止毒品走私等問題。柯林頓政府明確指示中央情報局在國際新形勢下主要有三大使命:
1、努力掌握介入武器擴散和恐怖活動的國家的情況,其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國家是朝鮮和伊朗。
2、嚴密注視那些一旦它們的政治和經濟發生不利的變化可能會使美國感到不安的國家的情況,比如俄羅斯和中國。
3、盡一切努力協助美國政府確保美國企業能在國外生意場中進行公平交易。查清那些為了從美國手中奪走經濟合同而進行的一切收買或行賄活動,以保障美國企業在生意場上的競爭中贏得勝利。
第二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簡稱FSB),是負責俄羅斯聯邦國內的反間諜工作,同時也負責打擊大規模有組織犯罪活動、恐怖活動,打擊非法武器販賣和走私活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非法武裝組織和集團,以及保護國家邊境安全。為蘇聯時期契卡、內務人民委員部、克格勃的繼承組織。
聯邦安全總局下轄有數支特種部隊,用以打擊恐怖分子和打擊非法武裝,該局裝備有武裝直升機、裝甲戰車、火炮、武裝艦艇等重型武器,全局共有約3萬人,在全國設有分支機構,局長和副局長由俄羅斯總統直接任命。
主要職能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旗(4)揭露、防止、制止和公布依法屬於聯邦安全局機關偵察的犯罪活動。
根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條例》,聯邦安全局的主要職責如下:
(1)向俄羅斯聯邦總統、政府總理及受他們委託的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及聯邦主體的國家權力機關,通報有關威脅俄聯邦安全的情報。
(2)揭露、防止和制止其他國家的情報機構和個人進行損害俄聯邦安全的情報和其他活動。
(3)協調其他聯邦權力機關所進行的反間諜及保障自身安全的工作。
(5)揭露、防止和制止恐怖活動和破壞活動。
(6)在職權範圍內保護國家秘密。
(7)協同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同下列行為(或組織)作鬥爭,包括有組織犯罪,營私舞弊,走私,非法販賣武器彈藥、爆炸物、有毒物品、麻醉劑、精神毒品以及用於秘密獲取情報的特殊技術手段,非法武裝組織,犯罪團夥,以武裝叛亂、暴力改變俄聯邦憲法制度、暴力奪取政權為目的的個人或社會團體。
(8)在職責犯罪內提取和處理與對外情報局合作中所獲情報,在國家實施保障安全、提高經濟科技和國防潛力的措施時給予幫助。
(9)與對外情報局共同保障俄羅斯境外機關和公民的安全。
(10)與聯邦邊防局機關及邊防軍共同保衛國界安全。
正因為擔負著如此重大的責任,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工作領域非常廣泛。其主要工作領域有:(1)組織聯邦安全局執行俄聯邦的法律法規。
(2)參與制定和實施保障國家安全的計劃,在分析預測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和犯罪原因的基礎上,提出防範和消除威脅國家安全的建議。
(3)組織和實施反間諜活動,確定反間諜措施和手段、方法,確定聯邦安全局機關向外國情報機關和組織滲透的方式。
(4)組織和實施偵緝措施,揭露、預防和制止犯罪活動,對依法屬於聯邦安全局機關偵察範圍的犯罪活動進行初步調查和預審,確定打入犯罪組織的方法。
(5)與對外情報局合作,採取措施獲取涉及俄切身利益的情報,確定聯邦安全局搜集情報所採用的秘密手段和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關威脅俄聯邦安全的情報,並對這些威脅作出預測。
(6)參與實施保障俄聯邦國界安全的活動。
(7)採取措施保障以下單位的安全:聯邦武裝力量、聯邦邊防局及所屬的機關和部隊、直屬總統的聯邦政府信息和通訊局及所領導的機關和軍隊、內務部的內衛部隊、鐵道部隊、民用防禦體系的軍隊、其他軍隊和管理機關,以及內務部機關、稅務機關和海關;國防設施、原子能工業和動力工程、交通和通訊、大城市和工業中心的生活設施、其他戰略設施以及宇航研究、優先科研領域的安全。
(8)參與制定和實施保障國家信息安全、保護國家秘密的措施,參與批准使用國家秘密的企業、機關和組織的活動,確定聯邦安全局機關在上述領域活動的基本方向,對國家機關、軍事組織及其他企業、機關和組織的保密工作進行監督,依法對公民接觸國家秘密和聯邦安全局機關錄用軍人等工作進行監督,組織和實施聯邦安全局機關破譯密碼的工作,對與破譯密碼有關的國家機關、軍隊及其他企業機關和組織(境外機關除外)的保密情況進行監督。
(9)揭露、截聽、取締俄領土上威脅俄安全和違法的無線電電子播音裝置和無線電電子播音發射(節目),對無線電電子播音裝置和無線電電子播音發射(節目)進行統一登記。
(10)與其他國家機關協同保障在俄領土上實施大型社會政治、宗教和其他活動的安全。
(11)參與解決涉及下列事項的問題:加入和退出俄國籍,派遣俄公民出境,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士來俄及出境,留他們在俄國內長期居住,為他們提供政治避難,允許他們居住在俄領土上。
(12)參與總結實施俄聯邦安全法律的實踐經驗,依法對完善立法提出建議,參與制定與聯邦安全局有關的相應法規草案,對聯邦安全局機關的合法活動進行領導,按法定程序籤訂俄聯邦國際條例。
(13)與外國情報機構和護法機關建立聯繫,在聯邦安全局職責範圍內,並依據聯邦安全局法規和他們交換業務情報、專業科技和其他設備(保護情報的密碼書寫法除外),為提高反國際犯罪的效率,在取得外國情報機構和護法機關同意的情況下,向國外派遣俄聯邦安全局的官方代表。
(14)根據政府的決定對某些活動出具許可證。
(15)購買武器和專門技術,參與對武器製造和相關專門技術提出要求。
(16)保護聯邦安全機關工作人員身份,保護分支機構、組織和企業的財產、住所和交通工具,以及秘密幫助過聯邦安全局機關的公民身份,為上述人員和機構製做並允許其使用其他企業、機關和組織的證件,向其他企業、機關和組織提出允許聯邦安全局機關無償使用文件、公務證明的要求及其填寫表格的方式,為其他屬於聯邦安全局系統的國家機關製造掩護證件,在聯邦安全局機關建立使用真名和化名制度,依法為聯邦安全局機關確定化名。
(17)採取措施保障戰時和緊急狀態下政體的安全,在統一的國家系統內參與實施預防和消除緊急狀態的措施。
(18)為聯邦安全局機關提供幹部保障,培養預審、偵察和技術領域的專家,以及整理、轉交和保護情報的專家。
(19)為聯邦權力執行機關及有關的企業、機關和組織的安全部門培訓幹部,協助企業、機關和組織的安全部門制定保護商業機密的措施。
(20)確定公民編入聯邦安全局後備力量的程序,並對這些公民進行軍事方面的相關統計。
(21)與個人籤訂秘密合作合同。
(22)保障聯邦安全局機關自身安全,保障聯邦安全局機關軍人和文職人員、輔助人員、參與機關所管案件訴訟程序的人及其家屬和親屬的生活、健康、榮譽和尊嚴,保障其財產不受侵犯,參與實施旨在保障境外俄羅斯機關和公民安全的措施,與內務部機關協同保障外國代表團在俄領土上的安全。
(23)與新聞媒體合作,向社會(團體)通報聯邦安全局機關的活動情況。
第三名 軍情六處軍情六處(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litary Intelligence 6,MI6),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之一,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情報機構,被西方情報界看成世界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
從伊莉莎白的開創初期開始,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
主要職能
軍情六處的主要目的不斷在香港進行滲透與從事間諜活動。
自冷戰結束後,軍情六處的工作重點從「蘇聯威脅」轉向搜集國外情報,反恐怖主義活動以及反走私反毒品等一系列工作中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軍情六處處在極度機密的情況,不受政府領導,政府部門的名單上沒有它的名字。
為了改變政府對其指揮上的被動局面,在英國前首相梅傑執政期間,他把軍情五處拉到了政府的名下,業務上對英國外交部負責,為政府處理安全、防務、外事、經濟方面的事物搜集情報。
2009年,索沃斯出任軍情六處處長之後更傾向於將情報工作回歸倫敦總部,重點培養一批計算機專業人才和後勤技術人員。特工在國外執行秘密任務的「冷戰時期模式」已經過時。軍情六處眼下急需應對網絡安全問題,防止關鍵計算機系統遭恐怖分子或其他對手的惡意攻擊。
主要職責有:
1.秘密情報人力資源(即特工):特工是能夠就調查目標提供秘密報告的人力資源,他們不是軍情五處成員,但是最重要的秘密情報資源。特工行動由受過特別訓練的官員負責,能持續很長時間,有時長達多年。
2.直接監視:即跟蹤和觀察目標,這項工作由具備高級技能的專業監視官執行。他們通過車輛、徒步或固定監視崗執行任務。軍情五處監視部們常與其它政府部門(特別是警方)密切合作。
3.通訊截取:如監聽某特定電話或打開、閱讀目標信件或電子郵件中的內容,必須由內政大臣籤署監視狀授權方可執行。
4.侵入式監視:如對某人住宅或車輛進行監聽。
第四名 薩摩德
薩德(Mossad),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Operations),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和英國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以大膽、激進、詭秘稱著於世。自從成立以來,摩薩德進行了多次讓世界震動的成功行動。它的成功,成為世界情報史上的傳奇。
效率驚人
以色列特種部隊士兵摩薩德利用高技術進行情報收集,其水平之高,全球難有與其比肩者。美國白宮堪稱壁壘森嚴,但對以色列電腦高手來說,鑽進去也只是小菜一碟。摩薩德的「飛箭」特工隊,目標是所有外國的機要部門。他們放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使領館「飛箭」不曾光顧過,白宮也不在話下。
以色列國力有限,不可能維持龐大的情報機構的支出。精幹、高效是摩薩德的最大特點。
環境
首先,以色列所處的特殊環境,使摩薩德備受重視。它直屬總理領導,其創建人哈雷爾得到總理古裡安的絕對信任,決策迅速有力。
信念
其次,摩薩德人員的忠誠不靠重賞,主要靠信念。國家理想的感召和對納粹法西斯的極度憎恨,使摩薩德麾下聚集了大批猶太民族的精英,他們的絕對忠誠加上對專業技巧的鑽研,使摩薩德效率驚人。
體系
三是獨特的招募、培訓體系。哈雷爾規定,不要憑興趣的志願者,不歡迎007那樣的冒險家,而是要暗中考核選拔那些能力和氣質俱佳,而又有非凡經歷的人。
民族
四是充分利用猶太民族的優勢。以色列猶太人來自80多個國家,使用100多種語言,這使摩薩德能夠擁有任何地區的「當地」特工。
技能
第五,每名摩薩德特工都有一項特殊的技能:必須在15分鐘內將一名陌生人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工作,家庭成員具體情況,好友等等情報弄到手。這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實際上這卻是 每名摩薩德特工最簡單的基本功。不僅如此,每名摩薩德特工都要求能很熟練的駕駛民用客機,戰鬥機;輕型裝甲車,反坦克武器;還有小型水面艦艇。而各種槍枝,火炮更是不在話下了。
高技術手段無人比肩
摩薩德還掌握了柯林頓與萊溫斯基長達30個小時情意綿綿的錄音,並曾想以此要挾柯林頓。在1998年斯塔爾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對柯林頓性醜聞的調查報告中,人們大多忽視了這樣一段話:萊溫斯基說,1997年3月29日,她和柯林頓在總統辦公室擁抱時,柯林頓對她說,他懷疑某國使館一直在竊聽他的電話。柯林頓還對她說,如果有人問電話調情如何解釋,就說他們為防範竊聽,將計就計,用調情來迷惑對方。
而美國聯邦調查局對這一段話高度警覺。當即跟蹤一位在美國電話公司工作的以色列人,他的妻子是以色列使館外交官,據說是摩薩德官員。特工搜查他時,發現了一份聯邦調查局最敏感的電話號碼清單,非常吃驚。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反情報部前主任梅傑稱,以色列人搞情報就像打仗,永遠處於戰爭狀態,而且不惜任何手段。
白宮和以色列對此都矢口否認,稱摩薩德早有定規,不準在美國從事非法諜報行動。然而,摩薩德的最高準則是,為了國家利益,沒有什麼不能幹的。如此,誰能說清合法、非法的界限?
其實早在1985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就曾挖出了打入美國海軍情報部門的猶太間諜波拉德,稱他給以色列搞了50萬份文件,包括許多美國特工的照片、姓名和地點。美國還稱,有個代號為米加的間諜活躍在白宮,可能比波拉德更厲害。據摩薩德的特工透露,以色列首次對美國總統下手是1974年,目的是了解美國向沙特出售預警飛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