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在我國是野釣愛好者的主要漁獲之一,不過野生的大鯽魚可是比較少見。
尤其是一斤以上的「斤鯽」更是屬於可遇不可求的稀罕物,堪稱「鯽魚王」,有的釣友可能幾年也碰不上一條。
然而下面這位小夥,在東莞的一條普通的河道裡垂釣時,卻連連釣起七八條體型驚人的大「鯽魚王」,令人「羨慕嫉妒恨」……
東莞河道,半天釣起七八條「斤鯽」
這位在東莞沙田工作的小夥,是一位釣魚愛好者,周末閒暇之餘去住處附近的河道垂釣。
——眾所周知,廣東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嚴重,各地江河裡羅非魚、清道夫數量都極多。
然而令這位小夥驚奇和激動的是,打下窩沒多久,就釣起來一條鯽魚,並且是三十多公分的「巨鯽」……
——這位釣友使用的魚餌就是河邊漁具店買的蚯蚓,並不算太神奇。
然而,卻輕鬆在河裡釣起這種罕見的「斤鯽」。
而更令他有些難以置信的是,河裡釣起這麼大的「斤鯽」並非偶然事件,原來河裡這種大鯽魚非常多。
一下午時間不到,這位小夥也是連續釣起七八條這種「大斤鯽」,以及幾條大鯉魚……
相信只要是位釣魚愛好者,就知道一斤重的鯽魚有多罕見,這一幕確實有些令人目瞪口呆——為何東莞河裡的大鯽魚、大鯉魚如此之多?
其實同廣東人的飲食習慣有關
廣東的飲食風格雖然在網絡上常被網友拿來開玩笑,以食譜廣泛、繁雜著稱,而各類海鮮水產更是深受廣東吃客們追捧。
然而,可能令其他地方的朋友感覺驚奇的是,鯽魚和鯉魚,在廣東的飲食傳統裡,卻向來不太受歡迎。
而據長江君了解,不吃鯽魚鯉魚背後的原因,原因頗多:
有的人說是因為以前人們相信鯽魚、鯉魚「有靈性、能化龍」,因此吃了敗運;但也有另一種解釋,即鯉魚、鯉魚這些「河鮮」本身比較「發、燥」,加上廣東的氣候偏炎熱潮溼,再長期吃這類魚顯然就會對身體有礙了……
不管怎麼說,鯽魚、鯉魚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算是較為受歡迎的食材,而東莞的河裡竟有這麼多的野生大鯉魚、大鯽魚,確實說明在當地,這些河魚沒什麼吸引力……
另外,長江君認為廣東比較多見的放生活動,也是河裡大鯽魚、大鯉魚「泛濫」的原因之一。
在東南地區,放生祈福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活動,節假日期間尤其多,鯽魚、鯉魚,都是比較「常規」的放生主力——據說是一位大鯽魚、大鯉魚諧音「大吉大利」,因此寓意好運。
……
當然,也有人認為,東莞河道裡鯽魚、鯉魚泛濫,是因為「水質不太行、魚有味道」……
不管怎麼說,在如今各地江河野生魚資源匱乏的背景下,東莞河道裡這種「大鯽魚、大鯉魚泛濫」的場面,也是一種罕見的風景吧。
而對於垂釣愛好者來說,更是當今四處難覓的「垂釣天堂」了……網友們,你們家鄉的河道裡,還有這麼多的大鯽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