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由於工作或是家庭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出國門,到海外生活。雖然我們大多從小學開始就學習英語,但在脫離課堂環境後,實際開口說英語反而變得困難。尤其是在面對全新的語言環境時,羞於開口的心態和有限的表達成了制約我們適應海外生活的主要原因。今天的故事主角JZ就是隨家人移民澳洲,從不敢說英語到和當地人交流自如,開言英語幫助他度過了初出國門的那段時間。
學習是一個不斷反覆的過程
我的英語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大學就過了六級,在那時候,算是很不錯的成績。
雖然工作之後也用過一段時間的英語,但後來就放下了,這一放就是十多年。去年年底,跟妻子有了移民的打算,沒辦法,我想在這裡更加如魚得水地生活,就必須得把英語「撿」起來。正好在網頁上看見了開言的推廣就下載了,從七天訓練營,到正式加入,再開年卡,加入300天計劃。開言英語不知不覺就這樣陪伴了我半年多,我快速地從B1到B2,再到C1,現在已經在通往C2的路上了。
我上大學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好的英語學習條件。最開始為了加深記憶,就用錄音機錄下來,反覆聽,反覆練。中學開始每天晚上就聽《歡樂美語》《走遍美國》這些廣播劇,就這樣從卡帶的時代一路學過來。之後有了隨身聽,更方便一些。現在只帶一部手機和一個藍牙耳機就可以隨時隨地學英語,實在太方便了。
現在條件好了,但學習的本質是不變的。學習語言是一個反覆的過程。為什麼apple、banana這些詞彙我們能記一輩子,就是重複的次數多了。現在學的東西更深入,但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我有時候會在開言英語反覆聽一個課程來加深印象,學習的目的是讓自己真正有所收穫。我不相信那些超長時間的打卡,而更在意有效的學習,高效利用時間,這也是我提高比較多的原因。
學英語是生活的一部分
實話說,我的學習時間挺長的。
C1之後,為了學得紮實一點,我基本上每天學習兩個半小時,保證一周七節課,再加Weekend Update。之前B1到B2階段,也能保證每天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我的習慣是每天早上起床聽課一小時,其餘零碎時間再學一小時,比較靈活。
早前,開言英語需要手動打卡,一路過來,我只有一天忘記打卡了,強迫症的我最開始看著那一天缺掉的打卡還很難受,現在想想,反倒成為我的標記了。有時候我的妻子也會跟我一起聽課。可以說,開言英語的幾個主播特別是Adam,也是妻子的老朋友了!
儘管我的愛好很多,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我的學習。即便是在旅行中,我也會堅持在開言英語打卡。學英語和健身一樣,都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再忙的日子都有保障,自律誠可貴!
定一個小目標,在更高處相見
我和開言英語社群的班主任有個約定,等我到C2,就去上海見面會見見Adam、Jenny、Spencer和其他的主播,這些聲音都太熟悉了。
在開言英語的學習確實給到我很多幫助。雖然可能很難像真正的native speaker那樣去交流。但是在日常看電影、看報、出行中,我確確實實能感受到自己英語的提升。而且開言的課程選取的topic都是與時俱進的,像品牌故事,和其他時政類、職場類、情感類的話題,都是我感興趣的。這些內容非常有助於形成英語思維、開闊視野。而且開言還有「糾音」的功能,讓我實實在在地學到很多東西。
過去幾年一直在中澳之間來來往往,每年住差不多兩個月,現在移民過來,日常生活已經非常適應了。這次疫情當道,澳洲的控制力度也體現了南半球諾亞方舟的寓意。喜歡紅酒的我,從新南威爾斯的獵人谷、到墨爾本的亞拉河、再到南澳的奔富酒莊巴羅莎谷,總被土澳的蒼茫雄渾所感動,匠人精神依舊存在,和美國類似,澳洲也是一個種族大熔爐,總體來說和諧共生,兼容並包,我很喜歡。
移民之後還面臨考駕照的問題,期間筆考路試都離不開英文。得益於這麼久的學習,我的駕考之路也暢通無阻,全部一次性通過了。
現在,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今年底把開言英語C2階段的課程全部學完。那時候,總的學習時長有5、600小時,應該能夠達到我的預期,能夠像native speaker一樣,各種話題都能無障礙地交流,輕鬆地看報、看電視、無障礙地生活。學到的東西不騙人,活到老,學到老,受益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