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主義退潮、下沉市場崛起、存量市場進入深耕期、現金流成為企業家們最為焦慮的詞語。
2017-2019,是一個短暫的周期,也是個不平凡的周期。商業的底層邏輯發生了巨大變化,投機主義退潮、下沉市場崛起、存量市場進入深耕期、現金流成為企業家們最為焦慮的詞語。企業家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三年來也經歷了一次「大考」。
王健林
2017年4月17日,2017福布斯華人富豪榜中,王健林以淨資產規模313億美元位居榜首,比李嘉誠還要多一個億。此時,他旗下擁有200多個萬達廣場、10多個萬達城、80多家五星級酒店、1300多家全球影院、2家美國電影公司、1家英國遊艇公司。
而就在3個月後,事情急轉直下,萬達陷入債務危機。事情起源於7月,當月,銀監會要求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排查包括萬達、安邦、海航集團在內數家企業的境外授信風險分析。王健林當機立斷、壯士斷腕,快速進行資產大甩賣。海外投資高達2500億人民幣的部分產業低價拋售,流失近300億美金。股市大量減持,並轉讓了13 個文旅項目和 77 個酒店。9月,王健林失去中國首富之位。
2018年,萬達先後出售了萬達商業14%的股份、萬達電影12.77%發股份、馬德裡競技俱樂部17%的股份、萬達文化管理100%的股權以及37家萬達百貨門店。
進入2019年,萬達似乎想要鼓足一口氣進行反攻。從年初至今,萬達已籤下包括文旅、萬達廣場、億元、體育項目在內的多項協議。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上半年,萬達在四川、瀋陽、潮州、蘭州和天津等5個地區新籤約的投資額就超過了2550億元。然而,在融資環境整體收緊的現在,前首富的「逆襲」之路能否走通呢?
羅永浩
近兩天網絡上流行一個段子:2017年,羅永浩的競爭對手是賈伯斯;2019年,羅永浩的競爭對手是郭德綱。
2017年是羅永浩絕地重生的一年。5月,錘子推出的第5款新機堅果pro極大的改善了公司的營收狀況。8月,錘子科技拿到了新一輪高達10億元的融資,羅永浩信心滿滿的規劃到:未來的每一年,要圍繞高中低三個檔位推出5到6款產品。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一年後,羅永浩的危機捲土重來。2018年,錘子成都公司解散、高管離職、資金鍊斷裂種種傳聞頻繁流出。同年5月,堅果TNT工作站備受質疑,最終該項目已失敗告終。同年8月,社交App子彈簡訊發布。上線7天後,子彈簡訊獲得1.5億元融資。成功來的易如反掌,失敗也來的十分迅速。進入11月,子彈簡訊整體產品數據就陷入低迷。
2019年3月5日,子彈簡訊團隊宣布解散。而這只是羅永浩這一年危機的開始。10月,錘子新品發布會,羅永浩沒能出現在臺上;11月1日,電子菸監管禁令出臺,羅永浩全新的創業領域迎來重大困難;11月3日,羅永浩被法院限制消費;12月3日,羅永浩一襲熟悉的黑衣,出現在預熱已久的「老人與海」發布會上。這次他搖身一變,自封為鯊紋科技的全球合伙人及「首席忽悠官」。羅永浩將本次發布會的性質,比喻為「招商大會」。
12月4日,知名醫學網站丁香園發布文章,質疑鯊魚皮材料的宣傳方式。指出,抑菌並不等於無菌:「就算用了抑菌材料做的書包,如果真的遇到病原體感染,該病還是會病的。」隨後一周內,又有媒體曝出,鯊魚紋科技面臨核心圖案專利過期、應用驗證、競爭等風險。
有媒體戲稱,羅永浩是2019年最慘的男人,也有文章稱2019年羅永浩的主題只有「還錢」二字。目前看來,鯊魚紋技術作為老羅「賣藝還錢」的開端,能否拯救他的債務危機還需思量。
董明珠
2017年,董明珠從一個企業家成為了一個「網紅企業家」,她多次在公開場合大膽發言,給格力員工漲工資、發獎金、免費送格力手機等事件頻頻送她登上熱搜。
4月,董明珠發起造車計劃遭股東反對,隨即自掏腰包對珠海銀隆投資;6月,格力電器訴美的涉嫌「製冷王」系列空調專利侵權。
這一年,圍繞空調專利技術和市場競爭,格力先後「約架」奧克斯和美的。這一年,董明珠高喊「華為手機第一,格力第二」的豪言壯語殺入了這個此前從未涉足的行業。而這,只是董明珠規劃中關于格力未來的一小部分,在她的想像中,未來人們將在客廳吹著格力的空調,在廚房用著格力的電飯煲煮飯,坐在銀隆的汽車上掏出格力的手機刷關于格力的新聞。
事實證明,步子邁得大不是問題,腳踩的行業太多才是問題。第二年,格力電器依舊增速喜人,營業額獲得了33.33%的高速增長。與此同時,這也標誌著董明珠贏得了與雷軍橫跨5年的賭局。
但另一邊,格力的手機等部門則幾乎毫無建樹。董明珠一擲千金、押下重注的珠海銀隆不但捲入了創始人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賒欠侵佔公司財產案,還接連曝出欠薪、欠款的新聞。當年8月,董明珠在證券時報的活動中表示:「銀隆這個項目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企業有一些管理漏洞。」
但這個漏洞看樣子是補不上了。2019年11月19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36667568元。作為第二大股東的董明珠日子自然也不好過。
而對董明珠而言,造成更大影響的是格力的二次混改。今年10月28日格力電器對外宣布高瓴資本最終成為15%股權受讓方,成為大股東,這場為期半年的「混改大戲」正式殺青,也將打破董明珠在格力電器一言堂的局面。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表示:「坐在主駕駛位的永遠應該是企業家。」但如今已經65歲,經歷了近年來在手機、汽車、家電等行業均無太大起色的董小姐還能帶領格力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