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家長們最煩的一種生物,非「蚊子」莫屬。因為寶寶常常被蚊子叮咬的又紅又腫,瘙癢難耐。
而近幾年,有一款止癢利器——泰國青草膏,在我國悄然走紅,成為了蚊蟲叮咬的「止癢神藥」。
不少人到東南亞旅遊,必買的一件物品就是青草膏。在某寶上,許多賣青草膏店鋪銷量高達上萬件。並號稱具有治療多種皮膚病、身體各部位疼痛、暈車、暈船、蚊蟲叮咬等功效。
尤其是宣稱的100%純天然成分,讓許多人愛不釋手。特別是有孩子的家長,更是視青草膏為"夏日必備神器"!
今天,小康君就來說一說,這款被稱為防蚊止癢老少皆宜的「神藥」,寶寶用著到底安全嗎?
一、號稱止癢神藥的「青草膏」,給寶寶用,到底安全嗎?
(圖片來源:網絡)
安全與否,得看青草膏裡面的成分。
沒錯。我們被蚊蟲叮咬後,塗抹一些青草膏,叮咬處確實會感覺到清涼舒爽,很快都覺得不癢了。
其實,這都是裡面的成分在起作用。比如大部分青草膏裡面都含有以下主要成分:薄荷油、薄荷醇、樟腦、冰片等。
特別是樟腦,不宜讓寶寶接觸。因為「樟腦」在提神醒腦的同時,也會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發育,若攝入過量還會引發寶寶中毒。
因為樟腦本身是有毒性的,若寶寶不慎誤食,小於1克,則會出現頭暈、頭痛、異常興奮的現象。
若超過2克,則會增大腦皮層的興奮,導致癲癇樣痙攣。
若不慎攝入7-15g樟腦,那麼可能會致命。
所以,在美國規定樟腦禁止用於2歲以下的嬰兒,加拿大衛生部也將樟腦列入了兒童有害物質。
而「薄荷油」、「薄荷醇」等成分,主要起到止癢作用。
因為它會使皮膚感到「涼爽」,當達到一定的濃度後,清涼感會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則是麻木感和燒灼感。
也正是因為這種麻木感,會對蚊蟲叮咬處起到暫時性地止癢、止痛的功效。
但對於皮膚嬌嫩的寶寶而言,這些物質則會對寶寶皮膚造成刺激,若叮咬處破損,還會加重局部腫痛感。
根據中國臺灣兒科醫學會在2015年2月份發布的《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的兒童使用建議》,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包括樟腦)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有些嬰幼兒過量使用會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不良反應。
也就是說,雖然「薄荷醇」的止癢效果不錯,但刺激性太高。
塗抹在寶寶身上,有的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頭暈、抽搐的情況。
若寶寶不慎誤食一定量的薄荷醇,則會影響寶寶腎功能。極其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誘發部分寶寶支氣管痙攣而導致呼吸困難。
綜上所述,青草膏對於寶寶來說並不安全,所以各位寶媽奶爸們最好別讓3歲以下的寶寶使用。
至於大人嘛,也要慎用!
二、燙傷後抹"青草膏",2人引發嚴重皮炎!
青草膏之所以神乎其神,在於其號稱的各種功效。
比如:可治療蟲叮咬、跌打腫痛、腰背酸痛、就連燙傷也能塗一塗。
並且除了宣稱成分是純天然草藥製成,就連瓶子及藥物皆為綠色。
怎麼說呢?看著各種「綠油油」的暗示,讓許多人直觀地相信青草膏是天然植物製成,安全可靠。
實則不然,曾經就有人聽信了青草膏的功效。
在其輕微燙傷後,塗抹青草膏進行「治療」,結果導致塗抹部位出現大片紅斑、大泡、並伴有劇烈癢感,引起嚴重的接觸性皮炎。
醫生表示,如果皮膚沒有破損的狀態下,那麼塗抹青草膏,一般沒什麼問題。但是若在皮膚在過敏狀態使用,則會加重過敏反應。
而且這些"藥膏"成分複雜,安全性無法保證,尤其是在皮膚發生急性過敏反應後,切忌塗抹。
各位寶媽奶爸,除了寶寶皮膚破損外,若寶寶皮膚曬傷、燙傷,還有溼疹時,千萬不要將青草膏塗抹在寶寶身上,否則會引發更為嚴重的過敏症狀或其他皮膚問題。
三、寶寶被蚊子叮咬了,用什麼可以消腫止癢?
(圖片來源:愛兒康家長)
效果最佳的嬰幼兒止癢藥物,就是爐甘石洗劑!
家長可以每天在寶寶被叮咬的患處塗抹2~3次爐甘石洗劑,便可以達到收斂叮咬包,止癢的效果。
爐甘石洗劑除了止癢,還有收斂皮膚水分、消炎鎮定的作用。
而且,它的成分非常的安全,所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爐甘石洗劑列入了兒童基本用藥清單,推薦它為嬰幼兒優先使用的安全藥物。
但要注意!爐甘石洗劑不能進到寶寶口、眼中以及破潰處。
如果寶寶被蚊子叮的地方有明顯紅腫,或咬的包非常大,可以先冷敷一下,然後在此基礎上擦百多邦軟膏,沒有感染的可以擦丹皮酚緩解不適感。
四、在夏季,家長該怎麼給寶寶驅蚊?
1、物理防蚊
(圖片來源:網絡)
要說什麼是最安全有效的防蚊神器,那就是蚊帳!
可能你會覺得「這都什麼年代了,掛蚊帳也太老套了吧!」但正是這略顯「老土」的防蚊方法卻是對寶寶最安全、最有效的防蚊絕招。
所以寶媽奶爸們可以為寶寶選購一款好看又實用的蚊帳,當然每次寶寶在進入蚊帳之前家長都要檢查一下裡面是否有蚊子,不然就變成關著咬了。
除了蚊帳,家長第二要注意的就是家中的紗窗。這蚊蟲呢都喜歡見縫插針,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定期檢查自家紗窗,及時清洗或更換。
如果寶寶在室外,可以看成分表選購相對安全一些的驅蚊液幫寶寶趕走蚊子。
2、化學驅蚊
(圖片來源:愛兒康家長)
想要採取驅蚊劑幫寶寶趕走蚊子,那麼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成分!
像驅蚊液外包裝的成分表中含有「胺」、「苯」、「環」等化學成分的驅蚊產品,都有一定的年齡和濃度限制。比如:
驅蚊酯
2個月以下的寶寶禁用,2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選用。但要注意避開寶寶的眼部,以免對局部造成刺激。
避蚊胺
驅蚊效果好,持續時間長,安全性高(可直接塗抹在皮膚上)。但2個月以下的寶寶禁用,2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選用低於30%濃度的避蚊胺類產品。
派卡瑞丁
6個月以下的寶寶禁用,這種成分的驅蚊效果會比驅蚊酯稍高一些,雖然該成分溫和,但仍要注意不要給寶寶使用超過20%濃度的派卡瑞丁產品。
檸檬桉油
有過敏的風險,所以3歲以下的寶寶禁止使用。
總之,帶寶寶去戶外,最好使用以上成分的驅蚊劑給寶寶驅蚊。
像青草膏、風油精、花露水、清涼油、無比滴(成人版)等驅蚊止癢產品,均含有對寶寶身體有害的樟腦、薄荷腦等成分,因此不建議給3歲以下的兒童及孕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