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魚醬的《人間告白》這本書,相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或者你們是從綜藝節目《朋友請聽好》那裡,聽到了她寫給兒子花生未來的那封信:
親愛的花生:當你能讀懂媽媽寫給你的這封信時我想也應該是可以帶你去看爸爸的時候了,你現在肯定已經變成一個陽光帥氣的少年了爸爸見到你一定會很開心很欣慰的,你應該不會再相信爸爸去忽忽星球這樣的話了對吧,可是這是在你2歲時媽媽能想到最好的為什么爸爸不能陪伴在你身邊的理由了。不知道爸爸曾短暫陪伴你的時光裡你能留下的記憶有多少,可無論多少希望你別責怪和忘了爸爸,他最喜歡把你舉高高的抱起來,因為你會笑得很開心,爸爸喜歡看你笑起來的模樣。我很想跟你聊關於爸爸的一切,可是在媽媽最難受最煎熬的那些日子裡,都沒辦法跟你開口提起這些,我想你的印象裡媽媽永遠是那個帶你旅遊陪你看書跟你瘋鬧的笑容滿面的媽媽,偶爾幾次哭被你看到你還會奶聲奶氣的安慰我,媽媽別哭我會帶你找爸爸的,那個2歲時的你真的好懂事,現在終於可以跟你聊爸爸了我想告訴你,你有一個很愛你很愛你的好爸爸。媽媽16歲就認識了爸爸……
金魚醬在老公病逝後,給她們的兒子寫了一封信,為她的老公小忽寫了一本書,寫了他們16歲相識到相戀,到後來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再到兒子花生出生,老公生病入院最後離開的點點滴滴……
《2》
《人間告白》我是流著淚看完的,現在寫這篇文章的心情也很沉重,回憶有多美好,思念就有多深,可以想像作者寫這本書時,心會有多痛。但就像作者說的,回憶和寫作的過程很痛,但勇敢面對是她的選擇,她相信以後一定會更加堅強,這也是離開的小忽想看到的。
讀完後,感觸很多。也許是大學生活四年的武漢,勾起了太多回憶,在長江大橋壓馬路,在司門口逛街,在戶部巷吃小吃,仿佛目睹了他們相識、相戀、相知;也許是相仿的年紀,三十而立,當你剛剛適應成為一位妻子、兒媳、母親,並沉浸在這種幸福中,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時候,上天突然給你關上了這扇窗,換作我是斷然接受不了的……
就像《人間告白》的作者金魚醬說的,以前總覺得這是電視劇才有的劇情,怎麼也想不到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之前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那個時候二十來歲,正值青春,只是覺得很敬佩作者,敬佩她的文筆和才華,也敬佩她的淡定和從容。現在想來,楊絳先生在先後失去丈夫和女兒這兩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後,一邊回憶一邊寫下《我們仨》,作者全文行筆平淡,沒有吶喊,沒有聲嘶力竭,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敘述出來,我猜心中是何其不舍和思念啊……
《3》
30歲,看過的書多了,經歷的事情多了,忽然覺得「死亡」這二字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比如今年年初的疫情,從武漢蔓延到全國,後來全球性的爆發,一切都來得那麼突然。
我是提前請了幾天假,所以早早地買好了上海-武漢的車票。請假之前,和同事飯後閒聊,說起武漢的類似非典病例,雖然已經闢謠人傳人,同事還是提醒我回去時注意防護。出發的前天晚上,我去附近大藥房買N95口罩,店員還問我買這個做什麼,說明那時還不是很嚴重。
第二天在高鐵上,事態變嚴重了,打開手機都是關於武漢疫情的新聞,說確認可以人傳人。我和老公剛回到湖北老家,第二天就通知封路。在家隔離期間,每天早晨醒來看到手機上新增的數據,和那麼多關於疫情感動的和悲傷的故事,心裡難過卻又無能為力。
觸動最深的,是看到一個高中同學的朋友圈動態:
已經從確診轉為疑似了,終於出院了,現在在酒店隔離,大家勿念!第一次覺得能吃上熱乎的飯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遺憾的是,我的同事彭醫生,卻再也吃不到了……作為呼吸與危重症科,我們科室首當其衝地上了一線。沒過多久,我們好幾個同事先後確診。29歲的彭銀華醫生,我們科室最年輕的男醫生,永遠都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他的情況最嚴重。我們有個同事群,大家每天早上都在群裡匯報自己的健康情況。我們每天這個時候是最緊張的,會盯著每一條消息,確定每個人都在後,就會鬆一口氣。彭醫生心態很好,經常在群裡鼓勵大家,有時還會逗大家開心。可是,他還是轉到了重症病房,後來就沒在群裡再說過話了。聽到他走了的消息的時候,我們一個確診的女同事一下心態崩了,哭得很傷心。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心痛、無助、恐懼,拿著單子的手在抖,但還是故作鎮定的工作。彭醫生本來年初請好了假準備辦婚禮的,可是一場疫情讓他的請帖塵封在了抽屜。更讓人惋惜的是,他的6個月身孕的妻子,就這樣被無情地奪走了丈夫,他還未出世的孩子,再也見不到這個英雄父親了。我從沒想過,我的從醫生涯會遇到這樣的歷史時段,但也沒有後悔選擇這個行業……
我們的歲月靜好,是真的有人負重前行換來的!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
就像金魚醬說的:「經歷了這麼多,我還是覺得人間值得!」
感謝曾經,珍惜現在,憧憬未來。從今天開始,就把每天當最後一天用力去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