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發文,有朋友對於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這種滿眼藍黑紅的色彩搭配表示不太能夠接受,我想說其實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搭配體系,這些色彩搭配的形成,有這民族發展的因素,也有生存環境的影響。
比如中東阿拉伯世界的男子,白色長罩衫是標準服裝。因為阿拉伯地區處於炎熱乾燥的氣候地區,日照時間長,而白色和淺色能夠反射更多的陽光照射能量,輕薄的材質可以幫助空氣流動,消散更多的熱量,降低體溫。從視覺感受來說,白色也會讓人有清爽乾淨的感覺。
而苗族的顏色主要有藍、黑、紅、黃、白幾種,稱為「五色」,經常以藍黑為底色,搭配紅黃白等色彩,創造出豔麗,視覺衝擊力強的搭配效果,是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生存環境背景的。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從歷史文化上來說,中國自古就有五色之說,五色是哪五色?「玄」(黑)、「青」(藍)、「赤」(紅)、「白」、「黃」。:「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周禮冬官考工記》)這五色稱為「正色」,也就是說用這五種顏色的布料做成的衣服才能在正式場合穿著,其他顏色是這五種顏色相互搭配形成,稱為「閒色」。《論語·陽貨篇》裡記載,當孔子看到人們不遵守禮制時說「惡紫之奪朱」,因為紫色是閒色,朱(紅)色是正色,所以穿衣不能亂穿。
前面我們說到,苗族的歷史可以上朔到炎黃、蚩尤的時代,歷經三苗、九黎不同的時期,歷經大大小小的戰亂之後遷徙到中國的西南地區,但他們並沒有因為生存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生活,依然堅守者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財富,用顏色表達著對祖先的敬仰。
所以,不要覺得藍黑紅白黃的苗族衣裝有距離,這正是我們親近傳統、親近自然最便利的方式。
想了解更多嗎?下次我們來說說苗族服飾色彩搭配幾個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