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這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過去,而在常態化的當下,來年何去何從依然是值得去認真思考的問題。
12月15日,第九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中國觀測點年度會議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管理與監測中心成立十周年慶典在勐巴拉國際旅遊度假區召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國內各觀測點代表等120多人參加會議。
本次大會主要圍繞「一帶一路視角下的東協旅遊發展」、「5G醫療及應急救援在旅遊業的應用」等議題展開,對文旅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對於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背景下的雲南來說,也無疑是新一輪的巨大政策紅利。
頻頻亮相國際舞臺,靠什麼?
資料顯示,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是世界旅遊組織選擇全球典型旅遊目的地進行旅遊影響監測,通過監測活動指導旅遊目的地科學發展、提高旅遊目的地的示範性地位、推動旅遊目的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截止目前,國內觀測點(站)共9個,分別為桂林陽朔、黃山(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張家界、喀納斯、成都、河南(洛陽、焦作)、西雙版納、常熟及江門。
2015年,西雙版納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在我國設立的第七個和雲南首個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而本次旅遊可持續發展中國觀測點年會在西雙版納勐巴拉旅遊度假區召開,一定程度上意味勐巴拉的知名度及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邁上了新的裡程碑。
據了解,勐巴拉位於享譽世界的雨林春城——西雙版納勐海,獨厚的氣候優勢,1200米的宜居海拔,恆春的雨林,養人的山水、阡陌的田園,鍛造了這裡長壽之鄉、世界級康養旅居聖地和避寒避暑聖地的名頭。
勐巴拉以「一區三鎮 三大產業」為藍圖,以國際旅遊度假區為核心,以「瀾湄流域六國文化和雨林文化」為母體,成為了中國文旅產業的領跑者、茶旅產業的引領者、康旅產業的示範者,成為中國醉美避寒避暑心聖地……
憑藉著豐富的恆春雨林資源、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普洱茶文化,歷年的「(國際)茶王節」、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哈尼族的嘎湯帕節、西雙版納電音潑水節等重大節會紛紛在勐巴拉舉辦,薈萃了西雙版納十三個民族的民俗特色和瀾湄流域六個國家的異域風情,已然成為傳播多彩文化的重要舞臺。
如此來看,勐巴拉簡直就像是中國邊境上的「寵兒」,各類節目和明星都能在這裡找到「用武之地」。
5G時代的文旅新風口
事實上,早於2012年就成為「避寒聖地」的西雙版納,其文旅資源在眾多知名房企的挖掘下,如今已成功塑造了多個全國知名的文旅大IP項目。
尤其是以「雨林仙境」為名的萬畝文旅大盤項目——勐巴拉旅遊度假區。幾年時間,從「造景」到「造城」,北緯21°,西雙版納多了一座宜遊、宜居、宜業、宜投資的「雨林仙境」。
隨著科技的發展,遊客對旅遊條件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營銷模式和旅遊方案已經不能滿足遊客日益提升的需求,5G+旅遊可以給遊客更新鮮、更具有科技感的旅遊體驗,提升客戶旅遊粘度、增加客戶的景區停留時間。
勐巴拉國際旅遊度假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距離縣城約2公裡。「勐巴拉」源於古傣語,意思是「理想神奇的樂土」。勐巴拉也是西雙版納2019年省委省政府掛牌唯一一家數字小鎮。中國移動與勐巴拉雨林小鎮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勐巴拉5G+數字雨林小鎮信息化項目服務是中國移動在5G+旅遊行業的一次重要嘗試,也為中國移動「5G+計劃」的探索邁出了新的一步。
勐巴拉5G+數字雨林小鎮信息化項目中5G+VR和5G+無人機美景直播突出5G+智慧旅遊及雲南省特色小鎮中的5G創新應用,此外,5G智慧廁所、5G無人書吧、5G景區無人駕駛也成為項目的亮點工程,通過整合5G應用各類資源,如圖片、視頻、音頻、3D技術、社交,使體驗更為直觀,能給大眾以身臨其境的代入感,更能引起大眾的好奇與興趣,和景區有深度連結,應用裡面的沉浸感、互動性、實用性,可自由定製遊覽遊玩,讓遊客降低了決策的盲目性,也為項目營銷提供了一把利器。
5G的運用不僅給遊客帶來了急速的網絡體驗,同時通過景區5G應用的落地可以讓遊客在景區遊玩的體驗大幅提升,讓遊客的遊玩更為深度、更為方便,延長了遊客在景區停留時間,也為景區增加了收入。未來通過5G+旅遊行業其他應用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產、從平臺到生態,推動著旅遊行業向信息化、科技化和智能化的全面發展。
可以說,勐巴拉不僅自身條件極為優越,還抓住了5G時代文旅發展的新風口,在天時地利的加持下,必將成為雲南下一站旅居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