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市十三次黨代會的黨代表討論、審議市委報告和市紀委工作報告。 長沙晚報記者 周柏平 攝
星辰在線9月28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朱敏 吳鑫礬 黎鐵橋 唐朝昭)
關鍵詞
民生福祉
報告點擊
增進民生福祉,共建共享幸福家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以實實在在的發展變化增進群眾獲得感,讓幸福指數跑贏GDP增速。
——易煉紅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的報告摘要
黨代表聲音
暢通選拔渠道 引進創新型師資
杜慧:市委報告清新質樸,有溫度,很親民。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我的建議被採納,基層聲音受重視,讓我感動。如今,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涉及人事制度改革、學生評價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希望政府提前出臺配套政策。
長郡中學有110多年歷史,一直致力於立德樹人,需要有超前思維、創新精神的老師。加強師資力量,引進創新型人才,需要暢通選拔渠道,不要「唯考論」,將業務能力強、考試能力弱的優秀教師拒之門外。注重崗位成才,多給老師「搭臺子」,讓他們不斷成長進步。
市委報告提出普及15年教育,逐步推行高中階段免費入學,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的大情懷、大氣魄,對困難家庭來說是大好事。我們基層學校希望相關政策儘早完善,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受到良好教育,百姓享受更多民生福祉。
城市要讓出「風道」來
郭衛星:過去五年,長沙建立了中國氣象局長沙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成功預報了2013年區域性洪水、今年厄爾尼諾帶來的大暴雨等重大災害天氣,用準確的氣象預報預警,儘量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長沙氣象部門不斷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全市5000多戶農業大戶可以直接收到氣象簡訊、氣象微信提醒,有效預防農業氣象災害。市民關注「長沙天氣」微信公眾號,衣食住行都有貼心服務。
今後五年,我們將努力提供更高層次、更加精準的氣象服務。一是繼續加強對災害的預警預報。二是提高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第三,建議今後的重大工程建設都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把城市的「風道」讓出來,讓霧霾、灰塵等可以及時疏散;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少建水泥坪,科學合理布局地下管網、地面構建,留出「水道」,讓水暢其流。
啟動醫聯體建設 家門口看病成首選
周敏:市委報告要求,建設健康長沙,為全市人民創造更多、更廣、更公平的健康福祉。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普及健康教育,讓「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觀念深入民心;二是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將健康體檢、健康隨訪送到千家萬戶,對百姓健康進行跟蹤管理,對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重症患者等的康復管理服務更加到位;三是加強基層服務能力建設,讓老百姓的小病、常見病在家門口得到救治;四是加強醫院整體服務能力建設,為長沙市民築起醫療健康服務網,推進這項重大的民生福祉工程。
目前,長沙市衛生計生委啟動第一批29個市級醫聯體建設,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醫聯體全覆蓋。醫聯體將整合區域醫療衛生資源,通過市級醫院對口合作幫扶,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分級診療。或許3年後,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將成為更多患者的就診首選。
讓好山好水好風光遍布城鄉大地
夏文斌:市委報告提出,要堅持品質至上,打造現代宜居都市,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更加「宜居宜業、精緻精美、人見人愛」的品質長沙,展示大都市生態之美。這一目標向全市人民發出了號召,令人非常激動!同時,作為市林業部門責無旁貸。
目前,長沙市「三年造綠行動」已取得顯著的成就,要實現報告提出的宏偉目標,仍然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未來5年內,長沙城鄉還要建設更多的城市公園、主題公園、社區公園、森林公園等各類公園,讓城鄉居民擁有1000個公園,長沙成為「千園之城」。未來5年,我們將實施「新三年造綠大行動」,進一步增綠添景、「增花添彩」,建成「千園之城」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下一步,長沙將繼續開展拆違增綠,堅持綠色發展,讓好山好水好風光遍布城鄉大地,展現青山環城、碧水繞城、綠樹融城、繁花簇城的魅力,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的獲得感。
讓綠色發展成為長沙的常態
彭鑑西:聽完市委報告後倍感振奮。報告精準地明確了長沙的發展定位、長沙的發展路徑。報告特別強調城市品質建設,提出要深化兩型社會建設,實施主體功能區建設。過去五年,是長沙城市品質全面快速提升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設「兩型引領之市」的目標指引下,品質長沙的兩型內涵更加豐富,綠色底蘊更加厚重。規劃凸顯了綠色品質、建設方面凸顯生態品質,綠色發展成為了長沙的常態,百姓的獲得感越來越強。未來五年,是長沙兩型社會建設的關鍵五年,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的工作者,我們將突出改革創新、制度建設、項目落地、群眾獲得感,以擔當展示忠誠,以實幹彰顯作為,交出兩型社會建設的精彩答卷。
關鍵詞
產業升級
報告點擊
實力更強,就是強園區、強產業、強企業、強創新、強縣域經濟,形成增長中高速、產業中高端、消費中高級的新格局。到2021年,打造1個以上的「五千億級」園區和「五千億級」產業,實現「千億級」產業和「百億級」企業翻一番。
——易煉紅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的報告摘要
黨代表聲音
加速推動長沙財政收入跨越兩千億元臺階
李洪波:長沙過去五年讓人深感自豪,五千億基礎設施投資、三千億民生事業投入等數據彰顯了長沙的發展含金量和群眾獲得感。未來五年令人深感振奮,智能製造集群、歷史文化名城、交通物流樞紐等優勢立起了長沙的宏偉藍圖、撐起了長沙的美好未來。財政部門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大力推進資產證券化,加速推動長沙財政收入跨越兩千億元臺階。
向著五千億級園區闊步邁進
張慶紅:長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其時已至、其勢已成,長沙經開區將燃起二次創業激情,立足轉型創新發展、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兩個率先」,推進產業、產城、區縣「三大融合」,做強工程機械、汽車製造、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向著五千億級園區闊步邁進。
在實力更強上下功夫
戴中亞:市委報告體現了「四直」:開宗明義直奔主題,總結成績直陳事實,剖析問題直言不諱,陳述措辭直指關鍵。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基本現代化,作為國家級的園區要在實力更強上下功夫,在集群式項目滿園擴園上發揮中心城市集聚效應。寧鄉經開區將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著力打造食品飲料、智能家電、婦孕嬰童三個產業集群,在兩型化管理提標提檔上增強中心城市的產業優勢,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上彰顯中心城市的主動作為。
以投資者的眼光選項目
郭力夫:聆聽了市委報告後,我們備受鼓舞。未來,瀏陽經開區要緊緊圍繞建設國家智能製造中心的目標,著力推動瀏陽智能製造產業加快發展,著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要以投資者的眼光選項目,以合作者的身份談項目,以利益分享者的心態服務項目,全力推動項目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高端化
高偉:市委報告博大精深,催人奮進,商務部門將積極學習貫徹落實報告精神。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上擔當使命,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高端化,圍繞發展提速、比重提高、層次提升,做大做強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做優做特相關的生活性服務業,特別在推動涉農電商、跨境電商發展上要讓市場主體有更多獲得感。在招大引強上體現擔當,結合報告提出的國家智能製造中心、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及服務業高端化等方面,在招商引資上體現出重點。在聯動發展上體現擔當,結合報告精神,形成對外開放的合力。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核心靠產業支撐
李鵬飛:這些年,長沙的發展大步流星,但與很多地方一樣,轉型升級的任務還是比較重,這也代表了湖南乃至中部地區發展的基本特徵。那麼,這個局怎麼破?怎麼實現轉型升級?我們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中看到了希望。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不僅僅是城市擴容,其核心還是要依靠產業支撐,所以報告中提出了建設「三個中心」,這「三個中心」正是長沙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戰略跨越的解碼器。我們堅信未來的長沙,將迎來一條發展新路。當然,藍圖要變成現實,有許多工作要做。一是規劃支持。需要強有力的專業團隊作後續工作;二是體制支撐。長沙所有職能部門都要圍繞這個目標調思路、調狀態、搞服務;三是人才支持。要以更開放的政策、寬廣的胸懷吸納新型人才;四是輿論支持。要在全社會形成濃濃的氛圍。作為黨報,責無旁貸,長沙晚報將及時傳達會議精神,做好宣傳方案,與大長沙的發展步伐齊邁進!
關鍵詞
對外開放
報告點擊
注重內外聯動,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打破觀念理念和體制機制束縛,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雙向開放水平。
——易煉紅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的報告摘要
黨代表聲音
做好「外」字功夫
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
鄭力虎:市委報告指出,長沙要致力成為內陸開放新高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長沙應充分發揮政策、經濟、資源、文化優勢,紮實做好「外」字功夫。
一是主動對接外交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重點依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級湘江新區等戰略載體,聚集國內外資源和要素;二是切實加強對外合作。圍繞未來產業發展重點,結合長沙優勢產業,開展精準招商,推動更多對外優質平臺、優質項目落實落地。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務實合作,推動優勢產業和優秀產品、優質產能抱團「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三是廣交深交外國朋友。鞏固已有的39個國際友城,深入推進「城市外交」。在已有15家境外行業協會、12國籤證中心的基礎上,推動更多國(境)外政府組織、商貿機構、行業協會以及外國籤證中心落戶長沙。繼續實施「姊妹學校」「友城文化周」等精品友城合作項目;四是著力提升對外形象。發揮「文化湘軍」影響力,擦亮「東亞文化之都」等具有國際品質的文化標識。綜合利用好活動、媒體、旅遊推廣等手段,助推長沙申報「媒體藝術之都」等。
作者:記者 朱敏 吳鑫礬 黎鐵橋 唐朝昭 | 編輯:陳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