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設計常用的7個接口類型關鍵點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電路設計常用的7個接口類型關鍵點

麵包板社區 發表於 2020-04-04 17:25:00

我們知道,在電路系統的各個子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時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信號無法正常、高質量地「流通」

例如有時電路子模塊各自的工作時序有偏差(如CPU與外設)或者各自的信號類型不一致(如傳感器檢測光信號)等,這時我們應該考慮通過相應的接口方式來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

下面就電路設計中7個常用的接口類型的關鍵點進行說明一下:

1、TTL電平接口

這個接口類型基本是老生常談的吧,從上大學學習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開始,對於一般的電路設計,TTL電平接口基本就脫不了「干係」!它的速度一般限制在30MHz以內,這是由於BJT的輸入端存在幾個pF的輸入電容的緣故(構成一個LPF),輸入信號超過一定頻率的話,信號就將「丟失」。它的驅動能力一般最大為幾十個毫安。正常工作的信號電壓一般較高,要是把它和信號電壓較低的ECL電路接近時會產生比較明顯的串擾問題。

2、CMOS電平接口

你是不是總有種感覺說,進入職場後,很快就覺得儲備知識不夠用了?那是多么正常的現象,現在手機閱讀那麼方便,多關注下自己領域的新消息,覺得光看看公眾號還不夠?可以百度一下關鍵詞,看簡書,看知乎,甚至翻牆,總之就是給自己做發散式的加法閱讀。

3、ECL電平接口

這可是計算機系統內部的老朋友啊!因為它的速度「跑」得夠快,甚至可以跑到幾百MHz!這是由於ECL內部的BJT在導通時並沒有處於飽和狀態,這樣就可以減少BJT的導通和截止時間,工作速度自然也就可以提上去了。But,這是要付出代價的!它的致命傷:功耗較大!它引發的EMI問題也就值得考慮了,抗幹擾能力也就好不到哪去了,要是誰能夠折中好這兩點因素的話,那麼他(她)就該發大財了。還有要注意的是,一般ECL集成電路是需要負電源供電的,也就是說它的輸出電壓為負值,這時就需要專門的電平移動電路了。

4、RS-232電平接口

玩電子技術的基本沒有誰不知道它的了(除非他或她只是電子技術專業的「門外漢」)。它是低速串行通信接口標準,要注意的是,它的電平標準有點「反常」:高電平為-12V,而低電平為+12V。So,當我們試圖通過計算機與外設進行通信時,一個電平轉換晶片MAX232自然是少不了的了。但是我們得清醒地意識到它的一些缺點,例如數據傳輸速度還是比較慢、傳輸距離也較短等。

5、差分平衡電平接口

它是用一對接線端A和B的相對輸出電壓(uA-uB)來表示信號的,一般情況下,這個差分信號會在信號傳輸時經過一個複雜的噪聲環境,導致兩根線上都產生基本上相同數量的噪聲,而在接收端將會把噪聲的能量給抵消掉,因此它能夠實現較遠距離、較高速率的傳輸。工業上常用的RS-485接口採用的就是差分傳輸方式,它具有很好的抗共模幹擾能力。

6、光隔離接口

光電耦合是以光信號為媒介來實現電信號的耦合和傳遞的,它的「好處」就是能夠實現電氣隔離,因此它有出色的抗幹擾能力。在電路工作頻率很高的條件下,基本只有高速的光電隔離接口電路才能滿足數據傳輸的需要。有時為了實現高電壓和大電流的控制,我們必須設計和使用光隔離接口電路來連接如上所述的這些低電平、小電流的TTL或CMOS電路,因為光隔離接口的輸入迴路和輸出迴路之間可以承受幾千伏特的高壓,足以滿足一般的應用了。此外,光隔離接口的輸入部分和輸出部分必須分別採用獨立的電源,否則的話還是有電氣聯繫,也就不叫隔離了。

7、線圈耦合接口

它的電氣隔離特性好,但是允許的信號帶寬有限。例如變壓器耦合,它的功率傳輸效率是非常高的,輸出功率基本接近其輸入功率,因此,對於一個升壓變壓器來說,它可以有較高的輸出電壓,但是卻只能給出較低的電流。此外,變壓器的高頻和低頻特性並不讓人樂觀,但是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實現阻抗變換,當匹配得當時,負載可以獲得足夠大的功率,因此,變壓器耦合接口在功率放大電路設計中很「吃香」。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從EMC角度考慮常用電路設計及PCB設計
    一.常用電路的EMC設計 A.電源電路 電源電路設計中,功能性設計主要考慮溫升和紋波大小。溫升大小由結構散熱和效率決定;輸出紋波除了採用輸出濾波外,輸出濾波電容的選取也很關鍵:大電容一般採用低ESR電容,小電容採用0.1UF和1000pF共用。電源電路設計中,電磁兼容設計是關鍵設計。主要涉及的電磁兼容設計有:傳導發射和浪湧。 傳導發射設計一般採用輸入濾波器方式。
  • 常用溫度測量技術及其接口電路
    本文對不同的溫度傳感器進行簡要概述,並介紹與電路系統之間的接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854.htm溫度測量應用非常廣泛,不僅生產工藝需要溫度控制,有些電子產品還需對它們自身的溫度進行測量,如計算機要監控CPU的溫度,馬達控制器要知道功率驅動IC的溫度等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溫度傳感器。
  • 嵌入式系統常用接口規範
    一、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5641.htm嵌入式系統的硬體除了核心的微處理器之外就是外圍器件和接口。接口技術在嵌入式系統設計處於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嵌入式系統設計師硬體部分的重要考試範圍。
  • 9種乙太網接口的設計與實現,涵蓋原理分析及電路圖
    常見的乙太網接口類型有RJ-45接口,RJ-11接口,SC光纖接口,FDDI接口,AUI接口,BNC接口,Console接口。本文為大家介紹各種乙太網接口的設計方案。TMS320LF2407與LAN91C111型嵌入式乙太網接口電路的實現文章介紹基於TMS320LF2407型DSP的嵌入式系統與LAN91C111型自適應10Mb/s/100Mb/s嵌入式乙太網控制的接口電路及軟硬體實現方法。
  • LCD萬用接口電路設計,示波器如何來控制LCD驅動?
    3.MPU接口方式:顯示數據寫入DDRAM,常用於靜止圖片顯示。  RGB接口方式:顯示數據不寫入DDRAM,直接寫屏,速度快,常用於顯示視頻或動畫用。  MCU接口和RGB接口主要的區別是:  MCU接口方式:顯示數據寫入DDRAM,常用於靜止圖片顯示。
  • 基於Nios II的AT24C02接口電路設計與實現
    針對這種保存的數據量不大和存儲速度要求不高的特點,可採用「NiosⅡ+AT24C02"設計方案進行設計。本文在討論了I2C通信協議的基礎上,利用FPGA技術,設計了NiosⅡ與AT24C02」之間進行通信的接口電路。本接口電路能產生基於I2C通信協議的讀寫操作時序,成功實現了對AT24C02的讀寫功能。
  • 用89C51單片機控制紅外線通信接口電路設計
    (1)完成信號的電光變換並向空間發射紅外脈衝 紅外發射器的關鍵是紅外發光二極體和響應的驅動電路。紅外發光耳機光首先要滿足其調製帶寬大於信號的頻譜寬度,保證通信線路暢通。此外發光二極體的發射波長應與接收端的光電探測器(選用矽光二極體)的峰值響應相匹配,最大程度地抑制背景雜散光幹擾,現階段一般選用780nm~950 nm的紅外波段進行數位訊號傳輸。
  • 接口電路設計——電流倒灌和電平轉換
    引言接口電路的設計在電單片機應用場合中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接口電路沒有設計好,嚴重就會燒晶片,或者燒晶片IO口,輕者就會導致工作紊亂,工作不正常。有時候這種問題自己在設計調試的時候根本發現不了,在批量生產或者用戶在使用的時候才出現晶片被燒掉,或者IO口被燒掉。如果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能考慮到接口的一些問題就可以減少,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 MEMS麥克風的電路接口與使用
    數字接口的缺點是與模擬接口相比,麥克風和接口的電流消耗更高。 但是,整個系統的電流消耗不一定更高,因為對於模擬麥克風,還必須在信號鏈中的某些點進行模數轉換。儘管在很多情況下使用數字麥克風要比模擬麥克風容易,但系統設計人員仍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RS485接口EMC電路設計方法
    RS485接口6KV防雷電路設計方案 圖1:RS485接口防雷電路 接口電路設計概述:   電路EMC設計說明:   (1) 電路濾波設計要點:   L1為共模電感,共模電感能夠對衰減共模幹擾,對單板內部的幹擾以及外部的幹擾都能抑制,能提高產品的抗幹擾能力,同時也能減小通過429信號線對外的輻射,共模電感阻抗選擇範圍為120Ω/100MHz ~2200Ω/100MHz,典型值選取1000Ω/100MHz
  • TFT-lCD常用的接口
    TFT-lCD常用的接口,TTL(RGB)、LVDS、EDP、MIPI,這篇我們大致說一下這些接口的信號組成已經基本原理。
  • 人體關鍵點識別重大升級,新增7個頭部關鍵點
    本次人體關鍵點識別服務重大升級,新增7個頭部關鍵點,並全面優化模型算法和接口參數,提升識別準確率、接口應用的靈活度。具體升級點如下:新增7個頭部關鍵點,合計輸出21個關鍵點信息 接口輸出增加7個頭部關鍵點:頭頂、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嘴角、右嘴角。
  • 電壓檢測與接口電路設計原理圖
    差分檢測型需要2個電阻對的阻值嚴格匹配,否則將影響電池組電壓的檢測精度,該方法使用中為了減少檢測線漏電流對電池組一致性的影響,需要增加電阻的阻值,這樣將增加了大規模生產的難度並降低了檢測精度。而電流檢測型的檢測電路中僅需要一個電阻對的阻值匹配,提到為了提高檢測的精度,需要小阻值的電阻匹配,但增大了檢測線漏電流。
  • STM32 FSMC接口驅動TFT-LCD設計
    目前驅動TFT彩屏的方案有很多,可以用底端單片機驅動一個終端類型的液晶模組,這種模組價格比較貴,當然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只要單片機通過串口或並行口向TFT發送幾個字節的命令,就能在屏幕上顯示你需要的效果。本設計利用STM32 的FSMC 總線直接驅動TFT 數字彩屏。
  • 基於電流鏡的微電容式傳感器接口電路研究
    摘要:在集成微電容式傳感器的研究中,由於敏感電容值的變化量非常微小,其接口電路的研究對傳感器性能提升是至關重要的。設計了一種基於電流鏡原理檢測的微電容式傳感器接口電路,電路由電容轉換電壓電路、減法器電路、脈衝電路、緩衝器電路等組成。
  • ESP中傳感器概述 接口技術電路解析
    本文介紹的是ESP中傳感器以及接口技術的電路解析: 電路原理 方向盤轉角傳感器接口 方向盤轉角傳感器的輸出為正交編碼脈衝。正交編碼脈衝包含兩個脈衝序列,有變化的頻率和四分之一周期(90°)的固定相位偏移,如圖1所示。
  • 915MHz電子標籤射頻接口電路的總體設計
    按照915MHzRFID電子標籤的要求,設計它主要由射頻接口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 ,射頻接口部分是研究的重點,具體設計如圖1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5399.htm  對於電子標籤,射頻接口部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非接觸式電子標籤能量和數據的無線傳輸都是由這 部分電路來完成的。
  • RS-485接口電路指南(TI:SLLA036D)
    摘要:本設計指南討論如何設計RS-485接口電路。文中討論了平衡傳輸線標準的必要性,並給出了一個過程控制設計例子。文中還分標題討論了線路負載、信號衰減、失效保護和電流隔離。在回顧一些485標準的關鍵方面後,通過一個工廠自動化例子,介紹實際項目中如何實施差分傳輸結構。  遠距離、高噪聲環境下,計算機組件和外設之間的數據傳輸通常是困難的,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使用單端驅動器和接收器。對於這種需要遠距離通訊的系統,推薦使用平衡數字電壓接口。
  • 嵌入式開發:STM32 FSMC接口驅動TFT-LCD設計
    本文提出了一種能直接驅動數字液晶屏的設計方案,方案先介紹了TFT數字彩屏的工作原理,利用STM32處理器的FSMC接口設計的硬體電路和軟體程序均能對顯示控制晶片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實際應用中顯示清晰流暢,並且CPU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用戶程序。該方案能成功應用在電腦橫機的人機界面顯示中,且其硬體電路結構簡單、控制方式靈活、對於其他型號的接口晶片也能提供參考。
  • 3.3V供電的RS485接口遠距離數據通信電路設計
    打開APP 3.3V供電的RS485接口遠距離數據通信電路設計 秩名 發表於 2014-12-05 11:44:08 最初的RS232接口,由於外 界應用環境等因素,經常因電氣幹擾而導致信號傳輸錯誤。除此之外,RS232接口只能實現點對點的通信方式,不具備聯網功能,而且其最大傳輸距離僅有15 米,不能滿足遠距離通訊要求。RS485則解決了這些問題,數據信號採用差分傳輸方式,最大傳輸距離約為1219米,允許多個發送器連接到同一條總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