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曼儂
農村婦女、城鎮貧困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和救助工作是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是提高婦女健康水平,有效阻止婦女致貧、返貧的民心工程,贏得了社會讚譽、群眾認可。12月18日上午,吉安市婦聯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我市開展農村婦女及城鎮貧困婦女「兩癌」檢查和救助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
新聞發布會現場
近3年來,吉安市為34.2萬餘名城鄉婦女開展了「兩癌」免費檢查
「兩癌」檢查主要是指女性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近3年來,吉安市為34.2萬餘名城鄉婦女開展了「兩癌」免費檢查,爭取中央及省級彩票專項公益金救助1161名患病兩癌婦女。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兩癌」免費檢查及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各級財政下撥貧困婦女「兩癌」檢查專項經費124萬餘元。
據統計,2018年—2020年9月,我市農村婦女中,共計183760人接受宮頸癌免費檢查,137760人接受乳腺癌免費檢查。我市城鎮貧困婦女中,共計10711人分別接受了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檢查。受檢農村婦女中篩查查出宮頸癌65例,乳腺癌72例,宮頸癌前病變529例。受檢城鎮貧困婦女中篩查宮頸癌4例,乳腺癌5例,宮頸癌病變61例。
多渠道宣傳,提高「兩癌」檢查知曉率
為使「兩癌」免費檢查及救助政策家喻戶曉、婦女皆知,我市多渠道進行宣傳發動,邀請知名乳腺專家、宮頸癌防治專家聯手市婦聯舉辦專題講座,宣傳「兩癌」防治知識,讓更多婦女足不出戶了解、掌握「兩癌」相關知識。2018年以來,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共發放各類「兩癌」宣傳資料200萬餘份。同時,充分調動全市26000餘名村婦女小組長,讓其深入社區、街道、村組做好「兩癌」項目宣傳,實現宣傳全覆蓋,大力提高「兩癌」檢查知曉率,營造項目實施良好氛圍。另外,還組織參與項目執行的各級婦聯幹部、衛健幹部等進行「兩癌」業務培訓,指導做好「兩癌」項目資料存檔工作,提升「兩癌」項目實施效能。
免費檢查對象年齡要求: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2009年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通過全國婦聯、衛生健康部門共同努力,廣大農村婦女踴躍參與。檢查內容為宮頸癌和乳腺癌。參檢對象為35—64歲農村適齡婦女。2018年又將免費檢查對象擴大至城鎮35—64歲貧困家庭適齡婦女。
兩癌免費檢查工作,防重於治,篩查出癌前病變,從而減少癌的發生,篩查出早期癌症,從而改善癌症預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效提高了婦女健康保健水平。
我市「兩癌」救助對象確定標準:
為解決貧困患病農村及城鎮婦女救治困難,全國婦聯和省婦聯分別設立了「貧困母親『兩癌』救助專項基金」,財政每年從中央和省級彩票公益金中撥付專項資金,對患病貧困農村婦女進行救治,每人發放1萬元救助金。救助對象必須是經過有檢查資質的醫療機構確診、患有宮頸癌2B 以上或乳腺浸潤性癌的貧困「兩癌」患病婦女。確定救助對象時應首要考慮患病程度,優先救助重症患者。
1.農村:在全國婦聯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及救助項目管理系統中確定本年度救助名單,救助對象須為系統上年申報的,且審核狀態為省級簡表審核通過的貧困「兩癌」患病婦女。
2、城鎮:具有吉安市城鎮戶籍的以下三類貧困婦女:一是城鎮特困人員(即城鎮「三無對象」)。二是城鎮低保對象(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城鎮低保保障標準並已錄入信息系統的人員)。三是支出型貧困低收入人群(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城鎮低保保障標準1.5倍,因重大剛性支出導致貧困的人員)。
嚴格規範救助制度,確保應救盡救
市婦聯嚴格規範救助制度,確保應救盡救。一是建立城鄉婦女「兩癌」救助項目數據採集系統填報工作預審機制。在全年任何時段都可接收患病婦女信息,系統錄入之前對所有申報對象的貧困程度、戶籍情況、病情進行層層審核,全國兩癌填報系統開放之後,由縣婦聯統一錄入系統,提高系統錄入的精確性和審核通過率。二是撥付經費制度。我市嚴格按照全國婦聯、省婦聯的要求,在收到專項經費之後,在一個月內及時將救助資金撥付給患病婦女。三是建立走訪、回訪制度,加大人文關懷。市婦聯將兩癌婦女走訪納入春節領導走訪,春節前,市領導親自帶隊走訪各地貧困兩癌婦女,為她們送上救助金的同時,幫助她們重樹生活信心;救助金發放後三個月內,市、縣各級婦聯通過電話、上門等形式,回訪救助婦女,了解她們的近況,回訪率100%。
今年,我市爭取到240萬元中央彩票公益金和129萬元省級彩票公益金,用於救助331名農村貧困兩癌患病婦女和38名城鎮貧困兩癌患病婦女。春節前將全部發放到患病婦女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