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領航員》劇照
我看過最早的科幻片,應該是《超人》。上初中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部科幻片《飛碟領航員》,後來看《ET外星人》,更是做夢都想著與外星人有親密接觸。
《ET外星人》劇照
不過後來看的科幻影片多了,如《獨立日》《火星人玩轉地球》《異形》《星河艦隊》等等,慢慢對外星人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地球作為無垠宇宙的一顆塵埃,一定不是一個孤獨的存在,肯定會有無數的地外生命存在,只是因為地球現在的科技還不夠發達,無法探測到遙遠的智慧生命而已。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外星生命,而不是外星人。其實外星人長什麼樣,誰也不知道,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外星人形象,都只是編劇和導演的臆想而已,歸根結底還是局限於人類的思維定式。外星人,就一定像人嗎?就一定是碳基生物體嗎?很多事情,不是我們看不見,它就不存在。譬如說,超音波我們的耳朵就聽不到,紫外光、紅外光以外的,我們的眼睛也看不到。還有,我們的眼睛無法捕捉到快於二十四分之一秒的物體,如果一個物體足夠快,比如子彈,它從你的眼前飛過,你也根本看不見。所以,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認知。
《異形》劇照
任何文明生物,自己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之後,文明在不斷增長和擴張,但資源是固定的。因此,擴張、侵略、殺戮就隨之而來。電影裡有幾句臺詞:If a species wants to survive, it must kill another:一個物種想求生存,就必須幹掉另一個;The survival of life means destroying others:生命體的存活意味著毀滅別人。假設一下,你家的後院就是整個宇宙。這時候有了一窩螞蟻,而這窩螞蟻已經進化出了自己的文明。(高等文明發現低等文明的時候,跟人類發現一窩螞蟻其實沒有什麼區別)然後蟻群不斷擴大,開始進你的屋子爬上你的飯桌甚至上你的床,你打算怎麼辦?跟他們友好協商?還是拿一壺開水澆一下一了百了?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聖經》裡的巴別塔,設想一下,我們地球的科技可能尚未引起外星生命的注意,如果到了足以威脅高階生命體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對待我們就像對待後院裡的那窩螞蟻?
《星河戰隊》劇照
史蒂芬·霍金認為,我們應該保持低調,不應主動與外星人聯繫,就算我們接到了外星人的信號,也不應該貿然回復,否則可能會引來滅頂之災。外星生命對於地球究竟是何種存在,暫時無人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指不定哪天就如《異星覺醒》拍的那樣,人類太空人帶著外星異種樂呵呵地回來了,前途是兇是吉,實在難說。外星生命如果能來到地球,也肯定具備絕對超越人類的優勢,他們會為著和平而來嗎?想想美洲大陸被發現後,印第安人的遭遇吧。因此,還是老實一點好,在有限的時間內,好好愛護我們的藍天綠水,也放慢毀滅其他物種的腳步,地球,從來都不是人類一個物種的家園。
《獨立日》劇照
儘管有些外星人入侵的科幻電影時常以人類獲得全面勝利告終,但嚴格意義上來講,正是這種「以弱勝強」的俗套模式成就了勵志的主基調,潛移默化地樹立起人類的英雄主義情結。如《獨立日》《火星人玩轉地球》等。不過,《異星覺醒》沒有沿著這個俗套走。而且結尾用了一個反套路的開放式結尾,讓人毛骨悚然,意猶未盡,這是要拍續集的節奏麼。暫不劇透,一個挺不錯的科幻驚悚片。對了,520過去了,521也過去了,想撩的妹子還沒有到手?帶她去奧斯卡看《異星覺醒》,她自己就會嚇得往你懷裡鑽的,我只能幫你到這裡了哦~
微信號:oscar842652729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感謝關注營業時間:10:00-24:00
客服QQ:842652729
官方影迷群:333035230
票房電話:0377-69697668/7669
市場業務:18738777880馮經理 18638465717 袁先生
業務範圍: 團購、包場、廣告招商、場地租賃...
新浪微博:西峽昊宇奧斯卡影城
地址:白羽路中段工商銀行對面奧斯卡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