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物種說】今日--冠海豹(Hooded seal)

2021-01-18 rlyl的自然世界



學名:Cystophora cristata (Erxleben, 1777)冠海豹是北極的一種海豹。它們分布在中及西北冰洋,東臨斯瓦爾巴群島,西至聖羅倫斯灣。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2016)列為: 易危(VU)

成年雄性冠海豹的鼻子上有一可以膨脹及凸出的附屬器官。當雄性冠海豹4歲大時這個凸出物就開始發育。雄性海豹讓凸出物膨脹令其頭部看似大些。


▲科尼希博物館的冠海豹標本



▲兜帽海豹的頭骨


成年雄性平均身長2.6米,最大可以長到3.5米,體重300-410公斤。兩性異形從出生時就很明顯,雌性冠海豹要小得多:體長2.03米,重145-300公斤,外觀皮毛呈銀色,散布不規則的黑色斑紋。頭部較身體其他部分深,但沒有斑紋。幼冠海豹出生時長約1米,重24公斤。出生時呈背部灰藍色,腹部呈淡奶白色。



冠海豹在100-600米相對較深的水域中覓食,一次可潛水5-25分鐘。然而,有些深度潛水可以深入到1016米,時間長達52分鐘以上。冠海豹大約90%的時間都是在白天和晚上潛入水中,不過白天潛水一般都比較深,時間也比較長。冬季潛水也比夏季的潛水更深、更長。據悉,除了繁殖和蛻皮季節外,冠海豹一般都是獨居物種。在這兩個時期,它們往往也會頻繁活動。

冠海豹的食物主要由各種甲殼類、蝦類和魚類組成,它們也吃魷魚、海星和貽貝。毛鱗魚是冠海豹在冬季最常見的食物優選之一。冠海豹食物類型被認為富含脂類和脂肪酸。

冠海豹每年7月左右在丹麥海峽附近集結,冠海豹繁殖種群都聚集在各自產卵區北部的海冰上,此時正值它們的蛻毛期和繁殖期。蛻皮期過後,它們會在北大西洋分散。和其他海豹相比。冠海豹是一種相對不社會的物種,它們通常更具攻擊性和領地性。它們通過充氣 "兜帽 "來表現出攻擊性。它們經常遷徙,除了在交配季節外,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單獨行動的 。在這些兩個時期之外,人們對它們的了解很少。夏天在北部冰緣可以看到雌性和幼獸的群體,但不知道這些群體是社會性的,還是僅僅是獵物集中的結果。冠海豹的壽命一般為30-35歲。

冠海豹因其位於頭頂的獨特彈性鼻腔而聞名,也被稱為 "兜帽海豹"。且只有雄性海豹才擁有這種值得炫耀的鼻囊,它們在4歲左右開始發育。當海豹在水下進行第一次呼吸時,鼻囊開始充氣。然後當海豹遊泳時,它開始反覆地放氣和充氣。這種情況是為了發出聲音信號,也就是說,當海豹感到受到威脅,並試圖在爭奪食物和住所等資源時抵禦敵對物種時,就會有這種行為,同時也是為了試圖吸引的其他雄性和雌性,傳達它們的健康狀況和優越地位。在性成熟的雄性中,左鼻孔中會有一層粉紅色的氣球狀鼻膜凸出來,以進一步幫助它吸引配偶。這層膜在晃動時,能夠根據海豹是在水下還是在陸地上產生各種聲音和叫聲。這些聲音信號大部分用於聲音交流,而約12%用於交配目的。

👆點此查看視頻



已知北極熊和虎鯨是冠海豹的主要捕食者。在西冰中,冠海豹所使用的繁殖冰層融化後,這些捕食者對該物種的影響越來越大,👉格陵蘭鯊魚也會捕食年輕的冠海豹。


於4-6月繁殖季節後,冠海豹會遷徙一段距離覓食,並於6-8月間回歸到自己蛻毛的地方。蛻毛後,它們會在夏末及秋天出外覓食,並於冬末回到繁殖地。它們有4個繁殖地:包括聖羅倫斯灣、紐芬蘭島東部、戴維斯海峽及近揚馬延島的西部極地。已知雄性冠海豹在一個交配季節內會有幾隻配偶,遵循的假設是它們是一夫多妻制。雖然有些雄性冠海豹會長期只與同一隻雌性冠海豹交配,但另一些雄性冠海豹會更加機動,傾向於在較短的時間內與多隻雌性冠海豹交配,在種群中產生最大的後代。冠海豹交配在水中進行。

春季晚些時候(3月中至4月初),冠海豹會在冰層上產崽。幼海豹出生後就會脫去產前的毛皮,出生時身上的脂肪層已經發育成熟。它們出生時的毛色為板藍灰色,因此得名 "藍背海豹",腹部為淡淡的奶油色,到了14個月大就會開始蛻毛。


這個物種的繁殖季節非常短,通常只持續約2.5周。冠海豹幼崽的哺乳期只有4天。幼崽斷奶時平均體重為48公斤,在這段時間,因它們的奶含有高達60%的脂肪,冠海豹幼仔體重會翻加一倍,體重增加約7公斤/天。短暫的繁殖期對雄性和雌性都有能量儲存上的優勢,與其他海豹相比,繁殖過後,雌雄冠海豹身體質量的相對損失都很小。雌性幼海豹到了3-6歲就達至成熟,而雄性則要到5-7歲。

冠海豹主要生活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漂流冰層和深水區。雖然有些海豹一年中會漂流到較溫暖的地區,但它們存活率最佳的是在較寒冷的氣候中。它們可以在四個不同的馱冰區域發現:揚馬延島附近(冰島東北部);拉布拉多半島和紐芬蘭島東北部;聖勞倫斯灣;以及戴維斯海峽(格陵蘭島中西部)雄性冠海豹在複雜的海床區域周圍,如巴芬灣、戴維斯海峽和佛蘭芒海角,而雌性則主要集中在陸架區域,如拉布拉多大陸架。



冠海豹是一種高度洄遊的物種,經常長途跋涉,西至阿拉斯加,南至加那利群島和瓜德羅普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緬因州和東大西洋的冠海豹目擊事件很少,但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增加。從1997年1月-1999年12月,緬因灣共發生84次有記錄的冠海豹目擊,法國1次,葡萄牙1次。1996年至2006年,在地中海的西班牙海岸附近發現了5起冠海豹擱淺和目擊事件。特別是在海冰稀少的年份,擱淺的冠海豹在加拿大薩布爾島、新英格蘭海岸和聖勞倫斯河地區越來越常見。


在20世紀40年代之前,成年冠海豹主要是因其皮革和油礦而被獵殺。近期主要的威脅是狩獵,包括自給性狩獵和副漁獲物。海豹擱淺不被認為是對冠海豹種群的一大威脅。海豹幼崽因其藍色的皮毛而被獵殺,許多母海豹在試圖保護它們的幼崽中也被殺害。獵殺海豹主要發生在格陵蘭島、加拿大、俄羅斯和挪威等地區。總體而言,西北大西洋的冠海豹數量穩定或增加,而東北大西洋的數量在過去60年內下降了85-90%。

科學界認為是聲納導致冠海豹的大規模擱淺。在在對圈養海豹進行了1-7千赫的多次聲納測試後,結果是聲納對實驗對象的影響很小。每個冠海豹的第一次測試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從減少潛水活動到快速探索性遊泳。只有在所有受試者初次接觸時才發現有差異。


國際合作和西北大西洋漁業組織的成立所帶來的保護做法使冠海豹數量有所增加。現在,在國際水域獵捕連帽海豹需要持有許可證,每個許可證都有一定配額。每年國際上可捕殺的冠海豹總量定為1萬隻。據報導,在美國沿海網箱漁業、挪威和紐芬蘭沿海的拖網漁業以及格陵蘭島沿海的鮭魚流網中都有冠海豹的副漁獲物。與商業漁場和其他捕食者爭奪食物被認為是可能限制冠海豹種群增長或導致其下降的一個因素。這一因素可能在東北大西洋冠海豹的持續下降中發揮作用,因為紅魚是冠海豹喜歡的獵物,由於過度的捕魚壓力,1990年代後期在巴倫支海和挪威海的紅魚數量已經下降。該地區不允許有針對性地捕撈一些紅魚物種,幼魚正在受到保護,以試圖促進恢復魚群。

雖然目前沒有可靠的冠海豹豐度估計,但據認為其數量相對較大,約有幾十萬隻。在過去15年中,西冰冠海豹種群已被調查了四次,最近一次是在2012年,它一直在以每年3.7%的速度下降。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加拿大水域的存量有所增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的速度在下降,由於2005年以來沒有進行過調查,所以無法知道近期或當前的趨勢。然而,隨著海冰條件的變化,所有冠海豹生活所需的冰層生境減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冠海豹種群數量正在下降。假設整個種群將以每年3.7%的速度下降(這是目前西冰的下降率),三代的下降率將達到75%,這使得冠海豹有資格根據標準被列為瀕危物種。即使總體下降率只有1%/年,三代的下降率也將達到32%,這將使冠海豹有資格被列為易危物種。考慮到種群數量仍然比較大,而且對未來的下降速度還不確定,冠海豹目前已列入易危物種。冠海豹已受1972年《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保護。

冠海豹哺乳期只有4天,是哺乳期最短的哺乳動物(ps:最長的是人類)。

研究人員發現,由於幼海豹在水下維持工作和覓食方面的需求與成年海豹不同,骨骼肌和心肌的發育也不同。研究表明,在潛水過程中,心臟血流可以提供足夠的O2來維持脂肪分解途徑,彌補它們的缺氧挑戰。心臟組織在冠海豹出生時和斷奶期比骨骼肌更發達,儘管到斷奶期結束時這兩種組織都沒有完全發育好,幼崽出生時血紅蛋白儲存特別發達(在血液中),但它們的肌紅蛋白水平(在骨骼組織中)只有成年水平的25-30%。這些觀察得出的結論是,冠海豹幼崽的肌肉在潛水過程中維持有氧ATP和無氧ATP產生的能力比成年冠海豹要差。這是由於海豹長時間潛水所依賴的血紅蛋白或肌紅蛋白所結合的大量氧氣儲存所致,這可能是冠海豹幼崽斷奶期短的一個潛在解釋,因為學會潛水對它們的生活和生存至關重要。

冠海豹的屬名「Cystophora」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 "膀胱攜帶者",來自於冠海豹成年雄性頭部不同尋常的奇特性裝飾品——一個可充氣的隔膜。這個囊掛在兩眼之間,在放氣的狀態下垂在上唇上。此外,冠海豹還能從它的一個鼻孔中充氣出一個氣球狀的大囊。這是通過關閉一個鼻孔瓣膜並給膜充氣來實現的,然後膜從另一個鼻孔伸出來。The hooded seal (Cystophora cristata) is a large phocid found on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North Atlantic, ranging from Svalbard in the east to the Gulf of St. Lawrence in the west. The seals are typically silver-grey or white in color, with black spots that vary in size covering most of the body. Hooded seal pups are known as "blue-backs" because their coats are blue-grey on the back with whitish bellies, though this coat is shed after 14 months of age when the pups molt.(物種利用僅代表資料方學術記錄,不代表我方立場。野生動物是大自然賜予的瑰寶,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生物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給物種種群多一份保護,給自己也多一份保護。請拒絕海豹製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收穫到知識和快樂

en.wikipedia.org/wiki/Hooded_seal

www.iucnredlist.org/species/6204/45225150#text-fields

相關焦點

  • 【rlyl物種說】今日--豹海豹(Leopard seal)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亞目:鰭足亞目 Pinnipedia科:海豹科 Phocidae亞科:僧海豹亞科 Monachinae屬:豹海豹屬 Hydrurga種:
  • 【rlyl物種說】今日--喬氏笛鯛(Whipper snapper)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鱸形目 Perciformes亞目:鱸亞目 Percoidei科:笛鯛科 Lutjanidae屬:笛鯛屬 Lutjanus種:
  • 【rlyl物種說】今日--純色獴(Brown-tailed mongoose)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獴科 Herpestidae屬:純色獴屬 Salanoia種:🔎🐾延伸閱讀:雞鼬(European polecat)大狐猴(Indri)【rlyl物
  • 【rlyl物種說】今日--水豚(Capybara)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哺乳綱 Mammalia目: 齧齒目 Rodentia科: 豚鼠科 Caviidae屬: 水豚屬 Hydrochoerus種:🔎🐾延伸閱讀:美洲豹下水浮潛捕食水豚,卻鎩羽而歸巴塔哥尼亞豚鼠(Patagonian mara)【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
  • 【rlyl物種說】今日--麝鼠(Muskrat)
    在那個時代,麝鼠的皮毛經過特殊的修剪和染色,作為 "Hudson seal"的(染成海豹色之兔皮或麝鼠皮)皮毛在美國廣泛銷售,麝鼠當時作為主要皮毛動物資源被引入歐洲,並傳遍北歐和亞洲。另一種適應能力也是麝鼠得名的原因。麝鼠發出麝香的腺位於接近它們的尾巴下側的位置。它的分泌物是用來在它們已佔據的領地警告其他麝鼠。這能讓它們避開食物和配偶競爭者,讓它們得以生存;
  • 【rlyl物種說】今日--小懶猴(Pygmy loris)
    :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靈長目 Primates科:懶猴科 Lorisidae屬:懶猴屬 Nycticebus種:🔎🐾延伸閱讀:懶吼猴(Guatemalan black howler)白面僧面猴(Golden-faced saki)【rlyl物
  • 【rlyl物種說】今日--太平洋鯡(Pacific herring)
    ▲太平洋鯡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鯡形目 Clupeiformes科:鯡科 Clupeidae屬:鯡屬 Clupea種:
  • 【rlyl物種說】今日--非洲豹(African leopard)
    ▲非洲豹樹上休息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動物綱 Mammalia目:食肉類 Carnivora科:貓科 Felidae屬:豹屬 Panthera種:📖延伸閱讀:遠東豹(Amur Leopard)爪哇豹(Javan leopard)【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
  • 【rlyl物種說】今日--縞獴(Banded mongoose)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獴科 Herpestidae屬:縞獴屬 Mungos種:🔎🐾延伸閱讀:純色獴(Brown-tailed mongoose)雞鼬(European polecat)【rlyl物
  • 【rlyl物種說】今日--赤鳶(Red Kite)
    ▲赤鳶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隼形目 Falconiformes科:鷹科 Accipitridae屬:鳶屬 Milvus種:🔎🐾延伸閱讀:美洲紅鸛(Greater Flamingo)大天鵝(Whooper Swan)【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收穫到知識和快樂
  • 【rlyl物種說】今日--大白鷺(Great egret)
    ▲大白鷺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鸛形目 Ciconiiformes科:鷺科 Ardeidae屬:鷺屬 Ardea種:🔎🐾延伸閱讀:夜鷺(Black-crowned night-heron)草鷺(Purple heron)【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
  • 【rlyl物種說】今日--巴西笛鯛(Cubera snapper)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鱸形目 Perciformes亞目:鱸亞目 Percoidei科:笛鯛科 Lutjanidae屬:笛鯛屬 Lutjanus種:
  • 【rlyl物種說】今日--粉紅山椒鳥(Rosy Minivet)
    ▲雄性粉紅山椒鳥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山椒鳥科 Campephagidae屬:山椒鳥屬 Pericrocotus種:
  • 【rlyl物種說】今日--刺海馬(Spiny seahorse)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棘背魚目 Gasterosteiformes科:海龍科 Syngnathidae屬:海馬屬 Hippocampus種:
  • 【rlyl物種說】今日--灰背椋鳥(White-shouldered Starling)
    ▲灰背椋鳥靜立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椋鳥科 Sturnidae屬:椋鳥屬 Sturnus種:🔎🐾延伸閱讀:黃腹花蜜鳥(Olive-backed Sunbird)黃腰太陽鳥(Crimson Sunbird)【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
  • 【rlyl物種說】今日--雞鼬(European polecat)
    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鼬科 Mustelidae屬:鼬屬 Mustela種:【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有所收穫並感到快樂
  • 【rlyl物種說】今日--捻角山羊(Markhor)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動物綱 Mammalia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科:牛科 Bovidae屬:山羊屬 Capra種:🔎🐾延伸閱讀:羱羊(Alpine ibex)努比亞羱羊(Nubian ibex)【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
  • 【rlyl物種說】今日--毛耳鼠狐猴(Hairy-eared dwarf lemur)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靈長目 Primates科:鼠狐猴科 Cheirogaleidae屬:毛耳鼠狐猴屬 Allocebus種:🔎🐾延伸閱讀:叉斑鼠狐猴(Masoala fork-marked lemur)大狐猴(Indri)【rlyl物
  • 【rlyl物種說】今日--暹羅鬥魚(Siamese fighting fish)
    Osphronemidae亞科:鬥魚亞科 Macropodusinae屬:鬥魚屬 Betta種:【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有所收穫並感到快樂
  • 【rlyl物種說】今日--肉垂闊嘴鳥(Mindanao broadbill)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闊嘴鳥科 Eurylaimidae屬:闊嘴鳥屬 Eurylaimus種:大金背啄木鳥,為菲律賓的特有種。自然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溼潤低地林、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溼潤疏灌叢和亞熱帶或熱帶的紅樹林。通常獨居,偶爾成對活動覓食,以昆蟲、小魚為食。叫聲響亮嘈雜。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