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不斷進步,女性承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複雜。拿過選美冠軍、專心研發疫苗、促進國際交流,高學歷美女似乎無所不能。女性高學歷者是不是越來越多?顏值能否等同於實力?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是浪費嗎?今天繆老師文章的開頭,先聊兩位美女吧。
上圖是在2014年贏得了英格蘭小姐桂冠的卡琳娜·泰利爾博士,她今年31歲,被認為是英格蘭最聰明的人之一。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她,在劍橋大學拿到了學士和碩士學位,在讀期間年年都能拿到獎學金。目前,她在牛津大學參與新冠疫苗的研究工作,致力於在英國進行疫苗推廣。
上圖是在2019年獲得羅馬尼亞環球小姐冠軍的多麗娜·基哈亞,她是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2016級的碩士,今年27歲。
基哈亞能夠掌握羅馬尼亞語、漢語、英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五門語言。2017年,她曾經擔任羅馬尼亞駐上海領事館領事助理;2018年,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曼谷辦事處任職;2019年,在上海創業並開設了一家公司,向中國人推廣羅馬尼亞,業務範圍包括旅遊和投資。
一、女性高學歷者越來越多?
30年之前,全國研究生當中只有10%左右是女性。到了2010年,碩士研究生當中男女比例幾乎相當。2019年,考研報名者當中,有超過60%為女性。中國社會當中,女性高學歷者的比例越來越高。
可以確定的是,未來高學歷女性比例的增長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求職市場上和婚戀市場上,將會頻頻出現高學歷女性的身影。高學歷女性的職業選擇和家庭選擇也會一次次被頂上熱榜。
二、顏值是不是實力?
今天繆老師介紹的這兩位女性,毫無疑問都是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如果我們把這兩個詞拆開來看,顏值究竟是不是一種實力呢?我認為,顏值的確是一種實力。
「以貌取人」是一個貶義詞,但這個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第一印象來對別人進行判斷,給對方貼上自己熟知的標籤,方便認知。這是人性,並不是淺薄。
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今社會,我們有多少時間來對另外一個人進行深入了解呢?對我們來說,絕大多數人都只是匆匆一面之緣而已。良好的外貌,自然容易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有人說「三十歲之前的容貌靠爹媽,三十歲之後的容貌靠自己」,我認為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從個體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也就是說「美無高下之分」。但從整個社會層面來看,美的確是有高下之分的。長久的、深邃的、回味悠長的美,被我們認為是高級的;短暫的、淺薄的、轉瞬即逝的美,被我們認為是低級的。
三、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浪費嗎?
上個月,大山裡的校長張桂梅因為對全職媽媽的批判被頂上了熱搜。「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究竟是不是浪費」這個話題,雖然不像疫情緊張、明星出軌那麼具有爆炸性。但它延續的時間更長。這個話題已經存在了很多年的時間,今後很長時間之內還會被繼續拿來探討。
支持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的人認為,知識讓人有足夠的思維廣度和思考高度,而這些東西在育兒當中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沒有經濟壓力的前提下,為了孩子的教育做幾年全職媽媽完全可以接受。這幾年的付出,有可能讓孩子在今後幾十年之內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樣是一種社會價值。
不支持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的人認為,為了讓高知女性獲得足夠的教育,社會付出了很大的成本,理應在短期之內得到高知女性的回饋。一旦做了全職媽媽,女性將失去自我,脫離社會,此後再難用自己的知識來給社會賦能。
我認為是否做全職媽媽,是一位女性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家庭成員協商之後,可以獨立做出的選擇。我們可以利用自己手上的資源過好自己的日子,我們沒有權力在事物沒有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線的情況下,對別人橫加指責。
你認為顏值與實力之間究竟有沒有關係?你認為高知女性做全職媽媽是否是明智?如果你的女兒有強烈的讀博意願,你會支持她嗎?來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吧。
長按點讚,一鍵三連,鼓勵我多多創作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