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緩解疼痛?醫生闢謠:小心傷心又傷胃

2021-01-13 談健

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在臨床之中最常用的藥物,它可減輕關節炎、滑囊炎和肌腱炎帶來的疼痛、炎症和僵硬,還可以用於減少發燒和緩解頭痛。 重要的是大多數非甾體抗炎藥價格便宜,很多關節炎患者疼痛一直遷延不愈,一到疼痛的時候,便想到服用非甾體消炎藥。

其實,在這裡我想給大家闢謠一下,如果在日常生活之中,大家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緩解疼痛的話,真的要小心傷心又傷胃。接下來,我借著這篇文章詳細說一說非甾體消炎藥的知識。

什麼是非甾體消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的工作原理是阻斷一種叫做環加氧酶(COX),製造類似激素的化學物質,藥理學上稱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與疼痛、炎症以及許多身體機能有關。我們的身體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環氧合酶:

COX-1有助於保護胃壁。COX-2在炎症中起作用。

大多數非甾體消炎藥是非特異性的,這意味著它們會干擾COX-1和COX-2。雖然這有助於緩解疼痛和炎症,但也使我們的胃容易出現潰瘍和出血。一種特殊的非甾體消炎藥類型,稱為選擇性COX-2抑制劑,對COX-2酶的阻斷作用,要大於對COX-1酶的阻斷作用。目前臨床之中,唯一可用的選擇性COX-2處方藥是塞來昔布,它就不太可能對胃部造成傷害。

臨床上應用廣泛的非甾體消炎藥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雙氯芬酸、布洛芬、羅非昔布、塞來昔布等等。

非甾體消炎藥的作用和副作用有哪些?

隨著醫學的發展迅速,也隨著大家對身體健康的重視。我相信大多數人在服用任何藥物,都非常重視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非甾體消炎藥也是一樣,它也有著它的好處和用藥副作用。稍有不慎,也會給我們的健康造成損害。

首先,我們具體談一談非甾體消炎藥的作用:

緩解疼痛:在非處方(OTC)藥物,比如布洛芬和萘普生中安全的劑量下,它們可提供良好的短期疼痛緩解。具體可用於頭痛、耳痛、牙痛、關節痛、肌肉痛、月經痛、肌肉勞損和扭傷等等。退燒:以非處方藥劑量使用的非甾體抗炎藥具有解熱作用,這意味著它們可退燒。抵抗炎症:在處方非甾體抗炎藥中可用的更高劑量下,它可以抵抗由損傷或關節炎引起的炎症。大多數人需要服用1-2個星期的藥物後,才能獲得完全的消炎作用。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非甾體消炎藥的副作用,以及避免方法:

●胃腸道問題: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時,我們更容易遭受胃痛、胃灼熱、噁心、腹瀉、潰瘍和出血。對於經常或大劑量服用非甾體的人,年齡超過65歲,有胃潰瘍病史、服用阿司匹林或皮質類固醇的人,胃腸道疾病的風險更大。

避免方法:一般來說,我們在服用非甾體消炎藥時,一定要在飽餐後服用安全劑量,或與抑酸藥以及其他保護胃部的藥物一起服用,避免使用非甾體消炎藥引起的胃部不適。如果出現胃腸道問題,可以換用COX-2選擇性抑制劑塞來昔布。此外,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時要限制飲酒。它會增加內部出血的風險。

尤其是組合用藥時要格外小心,比如與皮質類固醇、華法林等藥物一起服用,也會增加胃腸道出血的風險。如果我們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然後又不知不覺地服用了另一種藥物,例如也含有非甾體消炎藥成分的非處方感冒藥,也會引起問題。因此,在生活中之中,一定要養成閱讀藥物標籤的習慣。

●心臟病和中風:每一種非甾體抗炎藥,除了阿司匹林以外,都會增加我們罹患心臟病、中風的風險。劑量增加和服藥時間越長,風險就越大。很有可能這些嚴重的副作用可能會在使用非甾體消炎藥物的最初幾周內發生,尤其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處於最高風險。此外,患有炎症性關節炎,比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銀屑病性關節炎、糖尿病以及肥胖等人群,本就已經增加了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因此這些人群必須謹慎考慮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的風險。

避免方法:預防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引起的心臟病的最好辦法,是減少其他危險因素,例如吸菸、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等等。致力於控制、減少或消除這些風險因素至關重要。如果我們正在服用高血壓藥物,則在服用非甾體消炎藥時應定期檢查血壓;如果我們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臟病和中風,那麼某些非甾體抗炎藥,比如布洛芬和萘普生,可能會干擾阿司匹林的保護作用。因此,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諮詢醫生的意見。此外,我們應該儘可能縮短用藥時間,以及服用最低有效劑量的非甾體消炎藥。

●腎功能損害:非甾體抗炎藥會降低我們的腎臟功能。一旦在長期服藥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尿液渾濁、尿量減少、腳踝水腫等問題,因為大劑量、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會引起慢性腎臟疾病,也就是慢性間質性腎炎。

避免方法: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患有腎臟疾病,請在服用任何非甾體消炎藥,包括非處方藥,之前一定要問詢醫生的意見。在長期服藥的同時,一定要定期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腎功能檢查,防止腎功能損害。 一旦出現腎臟問題,就應該停止服用藥物,一般腎功能很大可能會恢復過來。

●過敏反應:非甾體抗炎藥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尤其是在患有哮喘、鼻竇問題或鼻息肉患者之中。過敏反應的範圍從輕度皮疹,到面部浮腫、喘息,再到過敏性休克。

避免方法:首先過敏體質、以及上述人群,一定謹慎使用非甾體消炎藥。其次,如果沒注意服用了,就要注意過敏症狀,如皮疹、蕁麻疹、面部腫脹、喘息和呼吸困難等等。如果我們的反應較輕,則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等,就可以緩解症狀,直到藥物完全有效地代謝出體外。如果我們有嚴重的反應,例如喉嚨腫脹或呼吸困難等,請一定要要醫院進行急救。

如何做到安全使用非甾體消炎藥?

在現實生活之中,有一小部分人群一有個頭痛、發熱就選擇非甾體消炎藥,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雖然說我們只是間歇性地使用非甾體消炎藥,並不會出現什麼安全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的頻率過於頻繁的話,就很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因此,我們在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的時候,一定要懂得權衡風險與健康需求,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使用。現實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使用非甾體消炎藥?我詳細說幾點,僅供大家參考:

建議大家在醫生開具了非甾體消炎藥的時候,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比如現有的心臟病風險、風溼性關節炎、肥胖症、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等。醫生也好根據自己的病史,仔細對待藥物的安全性。如果我們因高血壓或高膽固醇而患心臟病的風險很高,而又不得不需要使用非甾體抗炎藥,那麼控制現有的風險非常重要。飲食、運動和減肥不僅可以保護我們的心臟,而且可以減輕關節的重量,從而改善關節炎。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藥物降低頑固的高血壓和膽固醇。在長期服用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定期檢測的習慣,尤其要關注自己的胃部、心臟、甚至的健康檢查。以此來防止那些嚴重的副作用。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服用非甾體消炎藥,都一定要慎之又慎。

最後總結一下,非甾體消炎藥對於抗炎、抗風溼、止痛、退熱和抗凝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以及發熱和各種疼痛也具有很好的藥效。雖說它作用巨大,但是我們在服藥的過程,也一定要尤為注意它的副作用,以免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

相關焦點

  • 消炎止疼藥不是消炎藥 頸肩腰腿痛可別吃錯了
    【大課堂】   作為一名專業治療頸肩腰腿痛的醫生,在臨床中,卻經常為了勸說患者合理服用消炎止疼藥而「愁禿了頭」。  醫生:「您這是腰背部筋膜炎,需要吃點消炎止疼藥。」
  • 關節疼痛怎麼辦?不必強忍!這7種藥物可有效緩解疼痛,快看哪種適合你
    醫生會建議患者服用減少胃酸的藥物保護胃,如果患者年齡超過 75 歲,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劑量較大且長期服用,或正在服用防止血栓的藥物,那麼出現副作用的機率更高。 三、其他非處方止痛藥 除藥物外,患者還可以在藥店購買補充劑和乳霜,以緩解關節炎疼痛。
  • 醫生:不要再相信這些鬼話了
    今天,歐陽醫生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消炎止痛藥01NSAIDs 非甾體抗炎藥所謂的「甾體」,簡單說其實就是老百姓特別害怕的那個「激素」。那麼「非甾體」,就是「非激素」的意思。「非甾體抗炎藥」,就是那一類具有抗炎解熱、鎮痛作用,而又不是激素的藥物。比較熟悉的有: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扶他林)、洛索洛芬鈉(樂松)、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這類藥物止痛是通過減少炎症物質,控制炎症,緩解「紅腫熱痛」症狀,是通過抗炎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 止疼藥影響傷口癒合?醫生來闢謠
    曲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非甾體類止疼藥要強,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藥,其止痛效果是嗎啡的1/10。主要用於中等程度的各種急性疼痛及手術後疼痛等。3,阿片類止疼藥,可以激動大腦中的阿片類受體,產生止疼、興奮性作用。
  • 一爬樓梯就膝關節疼痛?可能是骨性關節炎在搞鬼,牢記4個護理要點很...
    剛剛得了骨性關節炎,會沒有多少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會漸漸的出現關節疼痛的感覺。 得了骨性關節炎應該怎麼辦呢? 1、不能一味地吃止痛藥 想要把骨性關節炎治好,必須要對症下藥,如果只是一味的吃止痛藥,只能緩解疼痛,這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當停止服用止痛藥的時候,疼痛又會捲土重來。
  • 別再當成消炎藥亂用了,小心「藥」你命!
    「吃點阿莫西林吧,消炎的。」咳咳咳,咳不停?「吃點頭孢吧,消炎的。」你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某些抗生素(如頭孢菌素類、甲硝唑等)期間飲酒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出現腹痛、嗜睡甚至血壓下降、呼吸困難、休克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抗生素前後至少一周時間不可飲酒;服用喹諾酮類、四環素類等抗生素後暴露於陽光或紫外線照射下,可能會發生光敏性反應,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時應避免過度暴露於光源下。
  • 闢謠:每天服一片阿司匹林,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後果你還不知道吧
    阿司匹林,你了解這個藥嗎?阿司匹林有很多功效,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解熱鎮痛,不過阿司匹林是一種外周性鎮痛藥,並不能止所有的痛。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屬於非甾體類抗炎藥,不過其消炎機制目前並不明確。
  • 醫生呼籲:感冒藥千萬不要這樣吃!
    於是,她自行按照說明書,每天服用了4片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藥,並且連續服用了9天。 梅女士說,自己發燒時吃泰諾林,不發燒時吃的是泰諾的感冒藥,藥都很常見,梅女士也覺得自己都是在對症下藥。
  • 止痛藥引起高血壓 不可5天連續服用
    然而專家提醒,長期服用上述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引起高血壓。  據美國「國際合眾社」近日報導,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賽克勒醫學院教授艾胡德·葛羅斯曼強調,高血壓是引起中風、心臟病發作,或導致動脈瘤破裂的主要危險因素。而非甾體抗炎藥有很多屬於非處方藥,人們在使用時往往忽視了它們可能引起高血壓的這一風險。
  • 長期服用降壓藥有益無害?醫生提醒:這4個副作用要注意,別盲目
    不得不承認服用降壓藥是最有效果的,但是藥三分毒,長期使用降壓藥肯定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影響,有一定的副作用,雖然這些副作用可以忽略,但是也得及時了解。預防身體發生異常時慌了手腳,可以及時糾正以及預防。主要是通過疏通血管來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服用上一段時間就能明顯看出高血壓會得到控制,但長期使用則會導致心跳加快,面色發紅,因此像心臟不好的患者應該謹慎使用,但以上症狀也是正常的。
  • 骨質增生骨關節炎的治療,系列之一,掩蓋症狀的消炎止痛藥
    目前大家治療骨質增生(骨刺 退行性變)引起的骨關節炎、滑膜炎,常見使用的非甾體類消炎鎮痛類藥,如腸溶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雙氯芬酸(英太青)、萘普生、炎痛喜康等等,這類藥只能遮蔽疼痛,不是從根本上緩解、去除增生周圍的無菌性炎症,來達到去除疼痛的作用。
  • 痛風患者用這5種藥,不妨提前了解對應的副作用,有備無患
    1、非甾體類抗炎藥一般痛風患者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時遵循足量、短療程的原則,跟秋水仙鹼合用可大大增強止痛效果,然而會對胃腸道帶來一定的刺激性。不過活動性潰瘍病人在吃藥時一定要警惕,需安排在飯後吃,這樣能減輕對胃腸道所帶來的副作用。
  • 阿司匹林長期吃會不會有副作用?心內科醫生說出大實話
    除了止痛以外,有些老年人頭疼腦熱也會吃阿司匹林,這樣盲目吃藥是不科學的,因為是藥就有三分毒,那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有哪些副作用?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阿司匹林的作用。1、消炎,解熱鎮痛前列腺素能夠導致機體炎症發熱和增加疼痛感,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消炎解熱鎮痛的目的。
  • 孩子肚臍周圍經常疼痛,小心腸繫膜淋巴結炎!
    請別輕易質疑孩子哦,腸繫膜淋巴結炎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毫無徵兆的肚子疼,幾分鐘後又自行緩解。一、腸繫膜淋巴結炎的症狀通常好發於14周歲以下的兒童,一般來說發病前一周左右會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大多數時間為原因不明的頻繁腹痛,右邊的腹部疼痛多見,一般通過B超檢查,提示腸繫膜淋巴結腫大,有的伴有嘔吐、消化不良以及感冒導致的發熱等。
  • 美國海關: 這些中國藥是「禁藥」 入境禁止攜帶
    如果你服用的是常用藥但其中包含麻醉或成癮成分,如某些咳嗽藥、鎮定劑、安眠藥、抗抑鬱藥和興奮劑等,記得要遵循下面的規定:  1.提前向海關申報你所攜帶的所有藥品和相關產品。  2.將藥品保存在原包裝內進行攜帶。  3.同時攜帶醫生處方,以證明你在美期間必須服用該藥品且服用量在醫生監督內。
  • 醫生提醒長期服用有毒副作用
    昨天,他致電金華日報熱線,想問問醫生蜈蚣能否長期當藥服用?6月6日晚上,今年82歲的林振凡大爺一家正在吃晚飯,林大爺突然感到左腳很痛,抬腳一看,腳底出現很大一塊紅點。此時,家人發現一條約有11釐米長的大蜈蚣正往廚房方向爬去。林大爺上前捉住了這條蜈蚣,還將其裝進了一隻塑膠袋中。隨後,林大爺的左腳開始鼓起了大包,無法走路,家人立即將大爺送往附近醫院進行處理。
  • 醫生服用頭孢後喝酒致死,盤點那些與酒「相剋」的藥!
    一名職業是醫生的病患在飯桌上喝完酒猛然清醒,想起自己吃過頭孢,隨後趕去醫院。但最後仍搶救無效,令人惋惜。  服用頭孢後不能飲酒算是常識了,頭孢類抗生素和酒的共同作用下會產生「雙硫侖樣反應」。雙硫侖樣反應會中斷了人體酒精代謝過程,從而導致體內「乙醛蓄積」,出現中毒反應。一般醫生在開了含頭孢的藥方後會提醒患者在服藥一周內,也就是  7天  內不能飲酒。
  • 醫生為您講清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抗炎藥和抗生素都比較常見,但大多數人並不能把他們兩種藥物分開,其實這兩種藥並不是一類藥,兩者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要想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