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組裝高速移動硬碟,讀取速度超千兆,遊戲電影皆可盤!

2021-01-20 科技始發站

最近由於工作原因經常需要出差,為了能在旅途中和休息時能放鬆一下,我準備弄一個高速移動硬碟來隨身攜帶遊戲和電影。最近固態硬碟的價格不斷下降,而且速度遠遠超過機械硬碟,還能抗摔防震,因此選擇固態硬碟作為存儲設備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就用奧睿科推出的一款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兩個奧睿科 M.2 NVMe 硬碟來組裝一套超高速的移動硬碟。

奧睿科 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外部接口採用Type-C接口,支持USB3.1 GEN 2,理論傳輸速度可達10Gbps;而內部接口採用 M.2 NVMe 接口,採用這種接口的固態硬碟是目前我們日常用到速度最快的硬碟。這兩種設備組合而成的移動硬碟能達到什麼性能呢?

奧睿科 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延續了極具奧睿科特色風格的包裝盒,正面是產品的渲染圖,背面是產品的參數表。在這裡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款產品的型號為 M2P2J-C3,採用鋁合金外殼,輸入接口為 M.2 M-KEY(NVMe),輸出接口為USB3.1 GEN2 Type-C,傳輸速率為10Gbps,採用外接電源供電,支持Windows、Mac、Linux系統。

打開包裝後我們可以看到,奧睿科 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內部採用分層式設計,上層是塑料支架,硬碟就固定在支架上,其他的配件放在下層。支架具有一定的彈性,配合堅固的底盒,可以起到防摔抗壓的作用,保護硬碟在運輸途不受傷害。

取出包裝內的所有物品,包括硬碟盒本體、USBA-C轉接線、雙頭Type-C數據線、電源適配器、螺絲刀、兩個矽膠散熱墊、說明書等物品。

奧睿科 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的電源適配器個頭很大,輸入電源範圍為交流100-240v,可以適應全球的電源,而且插頭部分採用了可拆卸式設計,可以更換英國等標準的插頭。輸出電源為5V 4A,一般來說固態硬碟的功耗在2~10w範圍內,因此這個20W電源適配器可以保證雙盤滿速運行。

奧睿科 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採用鋁合金外殼,正面大面積採用了凹槽設計,增大散熱面積保證散熱。

背面採用了平面設計,方便放在桌面上。背面下端有一顆固定螺絲,使用配套贈送的螺絲刀可以擰開螺絲。

取下螺絲後,便可以將硬碟盒蓋推開,這時將硬碟和散熱矽膠墊分別安裝好,然後再將硬碟盒蓋蓋上,將螺絲擰好,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就能完成。這樣一個超高速移動硬碟就組裝完成了,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柔弱的妹子也可以獨立完成。

奧睿科 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的使用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將電源線插入DC接口,然後將數據線插入TYPE-C接口,另一端連接電腦,然後點擊開機按鈕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硬碟盒正面靠近數據線接口的一段設計了兩個小孔,從這裡分別可以看到兩個盤位固態硬碟的運行狀態。接入電腦後無須安裝驅動,稍等片刻後系統就能自動識別兩個硬碟。需要注意的是,奧睿科 雙盤位M.2 NVMe 硬碟盒並不支持雙硬碟組RAID,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兩個獨立的硬碟。

硬碟盒內安裝的兩個硬碟均為奧睿科 迅龍系列 V500 256GB 2280固態硬碟,它們支持PCIe Gen 3.0*4,NVMe 1.3協議,直接安裝到主板上實測的讀取速度為2045MB/s,寫入速度為1260MB/s,而10Gbps帶寬的實際數據傳輸速度上限為1250MB/s,所以這兩塊硬碟可以滿足測試的需求。

分別使用TxBENCH和CrystalDiskMark 進行了測試,從測試結果來看,兩個軟體得到的速度基本一致。組裝完成的移動硬碟連續讀取速度>1050MB/s,寫入速度>950MB/s,雖然比直接將硬碟安裝到主板上的速度要差,但是和USB3.1 GEN 2 10Gbps最大1250MB/s的傳輸速度已經非常接近,說明我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這次超高速移動硬碟的組裝。

將《Gears.5》的遊戲資源包拷入組裝好的移動硬碟中,大約50G資源不到一分鐘就能拷完,打開隨便玩了兩把,運行非常流暢。要知道這移動硬碟的速度比電腦上的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速度都快了將近兩倍,更是甩機械硬碟幾條街了,所以不但玩遊戲更加流暢,看4K高清視頻更是不在話下。使用半小時後,我摸了一下硬碟盒表面有些熱,大約在40度左右,沒有達到燙手的溫度,說明這款硬碟盒的散熱能力還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自己動手組裝一個超高速移動硬碟盒的全部過程,我個人感覺這性能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況且這款硬碟盒單盤最大支持2T,也就是可以實現最大4T的空間擴展,如果你也有大量遊戲數據和和視頻移動存儲的需求,也可參考一下這個方案。

相關焦點

  • 20Gb/s傳輸速率的WD_BLACK P50,超高速遊戲固態移動硬碟
    使用體驗和速度測試我在自己的主機(Z390-E主板)上跑了幾次CS:GO,還在剛給朋友裝好的3600X+X570-F主機和另一位朋友的ROG筆記本上跑了下測試,發現 WD_BLACK P50的USB3.2 Gen2*2高速接口確實很猛,在還有一半的傳輸速度沒有發揮出來的情況下就已經觸及我和朋友手頭設備傳輸速度的天花板了!
  • WHY 選:移動硬碟怎麼選?
    對於這種需求,大容量和不易丟失是重點,硬碟速度比較次要,因此 5400 轉的機械硬碟就行了,容量大小看自己的需求。但是問題就來了,雷克沙出了一款叫 SL100 Pro 的移動 SSD,價格和它們差不多,讀寫速率翻倍到千兆級,按道理吊打閃迪三星,然而雷克沙存儲產品近年翻車記錄大把,說實話就算是筆者自己也不敢下手
  • 大容量存儲高效率傳輸,5款高速移動固態硬碟精選
    如今移動硬碟已經成為不少辦公用戶標配的物品。而縱觀整個移動硬碟市場,其主流可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兩種類型,前者容量大,價格親民。而後者具備了無噪音、耐振動不怕搖、同時省電輕薄、發熱小,讀寫存儲快等特點。不少追求高效率的用戶,在挑選硬碟的過程中,也將目光逐漸由傳統的機械硬碟轉到了固態硬碟上來。
  • 超迷你真高速 優越者M.2移動硬碟盒新品上市
    其實,移動存儲還有一種高速又便攜的選擇:M.2 NVMe硬碟+M.2移動硬碟盒 得益於NVMe傳輸標準及M.2接口,M.2NVMe 固態硬碟的理論帶寬可以達到10Gbps,傳輸速度遠勝過傳統U盤或SATA移動硬碟。而且,M.2NVMe 固態硬碟天生體積又輕又薄,搭配M.2移動硬碟盒作為移動存儲時,便捷性也大大增加。
  • 550MB/s高速傳輸 閃迪至尊極速移動固態硬碟試用體驗
    移動存儲, 特別是高速移動存儲設備對於現在的攝影師以及攝影愛好者來說已經變得非常重要。  其實移動固態硬碟的發展也就這幾年,屬於比較新型的備份設備,閃迪作為在存儲領域耕耘多年的品牌,其日前推出的閃迪至尊極速移動固態硬碟受到了不小的關注,官方宣稱讀取速度能達到550MB/s,並且還具備IP55級別的防護能力,那麼如此高的讀取速度到底能為攝影師帶來什麼呢?
  • 堅固可靠強大性能,閃迪至尊超極速Pro移動固態硬碟評測
    閃迪至尊超極速Pro移動固態硬碟 在外觀方面,這款閃迪至尊超極速Pro移動固態硬碟的設計與上一代產品相同,憑藉 5 年有限質保和鍛造的鋁製機架-矽膠外殼組合,確保硬碟堅固耐用,足以隨身攜帶到任何地方使用。這也為至尊超極速Pro能做到三防保護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持。
  • 見過1元1G白菜價,那你見過1秒1G的高速移動硬碟盒嗎?
    現如今很多新款筆記本基本都標配了M.2固態硬碟,不僅體積小巧,同時穩定性速度上都要比SATA3協議要好上好多倍,不過當時剛推出的時候,價格非常的昂貴,所以都選擇相對較低的128G、256G容量版本,當作系統盤使用。
  • 改造自己的閒置硬碟-orico硬碟盒
    前言:在現如今版權問題越來越受大家重視了,作為一個自媒體人來說感到網上的素材也越來越難下載了,為了以防萬一我打算自己做一些數據的備份,防止以後資源枯竭。那我就準備了一塊閒置的2T硬碟作為數據備份盤。但是有了硬碟沒辦法直接連到電腦上怎麼辦?
  • 狂飆2700MB/s 金勝維2TB超高速SSD評測
    SSD要像突破600MB/秒的極限速度,短期在SATA接口恐怕難以實現,只有藉助PCI-E接口,可以發揮SSD無與倫比的超高速讀寫性能。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它不需要安裝或者加載任何驅動程序,完美在Win7/8中使用,既可以做系統盤,也可以作為從盤。    我們從金勝維2TB PCI-E SSD的背面取下一個mSATA SSD,方便大家識別。下面我們將對這款超高速SSD進行拆解分析。
  • 64G內存分50G做硬碟:這電腦速度驚了!
    所以我們今天做了一個小實驗,組裝了一臺64GB內存電腦,然後劃出50GB內存當作硬碟,提前體驗一下Optane硬碟的風採。這臺64GB電腦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其實這就是筆者在上個月發表的《電腦從8G升級到64G內存:速度提升很夢幻》文章中提到的這臺主機。
  • 性能不減輝煌再續 三星移動固態硬碟T7深度評測
    CrystalDiskInfo硬碟信息在CrystalDiskInfo軟體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關三星T7以及測試盤的相關核心信息。三星T7支持NVMe1.3協議,通電次數、寫入以及讀取的次數均顯示這是一款全新產品。而測試盤同樣支持NVMe1.3、支持PCIe3.0×4通道,性能保持良好。
  • 外觀優雅的性能獵豹,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深度體驗
    對於正好使用了一臺存儲空間並不足夠的筆記本電腦,並且有大容量文件頻繁讀取的工作要求的我來說,移動固態硬碟恐怕是最合適的選擇了。尤其是數據過多時,會讓 U盤發熱到想爆炸,雖然它不會真的爆炸,我還是決定入手一款移動固態硬碟來解決這些問題。
  • 閃迪 至尊極速移動固態硬碟怎麼樣?
    本期《***怎麼樣》筆者給大家帶來的是閃迪的至尊極速移動固態硬碟,上周剛剛上線了閃迪至尊極速移動固態硬碟的評測,趁著熱乎勁,今天筆者就用這篇文章給大家簡潔的分析一下這款產品的特點,以及適宜人群,喜歡的小夥伴不要錯過。
  • Crucial英睿達X6 2TB移動SSD評測:讀取540MB/s、1GB只...
    一、前言:價格便宜的移動SSD如今SSD已經成為了裝機標配,HDD多數是以倉庫盤的形式存在。而在移動硬碟市場,由於體型以及供電的限制,最多只能塞入2.5英寸的機械硬碟,速度再次打了一個折扣。在進行32GB的測試時,讀寫速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順序讀取速度為568MB/s,同時順序寫入也能達到519MB/s。4K性能相比1GB時有一些降低,讀取速度為23MB/s,寫入速度44MB/S。
  • 千兆無線路由器,讓遊戲永不掉線!
    原標題:千兆無線路由器,讓遊戲永不掉線!近年來,手遊、PC電競等競技類遊戲的火爆,讓無線路由器也有了自己的細分市場——遊戲路由器。但是,很多玩家並沒有為自己的無線網絡配備合適的無線路由器,導致即便是一條1000M網絡光纖入戶,玩遊戲還是會遇到因網速問題而卡頓。
  • 7毫米新紀錄 日立單碟500GB本盤評測
    全新日立Z7K500是採用6Gb/s SATA接口、32MB高速緩存的7200轉7mm筆記本硬碟,可滿足行動裝置與超便攜應用的需求,同時遵循環保規範。Z7K500硬碟讀寫功耗僅為1.8瓦,閒置功耗0.2瓦,閒置與尋道噪音功率則分別低至2.3分貝與2.4分貝。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參數實際表明日立單碟新品具有發熱低、振動小、噪音低等優點。
  • 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有哪些?兩者速度相差多少?
    在電腦硬碟硬體當中,除了早期的機械硬碟,目前熱門的固態硬碟之外,還有移動硬碟的存在。對於移動硬碟,不少用戶可能並不了解,那麼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呢?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的速度相差多少呢?對移動硬碟感興趣的用戶千萬別錯過。移動硬碟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
  • 小巧便攜大容量存儲,高速快傳移動硬碟選購指南
    而這種情況下,一款移動硬碟顯得非常關鍵了。移動硬碟,顧名思義,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儲存產品,大容量、快速傳輸、便攜是它的諸多優勢。所以它的存在,能夠保證數據安全。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小巧表現,高速快傳的大容量移動硬碟,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需求的款式吧。
  • 廢舊硬碟輕鬆打造為便攜辦公利器: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評測
    所以,移動硬碟,始終是辦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那麼,移動硬碟,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是:穩定、快速、小巧。從這幾個方面選擇,M.2硬碟盒+M.2固態硬碟,可以說是最佳的搭檔。我最近也剛剛將臺式機的M.2硬碟淘汰了一個,出於移動存儲的需要,也入手了一個M.2硬碟盒:優越者M.2高速移動硬碟盒S209A。之所以選擇這款,也是經過了精挑細選。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選擇過程以及使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