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衛星,這是人類向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從此人類進入太空新紀元。
61年後的今天,女科學家Katie Bouman提出的新算法,讓各大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可以「拼」到一起,這才有了我們在朋友圈瘋狂轉發的黑洞照片。
—— Miss 半城 ——
文|MISS 半城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讓人震撼,雪花般的報導裡卻很少提及貢獻者們的名字。
其中一個女孩叫Katie Bouman,今年29歲。
三年前,她領導了一種算法的創建,該算法最終幫助捕獲了太空中的黑洞圖像:超大質量黑洞及其在被稱為M87的星系中心的陰影。她當時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的研究生。
Bouman還做過一個TED演講《怎樣拍攝一張黑洞的圖片》。
她說:「我想鼓勵你們所有人走出去,幫助推動科學的界限,即使它最初看起來像黑洞一樣神秘。」
當Bouman看到第一張重建的黑洞圖像時,她難以置信地握住她的雙手。
「不可思議地看著我曾經製作過的黑洞的第一張圖片正在重建過程中。」
在密西根大學攻讀學士學位後,Bouman於2017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完成了博士學位。她將在秋季開始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研究重點是計算機成像。
她的算法,稱之為CHIRP,用於使用Patch priors進行連續高解析度圖像重建,用於填補世界各地八個望遠鏡拍攝的圖像所留下的空白。
即使在對她的工作給予高度讚揚之後,鮑曼也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我們中沒有人能獨自完成這件事。它聚集在一起是因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很多不同的人。 「
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將Bouman與計算機科學家Margaret Hamilton進行了比較:
1969年,Margaret Hamilton和她寫的代碼,讓我們登上了月球。
2019年,Katie Bouman和她處理的數據,讓首張黑洞照片出爐。
50年前,一位女性用代碼送人類看月亮。
50年後,又一位女性用代碼帶人類見了黑洞。
科技會進步,厚重的演算紙會變成一個個金屬的小盒子。不變的是求真的信念,也是女性科學家從未放棄的進取。
世界上只有30%的研究人員是女性,但人數少不代表女性做不到,不代表女性沒有科研的能力。
面對人們的極高讚譽,Bouman不太希望人們太過重視她的性別:
「不要因為我是女人做了科研,就覺得我很厲害,比其他同事更值得掌聲。讓我們用科學證明一切。」
▲
Katie Bouman
在這之前Bouman不知道努力會不會有回報,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像無數作出巨大貢獻卻沒有得到社會認可的女科學家一樣,要等到去世多年後才被人想起。
但她也不那麼在意名利,轉身回到學校,Bouman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新課題:「我想設計能將算法和傳感器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系統。」
人類的視野在拓展,意識也在變化。也許從Bouman開始,一切都會不一樣。
從Bouman開始,我們可以給更多科學家,當然還有更多女性科學家應有的尊重和關注,向所有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
千百年來,女性科學家和「女英雄」寥寥可數。
但正是這些偉大的女性為無數女人豎立起了一面旗幟,讓所有女人為女人應有的自由和強大而驕傲,並且朝著更幸福更自由的方向努力。
我們中國在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中,也有許多女性科學家在默默貢獻:
風起雲湧中的歸國學者,從「中國居裡夫人」何澤慧說起,到「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李佩先生、網際網路先驅胡啟恆……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頒獎典禮上,82歲張彌曼多國語言演講走紅。
2017年《自然》評價付巧妹:「用古人類遺骸改寫了亞洲史前史」。
還有徐穎、郝蕾、周慧……
從春風吹起的那一年開始,女性科學家不曾缺席
其中,何澤慧先生、李佩先生的丈夫分別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
在大家都喊著女博士不好找對象的今天,她們格外有意義。
-END-
喜歡本文作者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