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釣魚人來說,冬天可以說是最難熬的季節,一方面野外釣魚的時候坐著不動會非常的冷,另一方面,寒冷我們還能忍受一下,關鍵低溫對魚口影響還大,這老是不上魚那可是越釣越冷。所以針對冬天的特殊情況,釣魚人採用活餌做釣的就比較多,至於選擇哪種活餌,後面再做分析。首先,還是要來了解一下,冬天魚為什麼會喜歡吃活餌?
一、冬季魚喜歡吃活餌的原因
名詞釋義:本文所說的活餌主要是指蚯蚓和紅蟲,蚯蚓的話我們經常使用的還是在漁具店裡買的商品蚯蚓,至於野生的蚯蚓,一來冬季比較難找,二來通過我以前的實際試驗,其釣魚的效果不敢恭維。紅蟲主要還是人工飼養的,冬季純天然野生紅蟲估計也找不到。
1、活餌能滿足魚的需求
不管是蚯蚓還是紅蟲,其本身所含的蛋白質還是比較豐富的,而冬季天冷的時候,各種微生物及浮遊動植物都會因為溫度太低而消亡,所以對魚來說,食物會相對地減少許多。而鯽魚本身也會因為溫度低而降低活性,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所以在進食的時候,就會儘量選擇能量比相對較高的食物,活餌由於符合這一要求,而被鯽魚所青睞。
比如:就像我們在寒冷的地區活動一樣,總會帶一些熱量,能量很高的食物,這樣不僅輕便,還能以最少的食物來獲取最多的能量。鯽魚也一樣,它的生存本性驅使它必須以最小的吃口動作來獲取最多的蛋白質。
2、釣魚人的帶動
釣魚這項活動從古至今已經延續有許多年了,如果古代的前輩們還沒有使用紅蟲的話,那麼它們肯定會使用蚯蚓的,而現在釣魚更加風靡,許多年輕人喜歡上了釣魚這項活動。而活餌又添新主角,就是紅蟲,甚至是其它類型的活餌,諸如蛆蟲,麵包蟲等等。尤其是在冬季,使用活餌的釣魚人還是佔絕大多數的,這樣年復一年,每到冬季活餌就會盛行,而魚的生活也是受人類影響很大的,所以在釣魚人的帶動下,就會適應吃活餌的生活習性。
比如:這種過程就有點像偏口魚食性的形成一樣,在一些人工餵養的水域,尤其是黑坑,人工長期投餵一種魚飼料的話,魚就會只認這種食物,其它的食物就不怎麼愛吃。所以在冬季釣鯽魚,還是要重視主流的釣餌是什麼。
3、記憶中的食物
蚯蚓生活在陸地上,除非在特殊情況下,比如下雨的時候將蚯蚓衝到水裡,魚才會吃到它,其它的時候魚和蚯蚓是不搭噶的。但是紅蟲卻不同了,它是搖蚊幼蟲,水蚤的卵,生活在各種水域裡,可以說紅蟲就是鯽魚記憶中的美食。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如:自然水域,是存在許多紅蟲的,尤其是在溫度適宜的時候,會大量繁殖。一條鯽魚在很小的時候,就能輕易捕捉到紅蟲,而且紅蟲所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以及鮮豔的外表,能滿足鯽魚不同的生長階段。所以紅蟲陪伴鯽魚從小到大,即使長成大板鯽的時候,也會去捕食一些雄性的大紅蟲來滿足食量。
再比如:由於人工培育的紅蟲價格低廉,而且營養豐富,對於人工飼養的魚類,在魚苗的時候也是會餵養適口性非常好的紅蟲。即使在魚長大的時候不會再吃到紅蟲,但是它記憶裡依然保存著對紅蟲的青睞。所以不管是野生魚還是飼養的魚,都會在記憶裡有對紅蟲的印象,吃紅蟲可能就是家常便飯的事了。
二、蚯蚓和紅蟲的選擇
了解了魚為什麼喜歡吃活餌之後,就來比較一下,蚯蚓和紅蟲,魚到底會喜歡吃哪個了。當然,什麼事情的發生都是要有一個前提條件的,活餌的選擇也不例外。
1、前提分析:水情和魚情
釣魚所受的影響因素是非常多的,就拿一處水域的情況來分析的話,首先肯定要了解一下具體的水情和魚情。
前提一:水情
魚在水裡生活,時時刻刻都受水的影響,什麼樣的水就會出什麼樣的魚,對於冬季來說,最突出的水情因素主要包括水溫和水草。
比如:水溫的降低,魚的活性就會降低,魚口變差,而我們在具體施釣的時候,所使用的的活餌也會受低溫影響。雖然紅蟲是比較耐低溫,但是其不怎麼愛活動,蚯蚓的話,雖然生活在岸上,但是其在水中的活動動作還是比紅蟲大的,至少在前期比較明顯,所以水溫低的時候,蚯蚓佔據優勢。
再比如:水草在冬季的時候會大面積地消亡,只會留下耐低溫的水草,但是這不影響魚類對水草的喜愛,它們依然會成群結隊地躲在水草中。而且水草本來就能滋生繁衍出許多紅蟲,甚至有一些紅蟲卵還會依附在水草上過冬。從這方面看,紅蟲常年陪伴在魚的左右,所以在水草中用紅蟲釣魚比較有優勢。
前提二:魚情
到了水溫降低的最終承受主體魚身上,冬季的魚情最突出的還是魚口和小魚的影響。
比如:還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魚口輕的情況在冬季一直存在著,具體表現就是魚在就餌的時候,吸力不足,不管是線組問題,還是鉤餌問題,只要有一點擋口,魚的進食就不那麼順利了。所以相比於蚯蚓,紅蟲的體積更小,比重更輕,更加適合輕口魚。
再比如:冬季的時候,還是有小魚活動的,尤其是在中午水溫上升的時候,此時雖然是釣鯽魚的好時機,但有時還是會出現小魚鬧鉤的情況。所以相對紅蟲,此時選擇體積大一點的蚯蚓的話,能過濾掉一些小魚的魚口,做釣更加順利。
2、具體分析:蚯蚓和紅蟲對魚的吸引力
以上是基於冬季大致的水情和魚情的分析,下面就蚯蚓和紅蟲這兩種活餌的自身特點,來做一下具體的分析。
吸引力一:顏色。二者都是屬於紅色的外表顏色,但是紅蟲的話顏色更加豔麗光澤一點,蚯蚓的話是屬於暗淡的紅色,而且長期生活在土壤裡,也是受其影響的。所以紅蟲在顏色上略勝一籌。
吸引力二:氣味。蚯蚓由於生活在土壤裡,所以就會有一股土腥味,商品蚯蚓和野生蚯蚓的氣味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前者由於人工的幹預,所以只有股淡淡的土腥味,而後者可能處於生存的需要,其土腥味會非常的大,但是我們一般都是使用商品蚯蚓作為釣餌。而紅蟲會有一股獨特的腥味,味道肯定比商品蚯蚓大,所以在氣味上,紅蟲略勝一籌。
吸引力三:動作。紅蟲是屬於耐低溫的動物,但是這只能保證它不死,並不能代表它在低溫下就能有很好的活性,或者在水裡的動作很大,實際上它在水裡是一動不動的。而蚯蚓雖然不耐低溫,但是在剛入水的時候還是非常有活力的,在水裡的扭曲動作還是比較吸引魚類的。所以,在動作上,蚯蚓更勝一籌,但是我們釣魚人可以人為的彌補這一缺陷。
比如:在做釣的時候,尤其是在用傳統釣釣草洞的時候,可以通過不斷提魚竿來進行逗釣,這樣,紅蟲在水裡的狀態就能活起來了,對魚的誘惑力不容小覷。
小結:從活餌的顏色,氣味,以及其本身的活性所帶來的誘魚動作,綜合來說,還是紅蟲略勝一籌,商品蚯蚓在誘魚能力上稍顯不足。
最後總結
以上分析了冬季使用活餌的優勢,以及在大環境下水情和魚情對我們選擇蚯蚓還是紅蟲的影響,再通過蚯蚓和紅蟲自身具備的特點進行分析,得出紅蟲是比較適合冬季做釣的。但是,在蚯蚓和紅蟲方面可能還會有偏口魚的存在。比如,有的地方的魚只認蚯蚓,排除偏口魚的存在,可能是之前用紅蟲的人太多,釣了又放,或者脫鉤跑掉的,而這些魚可能已經對紅蟲產生了恐懼心理,新使用的蚯蚓對它們來說可能會安全一點,這種情況也是會存在的。所以釣無定法,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喜歡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