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受疫情影響,蘋果並沒有通過盛大的發布會發布新品,而是悄無聲息的在官網上線了全新的iPad Pro。
雖然從產品定位來看,新 iPad Pro希望徹底拋棄「買後愛奇藝」的娛樂定位,轉而向著生產力方向靠攏,但是我們還是看到了新 iPad Pro在娛樂方面的某種延續——那就是新 iPad Pro依然搭載了一對傳感器所組成的雷射雷達掃描儀以實現增強現實功能。
以此為基準,當我們將其與蘋果步步為營的產品策略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叫交叉在一起思考,就能發現,新 iPad Pro的AR功能,背後有著蘋果更深層次的布局。
蘋果的AR夢
比 iPad系列加入AR硬體功能早得多,2017年的WWDC大會,蘋果就推出ARKit,開始從軟體生態上建設AR內容。隨後幾年,蘋果一方面強化iPhone、iPad等硬體設備對於AR的支持,另一方面從AR軟體、開發層面給開發者以大力引導。
然而,儘管蘋果對AR內容給予厚望,屢屢扶持相關開發者,並且在發布會展示AR內容,但是iOS內的AR生態始終處於小打小鬧的階段,市場調查機構統計,截止2019年中,蘋果的App Store擁有300多萬個應用程式,但是AR應用僅有不到1000款,佔比不到0.03%,成了小眾玩家的特殊需求。
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iPhone、iPad等平板顯示類設備並不適合呈現AR內容,二是,大多數消費者在該類設備上也並無AR需求。
首先,從呈現方式來講,AR主打的是增強現實,也就是說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世界疊加在現實世界之上,而目前蘋果僅僅是讓虛擬世界層疊在iPhone、iPad等平板顯示類設備之上,在使用的時候,人的目光依然沒有逃脫小屏幕,這就是造成了內容與呈現方式的脫節。
其次,從需求考慮,由於iPhone、iPad等平板顯示類設備屬於「二維畫面產品」,也就是通過平面顯示器和消費者交流,那麼消費者在這之上尋找的當然是以微信、愛奇藝為代表的平面應用,而不會捨近求遠,追求華而不實的AR內容。
當然了,對技術有深刻見地的蘋果當然知道目前iPhone、iPad等平板顯示類設備在AR領域的弱勢地位,之所以這些設備不論如何更新,蘋果都沒有在其上放棄AR技術,主要還是蘋果考慮到了自身技術優勢以及平臺遷移的問題——先在iOS平臺內先將AR生態地基搭建好,進而再在硬體上獲得突破。
蘋果也折戟
事實上,早在蘋果推出ARKit的前一年,行業內就已經達成共識——AR眼鏡才是AR內容的最佳載體。
這主要是因為,AR眼鏡直接將我們的眼睛當成了顯示器,直接在眼球觀察的現實世界中呈現虛擬內容,一方面真正做到了三維顯示,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二維畫面產品」的內容與呈現方式孤立的問題。
正因此,早在2013年,蘋果就開始積極推進AR眼鏡的建設。比如,蘋果通過「買買買」收購以Vrvana為代表的超過十數家AR相關企業,並且截止到2019年末,蘋果在VR領域已經申請了超過200項相關專利。
雖然我們一直沒有見到蘋果AR眼鏡的上市,但是CNET卻曾在2018年中曝光了蘋果AR眼鏡的詳細配置——其代號為「T288」,單眼顯示達到8K,高速短距離無線技術連接到專用的計算中心。
不過遺憾的是,根據外媒的透露,由於價格、連接等方面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蘋果最終不得不暫時放棄「T288」項目。
蘋果的問題也是行業的問題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蘋果放棄「T288」項目的真實原因,但是從行業來看,AR眼鏡並不能像2007年蘋果僅靠創造性思維集成行業成熟的技術推出iPhone一樣一步成熟,相反,很多因素一直在制約著AR眼鏡的發展。
首先,從宏觀角度來看,雖然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包括谷歌眼鏡、HoloLens在內的眾多AR眼鏡,但是這類產品的售價平均售價在2000美元左右,顯然不是大眾消費品應具備的素質,因此也限制了相關產業的繁榮。
其次,從產品層面來看,我們姑且不談最核心的顯示內容,只關心性能、體積、續航三者的關係,就會發現,AR眼鏡很難做到三邊等高「裝滿水」。
以「T288」為例,由於其採用了雙8K的屏幕,為了應對360°全景畫面的事實渲染,其只能選擇通過60GHz WiGig的無線技術連接到一個中控臺,通過176Gbps速率的帶寬實時地處理眼鏡顯示器的數據。這樣做雖然可以使眼鏡機身更小巧,同時避免高負荷運載引起的發熱,但是卻捨棄了便攜性。
同樣的,由於是隨時隨地戴在頭上的設備,AR眼鏡也不得不考慮人類頭部肌肉的承受力,因此,這也會限制AR眼鏡的續航,比如,微軟的HoloLens AR眼鏡,在高負荷狀態下,只能擁有兩個半小時的續航時間。
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就像2010年代,由於智慧型手機在具備PC的整體優勢下,同時兼顧了便攜、GPS定位、時刻聯網等優勢,才使得大部分消費者從PC遷移到智慧型手機。以此為標準,AR眼鏡誕生後,一定要在基礎功能上不差於智慧型手機,並且在某些方面超越智慧型手機才有可能收穫眾多的消費者,進而促進AR行業的繁榮。
雖然目前以蘋果為代表的企業在AR領域遇到了重重困難,但是一方面手機行業逐步萎靡,促使廠商開拓新的領域,另一方面,AR眼鏡系統的雲服務技術支撐以及5G基站均在如火如荼的建設,這就從技術層面為AR眼鏡帶來了利好的趨勢。而且根據IDC的預測,2023 年的 AR 眼鏡銷量將達 3190 萬臺,2019-2023 年 AR 眼鏡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 169%。也證明,隨著技術的進步,AR眼鏡行業是逐漸爆發的。
因此,雖然目前蘋果在AR硬體方面出現一些波折,但是從行業來看,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而蘋果在這之外,一直沒有放棄AR內容生態的建設,這就使得蘋果的AR業務在起步階段對比行業內的大部分企業走的更遠。
可以預見的是,在手機行業持續萎靡的大背景下,一旦AR眼鏡的相關技術獲得突破,已經在生態方面搭好地基的蘋果,一定會第一時間推出商用產品。而這或許也是蘋果軟體實力的又一次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