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阻礙人類進化成一級文明?7個根本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2020-12-05 怪奇菌

十八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以及普遍應用,標誌著人類脫離生產力落後的手工業時代,走上了生產力相對發達的工業道路,人類文明就此開始新的紀元。

而後人類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第一架飛機飛上天空之後不到百年的時間裡,人類已經能夠脫離地球的桎梏,乘坐宇宙飛船闖入浩瀚的宇宙甚至是登陸月球。

要知道這種發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因為人類即便是算上猿人時期,出現在地球上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間,這幾百萬年在宇宙的時間尺度中根本連一瞬間都算不上。

而正是這個在宇宙時間尺度中連一瞬間都算不上的種族,僅僅用了數百年的時間就已經發展到能夠離開母星探索宇宙的程度,這讓一些科學家們感到害怕。

當然了,科學家們害怕的並不是人類的發展速度,他們害怕的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因為假如一個外星文明比人類文明早發展幾萬年甚至是幾千年,那麼他們的科技水平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而他們一旦機緣巧合之下發現地球的存在,那麼對於人類文明來說可能會是滅頂之災,所以為了給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分級,同時也為了讓人類能夠自己定位,1964年的時候,天體物理學家尼科萊·卡爾達肖夫按照一個文明可利用的能源範圍,將文明分為了三個等級。

一級文明可利用的能源範圍只有自己的母星或者母星周圍的衛星;二級文明已經能夠利用母星所在的恆星系中恆星的能量;三級文明可利用的能量範圍則已經覆蓋了自身所在的星系。

而雖然說自人類走上工業發展道路這數百年的時間裡,取得的文明成果是之前數萬年都無法與之媲美的,但是其實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是連一級文明都算不上的。

許多科學家經過對人類現在科技水平的考量,認為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大約為0.7級,雖然距離真正的一級文明只差0.3級,但是這0.3級仿佛像一道天塹一樣擋在了人類通往一級文明的道路上。

那麼人類該如何跨過這道天塹,或者說成為一級文明人類還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科學家找到了七個原因,認為人類只要解決了這七個問題自然就能夠成為一級文明,下面就來看看這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吧。

一、永遠五十年後的可控核聚變

從上個世紀可控核聚變這個概念第一次被提出,科學家們就一直預測將會在五十年後掌握可控核聚變,但是從目前的研究進度來看,無論是「慣性約束」還是「磁性約束」都遙遙無期,而這兩個是可控核聚變的關鍵,所以說可控核聚變目前也是遙遙無期。

正因為可控核聚變的掌握難度過大,所以近些年有人提出,可控核聚變可能根本不是一級文明之下的文明可以掌握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可控核聚變都是人類文明邁入一級文明的關鍵。

二、材料學發展問題

目前來說人類的材料學急需大的突破,因為不管是耐熱材料、耐磨材料以及高強度材料,都已經嚴重製約了人類的發展和探索。

比如說人類目前化學材料的上限是碳納米管,而這種材料製成的太空飛船根本無法抵禦太空隕石的撞擊,也承受不了高效核發動機的過載,更別提建立戴森球了,所以說這嚴重製約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能量汲取。

不過好在人類的觀測手段仍然在不斷進步,而且材料學領域的發展仍在物理與化學理論的可支撐範圍內,這就意味著人類未來還有可能製造出更耐用的材料。

三、電池技術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上個問題的衍生,目前人類製造的化學燃料的火箭潛力已經發掘殆盡,已經開始陷於燃料越多越難上天的怪圈,要知道作為所有行業中的主導行業,航天業是極待發展的。

而在可控核聚變沒有重大突破之前,技術難度稍小一些的電池技術或許也是未來的方向之一,就目前而言,在未來幾十年內石墨烯電池領域可能會有很大的突破。

四、計算核心問題

我們都知道人類社會現在離不開計算機的幫助,而人類想要成為一級文明則離不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人工智慧的幫助,而且這些人工智慧要體型足夠小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但是就目前來看矽晶體晶片已經快要發展到盡頭了,也就是說矽晶體晶片的潛力即將被挖盡。

量子計算機

據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科學家預測,7納米以下的矽晶體晶片最多還能進步幾代,但是這些進步並不能根本上改變運算,而比矽晶體晶片更高級的量子計算機暫時沒有小型化的可能,所以未來迫切需要解決量子計算機用於人工智慧的問題。

五、食物問題

一級文明之前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人口增長與星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科學家預測地球在本世紀末將迎來人口爆炸,屆時食物將成為影響發展的重要因素。不過好在人類依靠科技已經形成了現代化農業,只要有足夠的能源就能夠擁有足夠的食物。

即便是世界食物緊缺,人類仍然可以依靠大規模減少肉食,來獲取大量的食物儲備,這些措施足夠人類撐過本世紀末的人口爆炸。

六、基因哲學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進化而來,在這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賦予了人類各種潛意識,比如說自私、殘暴、逃避、安於現狀等等,而個體的差異很可能會在大數據中演化為一種共性。

有許多科學家認為這種負面的共性極有可能會阻礙人類的發展,阻礙人類進入一級文明,所以未來將會考慮是否有必要從基因中對這種潛意識進行修改或者刪除,以達到文明進化的目的。

七、壽命限制

當人類面對漫長的星際探索、越來越複雜且重要的基礎學科以及宇宙中複雜的生存環境時,人類需要的便是比現在更為長久的生命,或者乾脆脫離肉體的限制,將意識數位化。

要知道,在未來文明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母星以及母星周圍的資源很難維持眾多碳基生命的消耗,一旦人類突破壽命的限制,那麼在相對論體系下人類可以更好的在宇宙中開枝散葉,推動加快文明進程、緩解環境壓力。

以上就是目前人類發展道路上的阻礙,大多數科學家們認為,只要人類未來解決這七個問題,那麼自然就會成為一級文明。希望人類能夠早些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一級文明探索星辰大海。

您認為還有哪些問題制約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呢?歡迎在下方說說您的想法,同時也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何無法進化成一級文明?3大原因阻礙人類,實在無能為力
    外星文明是人類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探索的,人類相信在茫茫的宇宙中,人類文明並不是唯一存在的智慧生命,在宇宙中一定會存在其他外星文明。儘管人類當前並沒有探索到外星文明的蛛絲馬跡,但這並不意味著外星文明是不存在的。
  • 阻礙人類邁進一級文明的因素有哪些?五個原因,解開人們的疑惑
    因此,各個文明的實力也會不同,那麼宇宙文明的實力如何來進行劃分呢?這個時候,有科學家對宇宙文明的實力提出了四個等級。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母星的所有資源和能源,二級文明可以利用本恆星系的所有資源和能源,三級文明可以利用本大星系的所有能源和資源,四級文明可以利用整個宇宙的資源和能源。通過這個對宇宙文明的等級劃分標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其實連一級文明也算不上。
  • 是什麼在阻礙?人類為何不能進入一級文明?這些問題難以解決!
    人類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也不過幾百萬年,即使算上人類發展之初的猿人時期,在宇宙的時間當中根本就不算什麼。就是這個不起眼渺小的種族,在地球上卻創造出了無限的輝煌,僅僅用了不到百年的時間,就已經擁有了離開母星到達其他星球上的能力,雖然我們無法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但是我們也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
  • 人類為何始終無法突破成為一級文明?這7個原因你知道嗎?
    這種渺小的程度不能用老年人與小孩的年紀來對比,因為遠遠不夠,真要用人類的年紀做個對比的話,就像是清朝時期的老人和剛剛出生的嬰兒的對比一般。從古人猿進化為類人猿的階段,人類從樹上下來,將雙手徹底解放,不再用於走路。解放雙手這一步,可以說是人類進化歷史中最為關鍵性的一步,因為雙手的解放,使得人類有了學習使用工具的能力,也就促進了大腦的開發。
  • 什麼是宇宙一級文明?人類距離一級文明有多遠?
    假設地球為黑體,地球的輻射能力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目前地球的平均溫度為15℃,將來為了移出這些熱量大氣的溫度將達到34.5℃。看上去似乎很高,而且如此規模的全球氣溫變暖會應當會產生相當嚴重的氣候問題,但是不要忘記了一級文明是可以操縱地球上所有資源的,那時候人類的生存能力絕非現在可以比較。而且在遙遠的侏羅紀地球的平均溫度也是30多度完全不影響生物的生存。
  • 若達爾文進化論成立,人類未來會進化成什麼樣?答案意想不到
    不過,如果不是20多億年前線粒體的出現,地球上或許至今仍然是非常原始的生命結構,也不可能存在人類這種高等生命,可以說,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任何環節出現了一點的差池,人類也都會不復存在。
  • 人類文明進化論 - 1.人不是動物
    所以,越後代的人都會從這些遺產會學到更先進的知識,創造和製造更有效的工具,改造環境的能力就更強大。這種人類遺產和知識的不斷積累,不斷流傳,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的不斷增強的過程,就是人類的進化的第二個階段,也是當前人類的進化的階段。
  • 宇宙文明分7個等級,人類不到一級,神級文明的威力有多大?
    對人類而言,探索宇宙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情。曾經科技較為落後,人類對宇宙懷著一種敬畏的態度。當人類真正有機會進入外太空時,才感受到宇宙是多麼廣袤,地球渺小得不堪,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宇宙中存在太多比地球質量更大的星體,讓人不禁感到深深的恐懼。
  • 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文明 人類又憑什麼 原因其實很簡單
    恐龍用了1.6億年的時間,都沒有進化出文明,而人類用了短短百萬年,就進化到了現在的程度,不禁要讓人發出疑問了,憑什麼呢,人類憑什麼可以用這麼短的時間,就進化成這樣子,恐龍又憑什麼不能進化,要知道在長達1.6億年的時間裡,恐龍都是地球的絕對霸主,比人類前期好了不知道多少,但最終卻沒有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 宇宙文明是如何劃分的?共7個等級,人類連一級都沒達到!
    宇宙文明是如何劃分的?共7個等級,人類連一級都沒達到!提及宇宙,人類有一種異樣的情愫。宇宙無邊無際,浩瀚無垠,幾乎沒有盡頭。對人類而言,探索宇宙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情。曾經科技較為落後,人類對宇宙懷著一種敬畏的態度。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同時,《文明》雜誌特別策劃《11·11文明美食日》特刊。呼籲大家推行健康文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深度詮釋解讀習近平健康文明思想,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讓我們為擁有一個美好的「健康中國」而行動。  導言:面對新冠大疫,我們需要反思「根本問題」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或根本出發點是什麼?
  • 宇宙裡的文明有幾級?人類屬於哪一級?最高文明是什麼?
    大家可以想一想,宇宙這麼大,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我們從好萊塢的一些科幻電影中就能看到,所謂的外星人,儘管在科學界,他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生命,但是我們人類對有外星人的存在,那是深信不疑的。科幻電影就為我們描述了未來這樣一個情景。科學家們他們一直努力著,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外星生命。
  • 宇宙7級文明到底有多可怕!你會發現人類文明根本不值一提
    宇宙7級文明,到底有多可怕!看到最後一遍,會發現人類文明根本不值一提。0級文明也就是最低級的文明他們能夠使用所在行星上的天然資源,比如樹木,煤礦,天然氣等來獲取能量,這類文明的顯著特徵是大部分動力都依賴於化學燃料推進,在宇宙文明等級中,零級文明還處於嬰幼兒階段,但不幸的是,人類目前就處於零級文明。
  • 宇宙文明的7個大等級劃分,為何說人類無法進化到最高等級?
    ,宇宙飛船的以這樣的速度根本無法支撐一代人壽命以內的跨恆星系探索。在這樣的背景下,攀登科技樹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否則等待我們的結局就是若干年後被困死在太陽系內部。而針對不同探索能力文明,科學家們初步的將文明分成了7個大的等級。那你們知道人類文明正處於哪個等級上呢?
  • 人類文明目前是多少級?想要達到一級文明,需要什麼條件?
    在這個等級劃分的方法中,主要講文明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級文明能夠利用行星資源,並掌控行星的變化,能夠控制行星上的一切;第二級文明是恆星級,也就是能夠完全掌握控制恆星的技術,可以隨意的進行星際旅行;第三級文明上升為星河文明,能夠使用整個星河系的恆星能量。在這些劃分中,主要看的就是科技的先進程度,如果科技達到了相應技術,那麼久能夠算做那個等級。
  • 地球即將進入一級文明?中國或成人類文明晉級關鍵
    地球即將進入一級文明,中國成人類關鍵!當我們寫出這個標題的時候,或許許多人會覺得不信。因為人類目前僅停留在0.7級文明階段,距離一級文明還差那麼一丟丟呢!如果是這樣,我們只能說你實在是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說說為什麼人類即將進入一級文明?
  • 人類何時能進化到1級文明?需要哪些條件?2100年能實現嗎?
    他指出,未來的人類或者可能存在的地外生物,可以根據發展水平分為三個等級。Ⅰ型文明也叫行星文明,民間稱之為一級文明,指的是生物可以完全使用或者儲備所有屬於他們星球的能量。或者換一種粗略的說法,就是能夠完全利用母星所接收到的宿主恆星提供的能量。
  • 科學家認為地球文明處於嬰兒期,中國是地球進入一級文明的關鍵
    宇宙文明等級分為3級,而地球上的人類連入門的一級都尚未達到。科學家預計在未來200年內,人類極可能邁過一級的門檻,我國是關鍵的領頭羊。就目前來說,在宇宙之中,人類的社會實際上並不發達,我們無法理解外星文明,或者外星生命!
  • 宇宙文明分為7個等級,人類文明1級都算不上,那7級是什麼樣子?
    就像我們熟知的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就是四個人類誕生最早的大型文明,成為了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宇宙文明與地球45億的年齡、銀河系136億的年齡相比,人類文明的發展不過是滄海一粟。宇宙那麼大,一定存在著更多、更先進的文明,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宇宙文明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從我們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其他宇宙文明的探索之旅。
  • 300萬年後人類可能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人類的祖先從古猿進化成為人類,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人類無論是從身體結構,還是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掌握的科學技術等人類文明,都出現了極大的演化,但這段歷史與地球的46億年的歷史相比,又根本算不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