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頭髮白了,我想去染個頭髮」
「聽說經常染髮會致癌」
「啊,真的麼?那還是算了吧」
關於染髮劑致癌的問題
流傳了這麼久,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染髮劑的種類
一般我們去染髮,髮型師會詢問你想染什麼顏色、用什麼價格的藥水。
但其實染髮劑還分為:一次性染髮劑、半永久染髮劑和永久染髮劑三種。
永久染髮劑:多為化學合成的染髮劑,作用為直接進入人的頭毛皮質,形成的大分子色素固著在毛皮質內部為了保持持久性,化學反應也會更為強烈,頭髮會變硬變幹。這種染料分子被封閉在頭髮纖維內,不容易被衝洗,如果在體內留存時間長,容易產生長期影響和損傷。好處就是染一次可以持續很久。
半永久染髮:半永久性染髮劑不能深入毛髮內部,僅滲透進入頭髮表皮,它們會掛在毛鱗片間隙。顏色持久度可持續6~12次洗髮膏洗滌才退色。不需使用雙氧水進行漂白,毒性比永久染色小一些。半永久染髮劑一般配成洗染香波。
一次性染髮:染上的發色正常洗髮就可以去除。一次性染髮劑使用的染料色素顆粒很大,更不可能進入毛髮內部。一般是壓力罐噴射使用,在頭髮表面形成一層有色薄膜。
大家所擔心染髮劑裡的成分是染髮劑中的過氧化氫、對苯二胺等物質。
染髮劑會致癌麼?
致癌物是指能誘發人患癌的「壞物質」,它的範疇包括任何能增加人類患癌風險的化學、物理物質及生活、工作方式等。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基於證據強度不同將致癌物分為4個等級。
【1級】是指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包括菸草、酒精飲料、黃麴黴素、檳榔等;還包括苯、瀝青、環氧乙烷、甲醛、X射線等,職業接觸這類物質具有相當高的風險。
【2級】是指很可能使人類致癌的物質。
其中2A級有充分的動物實驗證據,但人類試驗證據有限,包括丙烯醯胺、鉛、4-甲基咪唑等。
2B級是可能性很低的致癌物質,其致癌性在動物和人群的證據都不足,包括泡菜、異丙基苯等。
【3級】是現有證據無法分級的物質,動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或動物實驗證據充分但人群研究明確無致癌作用,屬於經過研究基本沒有致癌危害的物質。包括蘇丹紅色素、膽固醇、三聚氰胺、糖精等。
【4級】是研究中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屬於此類的物質較少。
4個等級的致癌物中,1級和2A級致癌物要儘量避免接觸;2B級致癌物無需過度緊張,只有大量接觸和長時間接觸可能會增加致癌風險;3級和4級致癌物,一般不用擔心。
權威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染髮劑的致癌性歸入3級,是指進行大量研究後沒有發現動物致癌的證據,也沒有人類使用會致癌的證據,實際上是分類為基本沒有致癌危險的物質。
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類、過氧化氫等的致癌風險低於煙、酒精性飲料、泡菜、檳榔、燻肉等,與人們經常飲用的咖啡為同一分級,無需過分擔憂。
染髮劑可能引起過敏或刺激反應,然而和癌症的關聯性,還沒有研究證據。只要在染髮後儘量用溫水將染髮劑洗淨,就不用太過擔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化妝品衛生規範》中規定,對苯二胺在染髮劑中允許的最大濃度為6%,超過用量則會有致癌的風險。
然而,有不少黑心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又不降低染髮劑的效果,會在產品中加大對苯二胺的用量。
染髮的注意事項
1.去正規的美髮店做染髮,因為現在市面很多不良商家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一些含有大量重金屬元素的染髮劑,這些物質一旦進入體內,很可能造成金屬中毒,損害肝腎等器官的功能。
2.很多老年人想要將白髮染成黑髮顯年輕,普遍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會接觸到頭皮,一定要去專業染髮店,選擇符合標準的品牌產品,不要貪圖便宜使用劣質商品,不能保證裡面有什麼有害的化學物質。
3.注意染髮的方法和頻率。一年染髮最好不要超過兩次,不使用放置半年以上的染髮劑,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最好不要染髮。
4.染髮前不要洗頭,染髮時需要用頭皮的油脂對這些有害物質形成抵擋
5.染髮時儘量不要讓染髮劑接觸到皮膚,如果不慎沾到皮膚,要馬上用清水衝洗乾淨
6.染髮前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在頭皮塗一層凡士林,起到保護頭皮的作用
如何選取正規安全的染髮劑
鑑別方法:
查詢批准文號和生產許可證是否有效;
苯二胺含量一定要在總含量的6%之內
產品是否過期
所以只要選擇正規的染髮產品,由專業理髮機構操作,還是比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