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隕石,很多人都對隕石有所耳聞。能夠認識隕石真假的人並不多,至於了解隕石內部物質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古代文獻《春秋左傳》和《竹書紀年》中都有星隕記載,雖然幾千年的過往歷史至今無法查證,但不影響人們對於「隕石」這個外來物體的初步認知。隨著當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從原來的表面了解進入了深度的科研運用攻堅節段,於是,隕石與地球巖石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便有了區分的依據。如:隕石中所含的鐵紋石、鎳紋石這兩種單質金屬成份合體,在地球上任何一種自然礦石中都沒有發現的特徵,還有隕石中的球粒結構和隕硫物。
隕硫物質在隕石中雖然含量很少,但也是在隕石成份上判斷上的重要條件,如常見的「隕硫鐵、隕碳鐵、隕磷鐵」這幾種金屬成份物質,是鐵隕石、石鐵隕石及球粒隕石這幾類隕石中不可缺少的金屬成份物質。
隕硫鐵
隕硫鐵是各類隕石中最容易被觀察到的微量金屬成份物質,隕硫鐵無磁性,其形狀大都呈無規則晶體顆粒物,顏色呈現黃色或褐黃色(青銅色),與磁黃鐵礦類似,有人稱之為磁黃鐵礦石是不正確的。
隕碳鐵
隕碳鐵是鐵隕石及頑火輝球粒隕石中常見的副礦物,斜方晶系式等軸晶系顆粒物,成份為(Fe,Nⅰ,C0),顏色為錫白色,密度為7.68左右,硬度6-6.5之間,不透明,反光率強,人工合成的叫做膠鐵。
隕磷鐵
隕磷鐵是鐵隕石,石鐵隕石及球粒隕石中常見的副礦金屬成份物質,四方晶系,針狀晶體,具有強磁性。金屬光澤,呈現銀白色,有鈷或銅的參與下可呈現黃銅色或褐色。不透明,密度為7-7.8之間,硬度約6.5-7.0之間。
以上是隕石中主要隕硫物的介紹,不過看沒有設備的條件下,目測是看不出此類隕硫物顏色及特徵,在單純的目測情況下只能觀察到褐灰色的亮斑,當你看到局部少量與鐵鎳顏色不同的暗色金屬成份時,最大的可能就是隕硫物。這些隕硫物雖然有各自不同的顏色,但在這些隕硫物區域還會時常伴隨著黑色石墨的出現,因此在沒有儀器的輔助放大下,是觀察不到其顏色和結構形狀的。在判斷隕石微量元素時不要憑視覺來判斷,所以在判斷隕石內部基質成份時,目測判斷不用量少的物質來作為條件,只用主要成份橄欖石、輝石、斜長石、鐵鎳這些主要成份來判斷是不是隕石,當然除了這些主要成份外,還要結合其他能觀察到的條件特徵,如:外熔、衝擊脈等特徵。
關於隕石中的隕硫物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裡,以後有時間再聊隕石的其它話題!隕石愛好者朋友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