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什麼 聽診器是用來做什麼的什麼原理

2020-11-27 深圳熱線

聽診器對於醫生而言就像是老師的粉筆、作家的鋼筆、會計的計算器,那麼,聽診器有什麼作用呢?聽診器是誰發明的?其實,通過「聽」來判斷病情由來已久,下面就來聊聊關於聽診器的哪些事。

很多醫療器械的發明都是受到各種啟發,比如說聽診器,是醫生收到了小孩子玩的傳聲筒的啟發,你知道醫生為什麼要發明聽診器嗎?其實靠近病人身體,也是可以聽到病人的狀況的哦,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如果你回答正確,你可以得到180克雞飼料。讓我們來看看螞蟻莊園9月16日發布的答案結果。

問題: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

不用緊貼患者身體

聽得更清楚

相關焦點

  •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是為了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是為了什麼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不緊貼患者身體。聽診器最早由法國醫生雷奈克發明,雷奈克為了不用與肥胖貴婦的胸部直接接觸,就根據小孩子刮木頭能聽見另一端的聲音的原理髮明了早期的聽診器。  聽診器是什麼  聽診器由聽診頭、導音管、耳掛組成
  •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9-16 06:28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這個問題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在2020年9月16日的莊園小課堂上出的題目,答案在聽得更清楚和不用緊貼患者身體中選擇
  •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什麼 9月16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公布
    聽診器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為了什麼 9月16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公布 2020年9月16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生理健康的知識的
  • 聽診器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聽診器是內外婦兒醫師最常用的診斷用具,是醫師的標誌,現代醫學即始於聽診器的發明。聽診器自從1817年3月8日應用於臨床以來,外形及傳音方式有不斷的改進,但其基本結構變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傳導部分(膠管)及聽音部分(耳件)組成。那麼聽診器的物理原理是什麼?與聽診器相關的物理知識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聽診器的工作原理
    雷奈克後來根據捲紙筒聽診的實驗,製作出空心的木頭聽診器原型:一頭接著麥克風,另一頭接聽筒,並命名為聽診器。而這個名字原自於希臘文中的「胸腔」及「檢查」兩個字。這個儀器瞬間跨越歐洲,傳入美國,在全世界流行開來。  由於聽診器的發明,使得雷奈克能診斷出許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後人尊為「胸腔醫學之父」。
  • 什麼是耳機的聽診器效應 克服它的辦法來了
    那麼什麼是耳機的聽診器效應,我們又該如何杜絕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好好聊一下這個話題。什麼是聽診器效應?如果您佩戴過聽診器的話一定會有所感觸,無論是聽診頭還是管路觸碰到物體都會有令人十分不愉悅的沙沙聲,聲音很大也很不舒服,這就是聽診器效應。
  • 什麼是耳機的聽診器效應,我們該如何克服它?
    那麼什麼是耳機的聽診器效應,我們又該如何杜絕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好好聊一下這個話題。什麼是聽診器效應?如果您佩戴過聽診器的話一定會有所感觸,無論是聽診頭還是管路觸碰到物體都會有令人十分不愉悅的沙沙聲,聲音很大也很不舒服,這就是聽診器效應。
  • 聽診器行業定義及分類
    聽診器行業定義是指內外婦兒醫師最常用的診斷用具,是醫師的標誌,現代醫學即始於聽診器的發明。聽診器自從1817年3月8日應用於臨床以來,外形及傳音方式有不斷的改進,但其基本結構變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傳導部分(膠管)及聽音部分(耳件)組成。更多內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聽診器行業定義及分類。
  • 常識積累:聽診器的工作原理
    1、醫生在診病時常使用聽診器,聽診器的工作原理是(    )  A.使心臟振動的振幅增加,響度增大  B.改變心跳的頻率,使音調變調  C.改變心跳的音色,使聲音好聽些  D減少聲音傳播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解析】A。
  • 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聽診器的工作原理
    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聽診器的工作原理常識,希望對你們的考試有所幫助。   聽診器的由來   1816年,雷奈克為一名年輕女患者檢查心臟病,在當時,醫生都會一耳靠近患者胸部,以聽取心音。但在那個年代的保守思維下他認為這樣是不正確的,尤其該名女病患體重超重。於是他將一張紙捲成筒狀,壓在病患胸口以便聽心跳。
  • 常識丨聽診器的工作原理
    聽診器前端是一個面積較大的膜腔,體內聲波鼓動膜腔後,聽診器內的密閉氣體隨之震動,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於腔道細窄,氣體震動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使患者心臟震動的響度增大。因此,選擇A選項。B項: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
  • 聽診器,這個讓醫生最不可原諒的發明,居然是因為一個大胸妹子!
    在Rene Laennec發明聽診器之前,醫生都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聽病患肺部和心臟的聲音。Laennec的發明將醫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直至今日,醫生們都無法原諒他。1分鐘之前刪除滾球貓:多少人因為他,放棄了當醫生(只是凱丁,just kidding)  面對這群平日裡一本正經,遇到這種事就義憤填膺的醫生們,口碑君的內心活動如下:
  • 數字聽診器及電子器件選型準則
    聲學聽診器的使用已經有大約200年的歷史,而電子數字聽診器則是近期開發出來的新型設備。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7103.htm  數字聽診器的基本目標是保持聲學聽診器的外觀和感覺,但提高了聲音信號的檢測能力。
  • 一種基於AT89S52的可視電子聽診器的研製
    介紹了電子聽診器的系統結構圖,給出了硬體電路原理和軟體流程。該系統在進行常規心臟聽診的同時可通過液晶顯示屏直觀地顯示心率和心音波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3695.htm  心音是能反映心臟正常或者病理的音響,它是由於心臟搏動過程中各瓣膜的開閉以及心肌和血液運動所產生的震動形成的。
  • 薯片桶聽診器、紙片顯微鏡,那些拯救世界的貧民窟英雄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聽診器初步下判斷是必要的,而且後續檢查中也需要聽診器來作為常規的檢查手段。然而,穿著防護服的醫生們使並不能將聽診器插入耳朵,且如果大夫只用一個聽診器檢查所有患者,聽診器會很容易沾上病毒,成為病毒去其他患者體內「串門」的順風車。這也會讓醫生患病概率提高。靈光一閃,醫護們創造了薯片桶聽診器。
  • 光纖傳感與系統北京實驗室為飛行器裝上「聽診器」
    光纖傳感與系統北京實驗室祝連慶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光纖傳感系統」就是為飛行器的健康監測而量身定製的工具,而其中的「光纖傳感」載荷測試系統在飛行器上的應用,就像為飛行器裝上了一個輕巧可靠的「聽診器」。有了這個「聽診器」,地面技術人員便可通過其獲取的一些診斷信息,來幫助判斷衛星運行是否正常,同時還可為載荷設計、科學試驗開展、科學數據分析等提供有力支撐。
  • 武漢軍醫土辦法解難題 讓紙筒成抗疫救命武器 薯片筒聽診器上了...
    此次論文的主導者,中部戰區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高旭輝昨日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在門診,醫生要用視、觸、叩、聽等診斷技術對患者的肺部進行評估,以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感染,聽診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病房,患者病情隨時會出現變化,需要醫生立即作出反映,尋找原因,更需要藉助聽診器。」但疫情期間,醫生穿上厚重的一體式防護服,聽診器無法正常使用;而新式藍牙聽診器又太貴太稀缺。
  • 高校研發新型聽診器:隔著防護服就能聽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高校研發新型聽診器
  • 醫學百科知識|醫療器械之聽診器Medical Device--Stethoscope
    A stethoscope that intensifies auscultatory sounds is called phonendoscope (擴音聽診器).譯文:聽診器是一種用於聽診或聽動物或人體內部聲音的聲學醫療設備。它通常有一個用於放在胸部的小圓盤狀的共振器,由兩個導音管連接到耳件。
  • 專欄F|Cora單詞55叢林生物:啄木鳥,聽診器一樣的鋼嘴
    專欄F|Cora單詞55叢林生物:啄木鳥,聽診器一樣的鋼嘴| Cora編撰| 和【PM10分男人】一起成長小的時候最喜歡吃乾脆麵,當時乾脆麵,只有一個牌子,叫做小浣熊乾脆麵,現在在超市裡也能看到小浣熊乾脆麵,當時不理解小浣熊是什麼,現在知道了,浣熊是一種動物,是一種生活在叢林中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