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國】石墨烯產業化逐步聚集 有望打破新材料國際格局

2020-12-08 央廣網財經

  央廣網常州6月30日消息(記者易珏 王夢妍)「石墨烯薄膜不僅散熱好,還能應用在下一代摺疊手機。」國內首家以石墨烯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瞿研告訴央廣網記者,也有企業在生產石墨散熱膜,但材料都來源於國外。石墨烯薄膜在替代進口方面意義重大。據悉,第六元素的石墨烯產能已經達到每年300噸。

  迄今為止,像第六元素這樣的石墨烯企業在常州聚集了超過100家。常州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助理張昱告訴央廣網記者,年底常州的石墨烯企業將突破150家。目前,常州聚集了中國50%的石墨烯企業,「全國石墨烯一半在常州」的美譽由此得來。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兩位教授從石墨薄片中剝離出石墨烯——世界上最薄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因為石墨烯具有優異的電、熱、力、光等性能,這一發現被認為是新材料的革命性事件。海外求學的瞿研意識到,石墨烯將帶來巨大商業應用前景,而事實上,就在他2010回國創業的第二天,兩位教授因此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不脛而走。

 

第六元素董事長 瞿研 

 別名「黑金子」的石墨烯用途廣泛,除了應用在鋰離子電池中,提高電池性能外,石墨烯導電率強,在晶片領域的用途也大於電池;石墨烯鋁合金可以替代航天中的鋁材料,改善鋁材料的性能;添加在鋼材裡面以增加柔韌性。

  瞿研慶幸自己趕上了石墨烯的風口, 2010年底,石墨烯走進中國投資機構的視野。石墨烯本身極其特殊的特徵,讓人們對石墨烯帶來多領域科技革命,改變人類生活,寄予更多期待。一夜之間,石墨烯成了新材料的代名字,資本市場對石墨烯的追捧,更加速了大眾的認知。

  2011年,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在常州成立,成為全球首家石墨烯研究院。依託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的孵化加速、公共技術服務等形成的原創技術培育體系,常州石墨烯產業在全國得以率先起步。

  張昱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我們不僅誕生了10項全球第一,還形成了150多種石墨烯產品,特別是在原材料方面,常州石墨烯發展特點明顯,聚集了6家做原材料的工廠,而其他地方只有1-2家,這是科技創新轉化的成果。」

  石墨烯的前景是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更重要的是可以支撐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在常州,目前已初步形成從石墨烯材料製備、設備研發、石墨烯相關產品生產到應用的全產業鏈,初步建成「產-學-研-金」的石墨烯生態圈。

  起步高,發展卻並不如創業者們預料得順利。26家石墨烯概念重點上市企業和16家新三板石墨烯企業財報顯示,石墨烯業務板塊仍處虧損狀態。

  瞿研總結,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石墨烯是一種原材料。「作為產業鏈,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活用。舉例來說,只做石墨烯不夠,要把它做成尼龍聚合纖維,還要紡絲,還要織布,織布完以後要印染,印染後做衣服,產業鏈必須打通。」

  石墨烯作為一個新材料、新行業,應用場景還沒被完全開發,產業鏈條沒有打通。瞿研認為,培育這樣一個新產業不要說十年八年的投入,二三十年都是應該的。但目前中國的創新企業規模偏小,以江蘇省為例,共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約30億元人民幣,而早在2010年,世界最大的汽車的零配件供應商德國博世一年的研發經費是46億歐元。

  瞿研曾經對中國全社會投入石墨烯領域的資本做過統計,發現所有石墨烯企業的融資總和只有七八十億元,甚至只相當於一家ofo的融資額。這對於一個需要重資本投入的行業來說,金融的支持任重道遠,支持創新型企業還需要創新機制。

  「創新是非常難的事,九死一生。創業者所要做的就是血戰到底,戰至一兵一卒。」瞿研感嘆,第六元素去年虧損1500萬元,「如果把一年2000萬元的研發費用減去,公司就盈利了,但這決定公司未來的競爭力,咬牙也要堅持投入研發。」

  「在新材料領域,我們在全世界領先的企業幾乎為零。但是我相信中國在五到十年內,一定會有幾家拿得出手的新材料企業。」瞿研說。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排行榜(國內篇)
    石墨烯研發及應用是我國少數位於世界前列的科技領域之一,對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支撐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帶動材料產業升級換代、促進國際交流協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新一輪產業升級和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我國政府已經開始從政策層面高度重視石墨烯產業的發展,試圖在全球石墨烯大戰中佔據核心優勢。
  • 2020年中國石墨烯行業相關政策及規劃匯總情況 未來產業化發展有望...
    2019年,石墨烯再度迎來「新材料之王」的美譽。在工信部公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累計9種石墨烯材料入選。國家層面石墨烯政策規劃匯總情況相比於國外政府較早進行政策扶持,我國直到2012年才由工信部發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首次明確提出支持石墨烯新材料發展。
  • 預見2020:2020年中國石墨烯產業全景圖譜
    《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是我國石墨烯領域首個國家層面綱領性文件,提出將石墨烯產業打造成先導產業,逐漸實現石墨烯材料在部分工業產品和民生消費品上的產業化應用,並提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產業體系。
  • 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通知
    2020(第七屆)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將於2020年10月16-18日在上海大學召開。作為石墨烯行業規模最大的國際盛會,本屆大會將聚焦石墨烯國際合作、產學研融合及商業化應用,重點開展100場商務會客室、8場產業化分論壇、6大特色論壇等活動。
  • 石墨烯材料:迄今為止最專業的一篇深度文章
    中國石墨烯研發及產業化聚集區域主要有四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山東地區和京津冀區域。另外,福建、安徽、四川、重慶、黑龍江等地也在積極培育石墨烯相關產業。   目前,國內已有多個石墨烯產業化基地建成,常州石墨烯科技產業園、青島石墨烯產業園區、重慶石墨烯產業園、寧波石墨烯產業園區、無錫石墨烯產業園區已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性石墨烯產業集群。
  • 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開幕,石墨烯晶圓成果在寶山發布
    央廣網上海10月18日消息(記者周洪) 「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盛典。日前,以「開放合作 共築烯未來 」為主題的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在上海大學開幕,以加強石墨烯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推動石墨烯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上海石墨烯產業化應用布局,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推進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及熱點領域
    長期以來,新材料產業的創新主體是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韓國、俄羅斯緊隨其後,目前屬於全球第二梯隊。(1)全球對新材料產業宏觀引導不斷增強當前,發達國家都把新材料產業發展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密集出臺重大規劃政策,從研發投入、市場培育、法律制度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努力搶佔未來發展先機。
  • 賽迪智庫:2020年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形勢展望
    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塗料、大健康、節能環保、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為主的六大產業化應用領域,其中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規模佔比超過60%。2019年6月,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條紡絲級單層氧化石墨烯十噸生產線並試車成功,所產單層氧化石墨烯及其應用產品——多功能石墨烯複合纖維獲得國際石墨烯產品認證中心(IGCC)產品認證,標誌著我國石墨烯改性纖維材料的產業化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市場規模繼續擴大。
  • 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專家介紹石墨烯晶圓研發成果 10月16日至18日,「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大會由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上海大學和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GIA)聯合主辦。全國石墨烯領域專家、企業家等近500人現場參加了活動,來自國內外的3000多名石墨烯材料專家、企業家、展商單位等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齊聚一堂, 大會邀請到石墨烯諾貝爾獎獲得者、歐盟旗艦計劃戰略委員會主任Andre Geim(線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幹勇,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逸泰,歐洲科學院院士、歐盟石墨烯旗艦計劃項目負責人Xinliang Feng,歐盟石墨烯旗艦計劃科技官兼管理部主席
  • 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的喜與憂
    為全面了解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現狀,摸清行業發展脈絡,為國家未來石墨烯戰略規劃和政策制定提供決策支撐,2019年2月由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牽頭,劉忠範院士任組長,聯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經濟》雜誌社、中關村石墨烯產業聯盟、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等單位組成全國石墨烯產業發展戰略調研組。
  • 中國破冰新材料應用 攪動千億石墨烯江湖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環之下,石墨烯,這種碳的同素異形體,正被定義為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作為新材料的超強性能,有目共睹。它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強韌的材料。其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拉伸幅度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
  • 媒體:「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在國內淪落為「工業味精」
    就連石墨烯的發現者安德烈·海姆也曾一度承認,中國石墨烯產業化水平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在今年9月剛剛落幕的石墨烯創新大會上,海姆卻改口稱,中國目前推出的石墨烯產品普遍呈低端化特點。 這一前一後巨大評價落差的背後,折射的或許是石墨烯在中國日漸淪為「工業味精」的現實命運。
  • 31省「四個梯隊」石墨烯產業格局已成,這份報告分析得很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日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國家新材料資源共享平臺聯合發布《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競爭力指數(2020)》(下稱「報告」)。根據報告,目前,全國31個省、市石墨烯產業發展呈現明顯的階梯狀分布,基本呈現「四個梯隊」,且各地產業化發展水平差異明顯,其中江蘇省遙遙領先。經過數年發展,以北京為核心,內蒙古—黑龍江地區產業帶、東部沿海產業帶、陝川渝等地「一核、兩帶、多點」的空間格局初步形成。報告指出,全國石墨烯政策環境整體趨好,其中,福建省在產業政策和組織建設兩方面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
  • 我國石墨烯產業應用與發展態勢
    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2017年發布的團體標準T-CGIA001-2017「石墨烯材料的術語、定義和代號」中提到:石墨烯材料是由石墨烯單獨或堆垛而成、層數不超過10層的碳納米材料。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韌性最好、質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的材料。單層的石墨烯是由一層密集的碳六元環構成,它的厚度為0.335 nm左右,是目前為止最薄的二維納米碳材料。
  • 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推進區域高效協同 加速創新產業...
    11月28日,2020江蘇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常州)新材料院士專家報告會在常州市武進區舉行。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社分析師專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但是下一步仍需加大力度開展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構建,堅持區域協同統籌,形成合力助推產業鏈與創新鏈雙向融合發展。
  • 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推進區域高效協同加速創新產業...
    11月28日,2020江蘇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常州)新材料院士專家報告會在常州市武進區舉行。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社分析師專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但是下一步仍需加大力度開展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構建,堅持區域協同統籌,形成合力助推產業鏈與創新鏈雙向融合發展。王旭東認為,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迅速,但存在著「兩端強、中間弱」的問題。一方面,我國的石墨烯研究與專利積累強,創新技術發展迅速。
  • 寧夏成立首個新材料產業研究院 探索石墨烯發展「新藍海」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與寧夏神州輪胎有限公司現場籤署合作協議。 李佩珊 攝新材料產業技術高度密集,生產與市場的國際性強,發展前景良好,其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
  • 【報告】一文看懂石墨烯,材料界「網紅一哥」,5大應用領域,產業...
    我國石墨烯產業鏈近年來已初步打通,上下遊鏈條逐步完善,上遊石墨礦開發技術不斷創新,中遊石墨製備方法不斷改進,下遊應用領域研發不斷拓展。正是由於產業鏈不斷發展,我國石墨烯市場規模有持續較快增長的趨勢。石墨烯作為「新材料之王」,目前大規模製備方式仍存在缺陷,下遊應用領域仍未被開發完全,所以仍保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 這場諮詢對接會在萊西召開 用集群效應為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賦能
    天然石墨的石墨烯製備與應用研究都有哪些?高品質納米纖維膜是怎樣製造及其應用的?……11月24日下午,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和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青島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諮詢對接會在萊西市召開。
  • 中國石墨烯行業專利申請情況,需推動規模化綠色化製備技術突破
    隨著人們對石墨烯認識的更加理性,不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將更加沒有立足之地,石墨烯作為技術含量極高的前沿新材料,並不適合大煉鋼式的「群眾運動」,只有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方能生存。《2020-2025年中國石墨烯行業市場運營現狀及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三、石墨烯行業相關政策分析近年,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我國石墨烯發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區域為聚合區,多地分布式發展的石墨烯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