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證券報
邊風煒:3000點不僅僅是個整數關
本周指數再度衝關3050點敗北後,出現中陰線調整,之後,A股韌性顯現。3000點不僅僅是一個整數關,更是目前經濟的分水嶺,轉型在加速、資本市場將更多反映基本面的狀況,在3000點前主動調整,是更理性的做法。
本周指數再度衝關3050點敗北後,出現中陰線調整,之後,以北上資金為首青睞的大消費與大金融行業龍頭再度成為指數的「守護神」,A股韌性顯現。
自2017年以來,A股國際化的進程不斷加速,其間市場經歷了幾次不適應,2017年白馬領先,金融消費二八明顯,大部分投資者看著指數上漲卻賺不到錢;2018年個股暴雷不斷,指數下跌20%多,大部分個股跌幅遠大於指數,非系統性風險滿天飛;直至2019年A股在經歷了外資的不斷深入後,北上資金成為各路資金的風向標,雖然目前佔比不大,但影響卻越來越大,使得核心資產成為指數的風向標,A股走勢也漸漸與美股趨同。
其間最明顯的變化有二,第一是指數的韌性,我們發現近半年以來,每次指數下跌,跌幅榜跌停個股都很有限,由於機構抱團核心資產,因此理性程度較高,盲目殺跌動能遠不如從前;第二是越來越大的分化,在我們數據復盤後發現,本輪反彈至今看似凌厲異常,但實際跑贏指數的個股遠不足20%,分化越來越明顯,即使強如創業板指數,如果打開創業板個股走勢,會發現絕大部分個股依然在低位徘徊,毫無起色,這些變化似乎與歐美發達資本市場是非常類似的。
回顧A股30年歷史,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於上市企業少,且質量差,因此「政策市」特徵明顯,一個政策往往會帶來市場巨大波動;第二階段隨著權重藍籌不斷上市,市場進入全流通,公募基金規模增大,此時市場進入「資金市」,更多由貨幣政策、M1與M2的增速決定,個股齊漲共跌,牛短熊長;第三階段應該從2017年開始,外資逐步主導市場,市場對基本面的確定性要求增加,進入「價值市」,價值派逐步引領,個股分化明顯,指數化投資與核心資產成為主流。
我們期待這是最有希望的一次慢牛行情,但對於絕大部分個人投資者來說,或許是又一次巨大理念的轉變,從跟莊、追資金、抓題材,到看行業、讀年報、學財務,這幾乎是一次由零開始的路程,我們發現很多白髮蒼蒼的投資者在歷經20餘年後重新起步學習,這精神和態度讓人欽佩。
回顧當下市場,本輪行情在政策的集中發力下反彈,但在3000關前再度止步,有人說這裡有很大的技術阻力,籌碼堆積,我們卻認為這是理性的表現,無論降息降準有多利好,都不能掩蓋雙降背後基本面的羸弱,此時如果一衝而過3000點,甚至來到3200點、3500點,那麼釋放的流動性恐怕將再度洶湧入市,其結果我們在2015年曾經見過,對實體、對市場都有百害而無一利。3000點不僅僅是一個整數關,更是目前經濟的分水嶺,轉型在加速、資本市場將更多反映基本面的狀況,在3000點前主動調整,是更理性的做法。
對於操作,我們反覆強調性價比與確定性,核心資產質地優良,無非是在性價比中做選擇;科技轉型,利在千秋,更多要考慮確定性,一眨眼春去秋來,三季報與年報預告又將來了,有哪些行業企業還能有驚喜,哪些地雷又將爆出,不多久都將大白於市場。
隨著A股的演變進程,有時候我們真覺得指數越來越無趣,借鑑美股的十年牛市,能跟上道瓊指數的也許就那幾十家知名企業。十年後A股也許會有五六千家上市企業,屆時重質將遠比重勢更重要吧。
不多說了,3000點我們依然謹慎有餘,但對於A股此次的演變我們很欣喜,研究創造價值、價值勝者為王的時代已經來了。
(邊風煒,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2
資金流向
3042點後北上資金調倉換股 掃貨對象中強周期股漸多
昨日,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148.62億元,為僅次於2018年11月2日173.85億元的歷史次高。這意味著,隨著滬指9月16日盤中創下3042點本輪反彈新高后整體回調,北上資金次日轉為淨流出結束了之前的持續淨流入後,重新開啟對A股「買買買」的節奏。那麼,滬指3042點以來,超200億淨流入的北上資金在重點買入哪些?
A股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昨日再創了歷史新高——盤中觸及1160元,收盤價也在漲逾1%後以1157.42元創下收盤價歷史新高。可以看到,貴州茅臺股價在上周連續調整甚至大跌後,本周重新向上衝,多日成為北上資金的寵兒。例如本周一,貴州茅臺被北上資金大舉淨買入11.97億元。9月18日,北上資金再度耗資4.58億元淨買入貴州茅臺。
不過,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金融等周期性行業的大藍籌或大白馬,本周明顯受到北上資金追捧。據Wind統計顯示,本周截至有統計數據的9月19日,北上資金加倉了685家公司,平安銀行以8288.39萬股成為北上資金增持數量第一。而北上資金增持超過1000萬股的22家公司,基本被銀行、證券以及基建或房地產相關公司包圓。例如可以看到保利地產、綠地控股以及中國建築、中聯重科、寶鋼股份等。
整體來看,與8月份北上資金增持數量靠前公司多為科技股不同,顯示近日存在調倉換股情況。從加倉數量來看,大消費概念股比較受北上資金歡迎,例如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通化東寶、中順潔柔等本周北上資金加倉數量超過了500萬股。而北上資金本周加倉300萬股以上公司中,只有浪潮信息、網宿科技、鵬博士、大華股份等為數不多的科技股。
實際上,北上資金本周賣出數量靠前的公司,科技股佔比較大,例如,京東方A本周遭北上資金淨賣出1403.44萬股,高新興、東旭光電等科技領域公司也被賣出500萬股以上。此外,信邦製藥、羚銳製藥、紫鑫藥業等醫藥生物公司,賣出數量同樣超過500萬股。
昨日,大同證券分析師劉雲峰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北上資金作為海外資金進入A股的主要通道,有研究顯示,儘管北上資金的存量規模已經與融資餘額相當,但北上資金的換手率明顯低於融資餘額,意味著交易並不那麼頻繁,即一旦產生交易行為,一段時間內對於某些品種或板塊的看法會持續,因此值得投資者跟蹤關注。
記者進一步以北上資金本周增持超過150萬股、增持數量超過之前持股10%以上、增持數量佔流通股比例高於0.50%為標準,梳理出39家3042點以來北上資金大力度買入對象 (詳見B8版 《實用數據》),從行業角度觀察,北上資金調倉換股跡象更為明顯。
39家公司中,屬於科技或者大消費領域公司只有16家,其餘公司中房地產、基建或強周期的中上遊公司比較多。例如小金屬公司金鉬股份本周被北上資金增持1142.69萬股,環比加倉幅度31.40%,增持數量佔流通股比例高達1.42%。再如偏基建的化工公司宏大爆破,北上資金本周加倉393.55萬股,環比加倉幅度56.32%,加倉數量佔流通股1%。還有世茂股份,北上資金加倉1600多萬股,環比增持幅度19.01%,增持數量佔流通股比例也達到1.34%。
劉雲峰進一步稱,昨日是標普、富時羅素擴容9月23日正式生效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因此昨日北上資金淨流入近150億元可能有臨門趕緊買入A股的因素。目前來看,消費股可能繼續受北上資金青睞,對科技股熱情可能會有階段性降溫,而對於整體相對低位或者表現一般的金融、房地產或基建等中上遊公司則可能青睞程度增加。
本報記者 陳剛
3
大眾30
近期關注消費板塊走勢
本周大盤呈現衝高回落的走勢,上證綜指周一創出3042.93點階段高點後回落,大盤在2970點一線遇支撐反彈。本周上證綜指下跌0.82%,深證成指下跌0.39%,大眾30指數下跌1.86%。
30成份股本周漲幅前五位的是國城礦業、天味食品、九州通、尖峰集團、片仔癀,漲幅分別為7.01%、5.77%、4.99%、4.94%、4.90%;跌幅方面,恆順醋業、優德精密、恆源煤電、華宇軟體、中國平安跌幅居前。受到中國平安為首的權重股調整拖累,本周30指數走勢較弱。而一些前期的冷門股則有所表現,如國城礦業;此外,受到食品飲料板塊走強帶動,天味食品本周漲幅居前。
機構認為,天味食品產品品類豐富,且產品結構多樣,中端、中高端、高端產品全覆蓋,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另外,公司每年推出新品,持續創新,完善產品豐富度。隨著天味品牌競爭力逐步加強,未來有望通過大單品戰略進一步提升產品滲透力和復購率。下周,投資者可繼續跟蹤消費板塊走勢。
聚焦行業龍頭:恆瑞醫藥
恆瑞醫藥(600276)多年來建設了萬人銷售團隊,各板塊主要產品都有較高市佔率,體現其極強的銷售能力。公司現有腫瘤+麻醉+造影三大核心領域增速穩健,注射劑中短期受帶量採購影響相對較小。在研品種儲備豐富,覆蓋抗腫瘤、糖尿病、麻醉、抗血栓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右美託咪定鼻噴劑、釓布醇注射液等多個品種納入優先審評,近兩年有望獲批首仿上市。
根據中康網數據,我國處方藥市場約1.3-1.35萬億人民幣,公司目前僅佔整體市場的1.3%,整體外企佔比約24%-25%。未來10年,我國處方藥市場將以8%左右增速每年穩定增長,到2029年,處方藥市場有望達到約3萬億。
本報記者 湯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