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縣橫溪鎮溪頭村,唐風宋韻,龍蟠虎踞,抗日烽火燃燒熊熊

2020-12-04 麻姑巖

今天是小雪的節氣,從氣象學上說,氣溫下降,但大地尚未很冷,雖有可能降雪也不會很大,故稱小雪。凡事需要未雨綢繆,為了安全過冬,一直以安全為己任的同學提議出去走走,為身體儲存點元氣。

人類文明源遠流長,仙居的巖畫聞名全國,至今已經發現多處巖畫群並已經被列為全國文保單位。巖畫反映的含義以及其斷代爭議雖然見仁見智有多方解讀,仙居本土的幾位巖畫專家也不能達成完全一致的意見,但我覺得類似弗洛伊德「力比多」式解讀很有意思。近日新聞上說仙居縣橫溪鎮溪頭村又有新發現的巖畫,同學聯繫了熟人說帶我們去看看,我們不懂巖畫,可外行看看熱鬧總是可以的,還順便爬山鍛鍊一下身體。

《仙居縣地名志》介紹,溪頭村南面是永安溪,東面是九郎溪。村處兩溪匯合的頂端,故名。

溪頭村沈姓始祖沈希古公(沈鑑)為朝廷命官,五代吳越時(945年)自永嘉招女婿到永安縣(仙居)上坂的唐朝國戚李家,並在現溪頭村建造房屋定居,繁衍至今已經超過千年,人口已2500多,成了仙居沈姓大村。

我們從縣城出發到溪頭村的路上,明明是小雪的節氣,老天卻臨時變卦下起了小雨。本來帶我們去山上看巖畫的村民老叔沈志明說,雨後去看巖畫的山路並不難走,但山道旁邊的雜草會弄溼褲子,我們都不是巖畫的狂熱愛好者,便聽從沈老叔的建議,看看溪頭千年古村,體驗一掬唐風宋韻,回味熊熊燃燒的抗日烽火。

我們停車的地方就是村委會辦公室,原來是溪頭電影院,規模不小。大家都以為是政府出資修建的官辦電影院,結果老沈叔說這是他們自己村辦的電影院,這裡當初比縣城還繁華熱鬧……

沈老叔現在居住的「翰林裡」古宅初建於明嘉靖年間(1531年),典型的江南三臺九門堂結構。門前掛著的是仙居縣傳統建築保護單位為(清)朝,不知道是不是現存建築為清朝重建的。

「翠挹南屏」大門宏偉氣派,氣勢不凡。「戶對」兩個彰顯富貴人家的社會地位。

兩個側門上也有戶對,一側有「行在東表」字樣,一側有「肆其西封」字樣。說實話,這八個字我只認出「在東表」三個字,其他的都是聽沈老叔的介紹或同行的老師指點。老師把這八字的基本釋義講解了一遍,我又忘記了,大概意思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我要坐東擴西吧。

我發誓,再有機會讓我讀書,我以後上課一定好好聽老師的話……

門前的堂地上有用小石子鋪成的大魚,表示連年有餘的意思;還有八卦圖,希望家人出入平安。這小石子,據說是用一蘿谷換一蘿石子換來的,石子的規格是要能通過鐮刀架(仙居土話又叫斫柴刀或勾刀)的孔才行,再由師傅精心鋪墊,沒有巨大的家產做後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旗杆石座基石板

門前還留有旗杆座基石板一對,據說原來的旗杆夾石上有「恩貢」兩字。

進得裡面的「捷報廳」,兩側板壁上的官報「捷報」遺蹟明顯。

這個「地板磚」,可是原汁原味的,已經存在幾百年了。相傳當初工人用桐油加石灰、黃泥做成,至今毫髮無損,古人的智慧不服不行。

宅院後設有花庭,沈老叔說庭中一棵鐵樹與宅同齡。我問鐵樹開過花嗎?老叔說,毛主席他老人家走的1976年開過花……

「翰林裡」古宅現在正由政府出資在搶修中,相信不久會煥發出當初的英姿。

下馬石

在另外一個同樣的四合院裡,一對用小石子鋪成的「雙獅戲球」栩栩如生,特別是獅子的一對眼睛,真是畫獅點睛的上上之作。

帶我們參觀的沈志明老叔和其他幾位熱心村民說,村裡曾經有一塊木雕百魚圖,傳說是一位宮裡流落到這裡的工匠製作而成,是不可多得的藝術魁寶,可惜已經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被人偷走了。看到我們失望的眼神,他們說那邊還有一塊,只是沒有這幅百魚圖好。

果然,在另一個宅院裡,一根橫梁朝下的一面上雕刻有十餘條的魚蝦之類小動物,正在奮勇爭先地朝著龍門躍去……

在帶我們來的王老師介紹下,大家拜訪了95歲的抗戰老兵沈在長,沈老獲得了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在大家的請求下,沈老小心翼翼地佩戴上上紀念章並與大家合影留念。

在沈老的居住的院子裡,發現有門當戶對中的「門當」一對。這地方,果然藏龍臥虎。

藏龍臥虎不是說說的,有實物例證。

在一個不起眼的建築物一角,龍蟠虎踞四個大字赫然在目。其中「龍、虎」兩字為陽刻,「蟠、踞」兩字為陰刻,還有貌似龍、虎圖騰居中。可惜靠「虎」的外側為村民的菜園子,那個「虎」字被籬笆擋住了半個字。

沈老叔他們幾個熱心村民繼續帶我們參觀。

來到一個百年大楓樹下,村民指著一座已經破舊的二層房屋說,這是我們村裡的革命老區了。當初這裡是溪頭村的一座尼姑庵,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雷波部隊的駐地所在。

進得裡面,果然當初的部隊痕跡還歷歷在目。有「精誠、親愛」「黨務公布處」、「圖書周刊處」、「隊務公布處」、「起居學術處」等。

這麼有教育意義的地方,必須合個影。

雷波部隊有所耳聞,但來龍去脈不甚清楚。查了一下,「雷波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集團軍突擊總隊第一突擊隊的代號,部隊指揮官是胡旭籲將軍。總司令部設在浙江麗水縣的碧湖鎮,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敵後戰場上一支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的部隊,相當於今天的特種部隊,他們神出鬼沒,到處伏擊日偽軍,鋤殺漢奸賣國賊,攪得敵人日夜不得安寧,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抗日鬥爭。大概在1943年前後抵達浙江前線,並在各地駐軍。

溪頭村自古佛教興盛,歷史上曾經有過十餘處佛教、道教、尼姑庵,由於各種原因,現多已毀。

連興寺原是玉皇殿,屬於道教範疇。介紹說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已經1400多年。幾經毀損,目前的連興寺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磚石結構,至今也是百年古剎。

門口遇到的大姐說,現在的連興寺不再是道教一家,而是供奉了道教玉皇大帝,佛教釋迦牟尼、觀音,以及儒教祖庭孔子的聖像,三教合一,所以改名叫「連興寺」。

王老師說,連興寺凌霄寶殿的兩頭獅子很有意思,男獅抱繡球咧牙歪頭看著女獅,女獅手扶幼獅歪頭吐舌對著男獅拋媚眼,一家三口溫馨相處。兩情獅含情脈脈,兩頭獅子的肚皮也不像一般的石獅子臃腫,而是都顯現了塊塊腹肌,明顯處於激情時期……我就想問問王老師,你這樣赤裸裸細膩觀察一對青年夫婦的真情流露時刻,真的不會不好意思嗎?

小祠堂

我見寺院後側有一不同尋常的建築,就問老王叔那是什麼?他們說那是一個小祠堂,現在在幼兒園裡面,進去不方便。祠堂裡還存放著一塊明代留存下來的古碑,可惜今天我們沒有眼緣。

村東邊的土地廟裡還有很多古井等古物,今天也是沒去看。也好,留點念想,下次來看巖畫的時候,有機會再去觀賞。

慈祥的老人

老沈叔已經安排家人做了地道的仙居澆頭面,直接上圖了,看看是不是有人羨慕。反正先發的朋友圈,喜歡澆頭面的人遠遠超過喜歡我的人,一群饞貓。

回來的路上,大家不知道怎麼就聊到了老師和老師母的問題上。同行的美女說,我相信我的老師白天可能會陪別的女孩,但晚上肯定是陪老師母的。這話一聽貌似不對呀,我說你怎麼知道晚上一定就會陪老師母?再一想這話實在沒有毛病,我是吹毛求疵了。晚上只要陪老師的,都是老師母,實在沒毛病,沒毛病,令人嘆服!

中華文化實在精妙深奧,趕緊回家背三字經去。

20201122

相關焦點

  • 仙居縣橫溪鎮原幹部吳鑫湧、應濤挪用公款案一審宣判
    11月6日上午,仙居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橫溪鎮原幹部吳鑫湧
  • 仙居縣橫溪鎮幹部吳鑫湧、應濤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2019-02-04 07:16 | 清廉仙居日前,中共仙居縣紀委、仙居縣監委對橫溪鎮幹部吳鑫湧、應濤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監察調查。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有關規定,中共仙居縣紀委、仙居縣監委決定分別給予吳鑫湧、應濤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將吳鑫湧、應濤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提起公訴。審查調查期間,吳鑫湧、應濤在懺悔錄中剖析,其法紀意識淡薄,放鬆對自我的要求,妄圖不勞而獲,沉迷賭博惡習,嚴重違紀違法,給黨、社會和家庭帶來極大危害。
  • 「烽火」燃燒在冀魯邊
    第二天,帶著墨香的《烽火報》送到了冀魯邊區黨委機關,送到了邊區抗日軍民手上,人們爭相傳看:「中國一定是我們的!」「冀魯邊區一定是我們的!」  此時,李久澤進入《烽火報》一年多了。他為自己所做的工作而激動,「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日寇重重封鎖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軍民得到一封家書很困難,要看到一張宣傳抗日救國道理、傳播抗日訊息的報紙,更是難乎其難。
  • 仙居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吳鑫湧、應濤提起公訴
    2019年3月15日,仙居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吳鑫湧、應濤以涉嫌挪用公款罪提起公訴。 經依法審査查明,吳鑫湧身為橫溪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利用自己負責徵繳橫溪鎮2019年度農醫保的職務便利,夥同應濤揶用公款用於非法活動,數額巨大未歸還,應當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責任。 文字 | 張 敏 排版 | 陳樂樂 責編 | 胡雨晴 仙居檢察 與您同行
  • 《火焰特效熊熊燃燒》插翅虎-協助拍攝
    一組火焰特效熊熊燃燒圖集。火焰特效熊熊燃燒【第1幅圖】此作品由濰坊攝影愛好者翁先生在著名的重慶地區拍攝火焰特效熊熊燃燒【第4幅圖】此作品由黑龍江攝影愛好者都先生在著名的海口地區拍攝火焰特效熊熊燃燒火焰特效熊熊燃燒【第10幅圖】此作品由秦皇島攝影愛好者危先生在著名的衡陽地區拍攝火焰特效熊熊燃燒【第11幅圖
  • 海坨山:平北抗日鬥爭從星星之火到烽火燎原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白河、黑河、媯水奔流的層巒疊嶂之間,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歲月裡,這一帶曾經是日寇苦心經營的戰略大後方,同時也是平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海坨山,地處平北要津,北控壩上,西扼張家口,東鎮承德,南守居庸。抗日戰爭時期,海坨山是平北地委、平北軍分區司令部所在地。在這裡,平北抗日鬥爭從星星之火到烽火燎原。
  • 唐風圖:為詩經唐風繪製的插圖
    原標題:唐風圖:為詩經唐風繪製的插圖   《唐風圖·蟋蟀》   文、圖/記者 金葉   《唐風圖》現存有三本,分別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唐風圖》取材於《詩經》毛氏傳本,12幅圖畫分別描繪了《詩經·唐風》中《蟋蟀》、《山有樞》、《揚之水》、《椒聊》、《綢繆》、《杕杜》、《羔裘》、《鴇羽》、《無衣》、《有杕之杜》、《葛生》、《採苓》十二章。《唐風》中的「唐」是指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國,統治區域在今太原南的汾水河流域一帶,後來叔虞的兒子將國號更改為晉。
  • 我的生命還在熊熊燃燒
    推開小窗看花兒的妖嬈我奔騰的生命向冉冉升起的太陽微笑我的身軀像枯萎的野草但我的生命還在熊熊燃燒
  • 抗日劇《秋蟬》深受大家喜愛,原來地下黨「隱藏」最深的是他
    劇情中隱藏最深的地下黨,唐風的真實身份曝光了,他竟然也是一位地下黨,代號為「漁夫」。原來,唐風是香港潛伏最長的休眠者。可能香江已經預料到自己會為國捐軀,所以留了唐風這麼一手。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唐風在幫助葉衝和池誠執行任務時從來不多問的反常舉動了。一直以來,唐風的表面身份是興和會的副會長,雖然看起來人畜無害,但是其實還是挺兇狠的。
  • 地獄之門:熊熊烈火燃燒了半個世紀
    1971年的時候,相關專家為防止有毒氣體洩露,決定把一個天然氣坑點燃,沒想到這一點就再也沒有熄滅,一直燃燒至今。它究竟還能燃燒多久,誰也說不清楚,所以,「專家」的建議,也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地獄之門」的周圍是卡拉庫姆沙漠,一片荒蕪,只有這個坑洞裡燃燒的熊熊烈火,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景觀。
  • 看,地獄之火正在熊熊燃燒!
    看,地獄之火正在熊熊燃燒!炎炎烈日之下的高溫地區的人正在飽嘗被「烤燎」的滋味,因為太陽就像一團烈火,把人烤的坐立不安,人們一心想往冰庫裡鑽。被丟進地獄的人,在熊熊燃燒的硫磺火湖裡受痛苦、受刑罰直到永永遠遠。天堂是真實的,地獄也是真實的,地獄裡的痛苦更是真實的,因為耶穌說:那裡的火是不滅的,蟲是不死的。而且,進到地獄的惟一途徑就是犯罪,而脫離地獄的惟一途徑就是悔改信耶穌,再沒有第三條路。今天,我們是走在犯罪的路上,還是走在悔改信耶穌的路上?當我們被炎炎烈日烤的全身都不舒服的時候,是否能感受到一點點地獄之火的痛苦?
  • 探秘「地獄之門」 熊熊烈火晝夜燃燒數十年
    然而,從此以後,該洞穴就變成了地獄一般,大火熊熊燃燒了近40年仍未熄滅。沒有人知道這些年已經有多少噸優質氣體被燒掉,而且看起來,洞裡的氣體似乎是無窮無盡的。
  • 而是整個西海岸在熊熊燃燒,你以為他是在誇張嗎?
    @洋務先驅張之洞:你可能看到了最近新聞上美國這兒著火了那兒著火了,可當有人告訴你,今年美國火災情況堪稱歷年來最嚴重,不是個別地方,而是整個西海岸在熊熊燃燒,你以為他是在誇張嗎?
  • 《怪物獵人世界》太陽熊熊燃燒之時怎麼玩 活動玩法攻略一覽
    導 讀 怪物獵人世界活動不斷,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具有難度的太陽熊熊燃燒之時活動,快來看看這個活動介紹吧!
  • 小學生奇葩小紙條,八卦之魂沒有熊熊燃燒嗎?學生:不可能的事情
    導語:小學生奇葩小紙條,八卦之魂沒有熊熊燃燒嗎?學生: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是一個網絡很發達的時代,在網絡技術的加成之下,網民越來越願意在網絡上分享信息,將自己生活的一點一滴都Po到網絡上。除此之外,現在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各種的信息。
  • 昭通鎮雄一古街發生火災,幾棟木房熊熊燃燒成火海
    12月3日晚7時許,房屋正在熊熊燃燒的幾段現場火災視頻在昭通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裡傳播,引發眾多網友關注和擔憂。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核實得知,該視頻拍攝於雲南昭通市鎮雄縣羅坎鎮集鎮中街,火災發生於當晚6時30分左右。
  • 龍蟠科技研究院鋰電池材料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11月26日,正逢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在這個充滿愛與溫暖的日子裡,「龍蟠科技研究院-鋰電池材料研發中心」在溧水園區宣布正式啟用。在董事長石俊峰的高瞻遠矚下,龍蟠科技快速展開了鋰電池材料的戰略布局,並成立了江蘇鋰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四川鋰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領域。
  • 12月以後,想念之火熊熊燃燒,3星座鎖住舊情,和好如初白頭偕老
    12月之後,思念之火,熊熊燃燒,鎖住了舊日情緣的天秤,將與之和好如初,白頭偕老。金牛座金牛座的人很固執己見,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金牛座的肯定,他們就會不屈不撓,而金牛座堅信自己能做到最好,而且金牛座的人工作能力也很強,他們善於控制自己的心態,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金牛座總是能夠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