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
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
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
而今年夏至日又恰逢日環食
小夥伴們可以
在「最長白天」觀賞到「金邊日食」
圖片來源:新華社
而且
廈門是日環食的最佳觀測城市之一
持續時間近1分鐘
網絡圖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科院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副研究員成灼介紹,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已通過土圭測影發現四季變化與正午時日影長短變化相關,並由此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分二至」。在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正午時太陽最高。這一天過後,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到秋分時,太陽直射點重新回到赤道,全球重歸晝夜等長。
今年的夏至日還將上演日環食天象。此次日食環食帶穿過我國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環食帶內可以觀測到日環食。
在環食帶中心線附近,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大多在0.99以上,太陽幾乎全部被月亮擋住。我國境內環食帶之外的地區,可以看見日偏食,且食分較大:新疆地區偏食食分普遍在0.5以上,偏食食分最小的黑龍江漠河,食分也有0.21。
廈門全島將被環食帶覆蓋
本報記者 黃嶸 攝
這次的環食帶西起非洲中部,經過阿拉伯半島、巴基斯坦、印度後進入我國境內。在我國,環食帶經過西藏、四川、貴州和湖南、江西等地,進入福建後出海,橫過臺灣中南部,最後結束於西太平洋。
整個廈門島完全被環食帶覆蓋,而環食帶中心線恰好經過鼓浪嶼南部並向東南延伸,如果市民在演武大橋的觀景臺上觀測,則當日14點43分38秒日食開始(初虧),16點10分20.7秒環食開始(環食始),日月呈現「同心圓」狀態(食甚)的時刻為16點10分49.7秒,在16點11分18.8秒「生光」,結束環食(環食終),而後在17點24分16.9秒復圓,整個環食階段(環食始至環食終)預計將持續58秒。雖然廈門島完全被環食帶覆蓋,但越接近中心線,日環食的持續時間越長。
網絡圖
此外,本次日環食的最大特點是食分(日面直徑被遮擋部分和日面直徑的比值)達到了0.994,也就是說,環食階段太陽視圓面被月球覆蓋的面積達到97.6%,這種幾乎接近日全食的日環食被稱為「金邊日食」。據相關數據顯示,下次達到這麼大的食分可能得等到2032年5月9日,而且發生在南大西洋,很難觀測到。
網絡圖
網上之所以有「廈門是本次日環食觀測的最佳地點」這一說法,是因為廈門環食時間較其他地區長,而且地理環境視野開闊,為整場觀賞增色不少。就演武大橋附近而言,食甚時太陽地平高度35.3°,這樣的地平高度可以將地面大樓和日環食同框攝入。
大家別忘了提前探好路
找個好地點哦!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劉少敏 綜合新華社
編輯:蔣含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