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反引力」空間,將商業展示注入辦公

2020-12-05 麟軒創意設計

項目所在地為世博浦西片區城市最佳實踐區板塊南區,緊鄰黃浦江和當代藝術博物館,周邊景觀和文化資源豐富。設計重新定義了室內功能,將其設計成為既能滿足兩家不同領域企業的獨立辦公,同時又能夠對外開放,集會議、展覽、秀場、路演、酒會等多功能一體的複合展廳。

項目位於一棟保留老廠房骨架的現代建築(原世博會案例聯合館3)的頂層,帶有一個超大的露臺。室內32米的大進深和僅3.5米的淨高給想要尋求空間突破的設計師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何在相對局限的條件下滿足兩家公司日常辦公的功能需求,同時還要賦予這個空間積極的功能,打造出一個博物館級別的多功能展廳。

▼辦公暨多功能展廳空間概覽

建築改為辦公出租後仍保留了西側的垂直客梯和東側的自動扶梯。經過設計師反覆推敲和論證,最終選定了更靠近路口且方便易達的垂直客梯作為上到四樓的主要方式。設計以白色艙體」的電梯廳為起點,強化橫向立面的延伸。貫穿南北的「反引力」會議廳和茶室將空間分為兩個獨立的區域,同時利用環繞走道打造出迴廊式的多功能展廳。

▼空間生成分析

引入光亮 | Introduce the light

路易斯·康:「設計空間就是設計光亮」。設計師在設計中利用了頂層的優勢,將局部屋面打開,最大化的把陽光引入室內。當陽光穿透天窗,光線形成的虛影赫然投射在地面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區域呈現出不同的光影氛圍,讓原本封閉的空間具有了延展性。原設計方案中天窗下方還設有一部通往屋頂露臺的樓梯,經多次和物業協商後最終未能實現,留下了一些遺憾。

▼明亮的前廳空間,局部設置天窗採光,結合壁龕和門洞營造出一個內凹和穿透的盒子

黑和白的質樸空間 | The simplistic space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拋開一切華而不實的裝飾,保留建築最本真的空間屬性。整個空間選用了水泥磚、鋼板、原木這幾種最基本的材料,追求美感與質樸的平衡。黑與白作為空間色彩的主色,讓空間傾向冷靜與理性,同時有效的包容了後期軟裝色彩介入後因不同彩度、明度和飽和度而產生的無序和紛雜感。讓身處其間的人,能夠以沉靜務實的心來面對所做的事。

▼簡潔的迎賓空間,使用黑與白作為空間色彩的主色,局部以木材點綴

橫向立面的延伸 | Extension of the horizontal faade

由於室內受縱向條件的限制,因此強調橫向立面的延伸,擴大空間的深度與廣度,成為設計的基本原則。項目南臨黃浦江,但受原有扶梯和機房的限制,實際擁有一線江景的面並不多,我們在這裡布置了必要的前臺、接待區和辦公室,仍保留了一跨的開間,結合壁龕和門洞營造出一個內凹和穿透的盒子,江景資源亦得以用「鏤空」的方式被引入前廳。前廳左右兩側的牆體以黑色鋼板包裹,內凹的截面為溫暖的木色,一冷一暖相互平衡又表現出與周邊白色空間的強烈對比。凹凸錯落的壁龕,打破了單面展示牆的乏味感,對於立面的延伸和空間的收放變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室內空間局部,前廳兩側的牆體以黑色鋼板包裹,凹凸錯落的壁龕打破了單面展示牆的乏味感

反引力的戲劇化表達 | A dramatic expression of antigravity

基礎空間的中心扣除結構和機電風管後實際淨高只有常規的3.5米,加上較大的進深,整體略顯昏暗和壓抑。設計師將最大的會議室設置在此,整體抬高與地面相脫離,抬高的平臺向三個方向延伸並出挑達 3.6米。立面上利用楔形視覺誤差,巧妙的將鋼梁藏身於結構之內,所見之處只有不到一公分的厚度。儘管整個會議室體積感很強,但它的質量感卻因此被大大削弱,傳遞出一種視覺上的「輕」。在頂面和地面限定下,形成一種戲劇性的「反引力」效果。同時,抬高並延伸出來的平臺亦可以作為舞臺和展臺使用,在未來的運用中可隨時增添內容,會議室周圍留出環繞走道自然形成了迴廊式的展示空間,營造出一個充滿創造力的複合場所。

▼複合型多功能空間展示模式

▼複合型多功能空間演講模式

▼「反引力」會議室正面,整體抬高與地面相脫離並設置平臺

▼「反引力」會議室側面,立面上利用楔形視覺誤差,傳遞出一種視覺上的「輕」

▼會議室外圍抬高且寬闊的平面亦可作為展臺靈活布置

▼從平臺看往小會議室

▼從平臺看往水吧區

中心區的大會議室正對北側的露臺,吊頂從會議室頂部一直延伸至室外形成雨蓬,立面上用同樣的手法,使出挑達11米的雨蓬看上去輕薄如紙。在雨蓬的下方設有茶室,設計師希望茶室看起來與雨蓬非常接近但實際上又沒有互相接觸,因此將雨蓬的中間挖空,懸臂雨蓬誇張的出挑深度輕盈地遮蔽在茶室的上方,希望它們在保持這種張力的情況下進行對話。

▼出挑深遠的雨蓬和其下方的茶室外觀

▼雨蓬和其下方的茶室,將雨蓬的中間挖空,懸臂雨蓬誇張的出挑深度輕盈地遮蔽在茶室的上方

▼雨篷和茶室外觀夜景,出挑達11米的雨蓬看上去輕薄如紙

▼茶室的玻璃可以開合

▼雨蓬和茶室的對話關係

▼項目區位圖

▼平面圖

相關焦點

  • 共享辦公空間高入駐率,到底因為什麼?
    近年來,企業對辦公靈活性需求持續增加,選擇共享辦公成為了企業的策略之一。企業青睞共享辦公,為共享辦公市場注入強勁動力。廣州城的辦公項目平均入駐率超過八成,在逆市中交出了高入駐率的成績單。成績背後,到底是哪些因素產生了影響?
  • 寫字樓裝修四要素,打造有品質的辦公環境?
    寫字樓裝修是城市展示區域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同地區和品級的寫字樓,其自帶的流量圈的質量也不同。有品味的寫字樓環境,關係到企業實力和形象的展示,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合作,更能給員工更舒適精緻的辦公空間,留住人才。寫字樓裝修基本具備4個要素,能打造一個有品味的辦公環境。
  • 資訊|SPARK 新作:山海為景,打造大灣區新生代辦公空間
    由SPARK思邦設計的深圳太子灣總部辦公是中國招商蛇口綜合商業開發在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座塔樓內部共有95,500平方米的可租賃辦公空間,涵蓋了所需配套設施。
  • A』Design Award設計大賽金獎肖海鵬:設計提升商業空間價值
    關於A' Design Award由肖海鵬創辦並管理的卓美斯(CMC)是一家集設計、施工、服務於一體的高端商業空間設計團隊。在中國新商業空間設計上,始終與國際前瞻性的建築理念保持統一步調,打造與社會潮流相融合的商務空間,提升人們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
  • 氪空間籤約上影廣場,打造藝術性聯合辦公社區
    )北京】12月3日報導近日,國內聯合辦公品牌氪空間與上海電影廣場籤約,租用徐家匯商圈的上影廣場甲級寫字樓C座10-11層,氪空間上影廣場社區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開業,目標是為高速發展的徐家匯商圈提供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聯合辦公社區
  • 納什空間的田園辦公綜合體概念要怎樣實現?
    9月26日,納什空間Space中糧生態谷項目在京啟動,這一項目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生態,由納什空間與中糧生態谷聯手打造,面積超過5000平米。這也是納什空間首次將共享辦公空間延展至六環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納什空間在國內首次提出「大健康垂直型共享辦公」理念,入駐企業也主要以大健康產業鏈條上的相關企業為主。
  • 裸心社北京三裡屯辦公空間開幕,回溯人類本質需求
    1月19日為了慶祝裸心社北京三裡屯辦公空間的盛大開幕,亞洲領先的高端聯合辦公品牌——裸心社在今天舉辦了北京的首場「裸心談」暨三裡屯裸心社開業盛典。人藝復興:重返最本質需求裸心社重磅打造的知識分享論壇——「裸心談」,此前舉行過上海場和香港場,深受媒體與業界好評。此次首次登陸北京,深度分享共享辦公概念。在「人藝復興:重返最本質需求」的主題下,裸心集團創始人兼主席高天成先生(Grant Horsfield)開啟了本次「裸心談」。
  • 張江·海豚灣絕對地炙手可熱,高調打造張江創新文化商業街區
    被高科技園區包圍,張江·海豚灣地處張江中區核心區域,項目以科技文創為主題,以文化裝備產業、數字內容產業為核心,設計了豐富的改造空間,如私家庭院、露臺陽臺、下沉庭院、屋頂花園等,絕對地炙手可熱。接下來,天霸設計帶大家領略下張江·海豚灣的獨特魅力。
  • 新世界航天城命名「11天空」(11 SKIES)打造大灣區娛樂商業新地標
    項目落成後將成為香港最大的零售飲食娛樂綜合體,搭配一站式便捷財富管理以及健康服務,用顛覆性思維為大灣區消費者及旅客打造最獨特的全連接服務,重新定義消費娛樂旅行體驗。除了零售餐飲以外,作為項目特色,「11天空」還設有香港最大型的室內娛樂空間,多項設施總佔地達5.3萬平方米,注入大量科技元素,為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提供多項沉浸式娛樂體驗。同時,項目設有三幢甲級寫字樓,總樓面面積達5.3萬平方米,涵蓋金融財富管理以及醫療保健服務。作為地區樞紐,「11天空」 的設計概念包羅萬象,完全打破了傳統業態的界限,創造出全新的商業動向。
  • 榮耀"雲參觀"展示注入品質過程 網友:太硬核了
    通過各大社交平臺和直播平臺,華為首次向大眾展示內部實驗室以及生產基地,其中包括華為西安研究所、華為東莞松山湖生產線,以及深圳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藉此機會大眾可「身臨其境」地感受一款款科技爆品在研發、生產到測試全過程中是如何注入硬核品質的。
  • 瑞虹企業天地樣板層驚豔亮相 以「溫度」重新定義辦公空間
    「瑞安辦公未來會加大服務力的表現,我們的角色更應該是一個『服務者』。」 中國新天地商業管理(辦公)總經理王紅表示。瑞虹企業天地母嬰室&行政衛生間此外,項目周圍除了已經開業的月亮灣、星星堂及瑞虹坊外,還將在明年迎來瑞虹天地旗艦商業項目太陽宮,定位「都會生活力新坐標」的 太陽宮將引入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國首店、國內首家商場內水族館、IMAX寰映影城,以及新天地全新美食社交目的地Foodie
  • 夢想加空間創造辦公新標準,打造年輕人理想辦公生活
    相比於傳統辦公空間,年輕一代職場人更希望擁有自由、靈活的辦公體驗,辦公空間的選擇標準也正在發生改變。但在實際辦公過程中,咖啡店、圖書館等場所雖然靈活便捷,卻在基礎辦公服務等方面欠缺於專業辦公空間。在專業辦公空間中,90後、95後、00後等年輕職場人則更青睞聯合辦公空間,對於新一代職場人而言,動態、多維成為了辦公場景的新標準。與其他辦公場景相比,聯合辦公空間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的辦公服務,還能滿足其日漸多元化的辦公需求,為工作帶來新鮮感,提供更多靈感與創造力。
  • 藍與白的「靈魂」碰撞,構築極簡未來主義辦公空間
    Wanna One Studio設計團隊,為位於西班牙的一個非牟利的共享空間Knowhere設計打造了一間新辦公室。該項目旨在構建一種舒適並能夠引起感官享受的氛圍,自然而大方的材料使空間的質感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更顯韻味;室內四周環繞著白色的牆面,大面積的深藍色空間極具特色,使公共區域與內部工作區域相互分開,營造出一個適宜停留的空間感受;入口處坐落著寬敞而明亮的大廳,設計師試圖在此引入一種與建造理性相關的自然對話,讓毫無懸念的枯燥空間充斥感性和矛盾的遊歷性,讓人得以流連,同時引發思索;在這裡,信任、分享與享受並存,
  • 反引力究竟能不能實現?未來是否會出現反引力飛船?
    也就是兩個物體相互排斥產生的力,對比與引力來說,反引力的大小同樣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只不過力的方向和萬有引力相反。反引力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可能很陌生,因為在我們的常識裡萬物之間都是有引力的,並不存在什麼「斥力」,不過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反引力肯定不陌生。
  • 「反引力」突破「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理論的物質範疇 引領人
    這似乎意味有一種反對萬有引力的力存在,它應是「反引力」或斥力。這些從引力向「反引力」的變化,真是180度大轉彎。   本來物質間只有引力或萬有引力,哪來的「反引力」?現在「反引力」出現了,它真讓只知道有物質和引力的人心裡忐忑不安,因為這將予示著,靠引力支撐的「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理論,在「反引力」出現的情況下,無法自圓其說。
  • 反引力時光沙漏空氣淨化器,有沒有吸引你的眼光
    反引力時光沙漏空氣淨化器,有沒有吸引你的眼光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好,質量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特別是空氣的質量。大家都知道的近幾年的霧霾,是很可怕的,雖說也正在想辦法克服,可是進度還是緩慢的,那麼,咱們自己也應該有點作為。
  • 「雲」數據助推線上辦公潮流,遠程辦公能否取代商業CBD?
    企業的成本不斷上升,倒逼企業尋求新的工作模式,移動辦公可以減小企業的辦公面積,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三、地產行業捷足先登以SOHO中國為典型代表,直接將SOHO作為企業的名字,提倡小型辦公及家庭辦公室。SOHO中國成功的將這種獨立自由的工作方式注入自己的產品之中,並與租戶形成共鳴,進一步促進了銷售的增長。
  • UFO.WORK國際創新社區 鄭州開啟「新辦公」模式
    UFO.WORK深入研究創新創業者需求,致力於為新生代提供所需的智慧化、信息化、社群化、人文化的融合空間。對既有建築進行改造將人與建築、人與城市完美的聯合起來,通過「空間更新" 」人的更新」「內容的更新」,最後時實現「產業更新」。
  • 濱江道In-Bund重磅煥新,打造陸家嘴泛上海生活圈
    由印力集團聯合德普置地傾力打造的城市更新項目——濱江道In-Bund近日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黃浦江濱水之畔。作為印力集團重點打造的城市更新項目,濱江道In-Bund代表著印力集團獨特城市更新實踐邁出接受市場考驗的第一步,同時也是為陸家嘴商務版圖煥新、外擴發展助力。
  • 令人怦然心動的商業空間,應該是這樣的!
    不論是增加互動還是感官震撼,旨在吸引大批客流,增強品牌影響力,商業地產也開始注重打造特色個性的社交空間,迎合消費者社交需求的趨勢。其中,空間創造力是商業地產核心競爭力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摒除「平庸」,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的五官體驗中對購物中心留下深刻難忘的記憶點,這就與商業空間設計有極大親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