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45秒,教你如何正確佩戴頭盔!

2020-11-25 騰訊網

當前,南海集中力量常態化、高強度整治摩電違規行為,通過上下聯動、部門聯動鐵腕整治,遏制摩電交通事故多發勢頭,規範摩電行駛秩序。

在駕駛摩電過程中,不少市民仍存在僥倖心理,嫌麻煩不願意佩戴頭盔,導致未戴安全頭盔的違規行為較多。但你知道嗎,頭盔並不是可有可無!一組數字告訴你,關鍵時刻頭盔可救命!

據統計,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車輛。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汽車交通事故中,因為不系安全帶被甩出車外造成傷亡的事故比比皆是。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而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的《佛山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規定,騎行電動車要佩戴安全頭盔,否則或被處以20元的罰款!

那麼,

如何有效佩戴頭盔規避事故風險呢?

美女警花教你安全戴頭盔

整理:文明南海微信編輯小組

素材來源:佛山市公安局

相關焦點

  • 交警大隊民警為小學學生們演示如何正確佩戴頭盔
    圖為河北省石家莊市,交管局新華交警大隊的民警為中華大街小學學生們演示如何正確佩戴頭盔。
  • 正確佩戴源自正規渠道的正品頭盔
    如果一個簡單的動作即可減少80%的顱腦損傷,你會視而不見嗎?據公安部數據顯示,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最多的車輛。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正確佩戴頭盔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公安部交管局正式部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希望通過宣傳引導和執法管理,查糾不戴頭盔的行為,助推養成安全習慣,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死傷率。在各級機構的大力宣貫下,駕駛員紛紛開始戴盔上路。
  • 「愛心護童行 文明伴成長」2019浙江省關注兒童出行安全大型公益...
    今年「平安第一課」的主題是——騎乘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平安從「頭」開始。每天上學放學,看到很多家長騎著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這一現象在全省非常普遍。相關數據表明,交通事故中,有75%的死亡原因是頭部致命傷害,而醫學研究發現,頭盔可預防85%的頭部受傷。兒童搭乘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帽是我們每位家長給孩子在路上的安全保護。「頭盔是個護身寶,行車路上要戴好,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 兒童安全座椅的正確使用方法你了解嗎?安全座椅和頭盔的正確使用方法
    兒童安全座椅的正確使用方法你了解嗎?安全座椅和頭盔的正確使用方法 2020-12-03 10: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天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
  • 消費調查 │ 你今天帶頭盔了嗎?電動自行車頭盔消費狀況調查結果...
    交通管理部門監管力度逐漸加大,頭盔需求量也隨之增加。面對市場上功能各異、款式繁多、價差較大的頭盔,如何選擇合格、合適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成疑問。   為了解舟山本地居民對電動車頭盔的認知和消費狀況,以便有效開展消費教育指導和消費警示,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舟山市消保委開展了一次電動自行車頭盔消費狀況問卷調查。
  • 為了防止牙醫被傳染新冠,給患者佩戴的隔離頭盔誕生了 | Physics of Fluids
    對這一問題,現存的解決方案包括佩戴 N95 口罩和面罩、診室疏散、使用負壓室和特別的空氣過濾系統。這些保護往往較為昂貴,不足夠有效,並且不易獲取。在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的期刊《流體物理》(Physics of Fluids)上,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討論了一款為患者設計的開放式頭盔。
  • 蜜蜂出行APP已完成整改重新上架 調度費與頭盔等問題仍需完善
    近日,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應用蜜蜂出行因未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完成整改,被進行下架處理。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蜜蜂出行已整改完成。其中,由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蜜蜂出行APP 6.1.1版本尚未完成整改,依據法律和規範性文件要求,工信部要求對其進行下架。同時,蜜蜂出行還被指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
  • 頭盔ABS密度計 頭盔玻璃鋼密度測試儀
    頭盔是一個保護工具,對於行駛安全相當重要的一項,安全更重要。那麼頭盔是有哪些組成部分?什麼儀器能快速檢測頭盔的密度值?頭盔是用來保護頭部的護具。頭盔多呈半圓形,主要由外殼、襯裡和懸掛裝置三部分組成。頭盔的外殼分別用特種鋼、玻璃鋼、增強塑料、皮革、尼龍等材料製作,以抵禦彈頭、彈片和其他打擊物對頭部的傷害。"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是公安部在全國開展的一項安全守護行動,提醒廣大駕駛人、乘車人,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無論是駕乘摩託車還是電動自行車,無論是在車輛前排還是車輛後排,請您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
  • 電動車頭盔價格瘋漲!河北官方回應……還有這些問題都幫您問好啦!
    電動車頭盔需要買什麼級別?坐電動車需要戴嗎?沒有按照要求,如何處罰?……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Q電動自行車如何界定?普通的電動自行車也需要戴嗎?A國家2018年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有電動自行車界定相關內容;出於安全考慮,普通電動自行車也應該佩戴安全頭盔。Q騎共享電動車需要佩戴頭盔嗎?A按照「一盔一帶」的倡議要求也是需要佩戴頭盔的。
  • 陝西機場公安局: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文明交通 你我共築
    ,如今的全國交通安全日已成為廣為人知的交通文化品牌,每年的12月2日,公安交警部門都會聯合社會各相關部門,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文明意識,共同營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環境。
  • 漫評:文明參與交通 還安全於你我
    >   2020年12月2日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意在提醒每一位交通參與者,既要遵守法律法規,文明參與交通,又要了解安全隱患,掌握防護技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營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
  • 美國密蘇裡州廢除頭盔法 不再強制騎摩託佩戴頭盔
    騎摩託車佩戴頭盔在很多國家都是硬性的法律規定,而最近美國的一個州出臺了一項新規定,這項新法律將於2020年8月28日生效,這意味著摩託車頭盔成為自願物品可帶可不帶。美國共和黨州長邁克·帕森(Mike Parson)通過了這一項新法律,該法律將於今年8月28日生效,屆時將允許26歲以上,且有足夠醫療保險的摩託車手將可以不戴頭盔。這條法律想表示的信息似乎很清楚:如果有足夠的錢可以接受任何類型的醫院治療,那麼大可以在騎摩託車旅行時盡情享受迎風的感覺,佩戴頭盔也全憑自己意願。
  • 朋友圈突然出現了一大批賣頭盔的人,價格瘋狂上漲像極了口罩
    但真正佩戴頭盔出行僅有30%左右,至少還有70% 的頭盔需求缺口。而且一般一個家庭至少需要配備兩個頭盔。如果按照現在頭盔100元左右的單價來說,僅頭盔的市場就超過百億。極為火爆的頭盔江湖「我要2000個,我要1000個,我要3000個。」不到5分鐘的時間,一輛裝滿1萬多個頭盔大卡車的貨就被全部搶完了,這是5月15日凌晨發生在義烏某市場的搶頭盔的場景。
  • 都6月1日了 頭盔價格還居高不下嗎?
    這是國內首次在法律層面對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作出的強制性規定。相關新聞報導和宣傳活動讓靠電動自行車出行的人意識到頭盔真的不能不戴了。不過,到了5月下旬,頭盔的價格又出現了小幅回落。這主要與公安部在5月20日發布的信息有關:6月1日起不戴頭盔處罰的僅限於摩託車,而對電動自行車不佩戴頭盔的行為,以宣傳為主。
  • RFID車牌剛火,頭盔感應標籤也來了!
    新武器助力提升「戴盔率」 騎手頭盔戴沒戴全掌握。近日,一款新型感應裝置——「頭盔感應標籤」正在試用,可以靈活安裝在安全頭盔上,實時檢測騎手在騎行過程中頭盔佩戴情況,若騎手未佩戴或未正確佩戴頭盔,後臺將直接反饋給公安交警部門和快遞外賣企業。
  • 臨渭區教育局聯合市公安局臨渭交警大隊召開「平安伴我行·戴頭盔...
    12月2日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為: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12月1日,臨渭區教育局聯合渭南市公安局臨渭交警大隊在育紅初中召開「平安伴我行·戴頭盔保安全」交通安全工作會。各學校、幼兒園要從生命負責、學生健康成長、助推文明城市建設的高度認識,推進「戴頭盔保安全文明出行」活動,豐富措施、強化教育、抓鐵有痕、履職盡責,力求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提升師生家長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二是明確重點,狠抓落實。
  • 在不同社交場合中如何正確佩戴手錶?
    和女人們的配飾一樣,除了要符合環境之外,還要與著裝搭配得體,不得不說在不同社交場合中如何正確佩戴手錶也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喜歡把手錶戴在左手上,因為右手是慣用手,很多時候戴著表不方便。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男人和女人戴手錶,應該是戴左手還是右手呢?其實這個跟社交禮儀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和健康相關。男人和女人的脈相的關鍵點分布在不同的手上,男人左手,而女人是在右手。
  • 手錶佩戴位置,揭露手錶的正確佩戴位置
    手錶作為財富、身份和品味的象徵,更多的人佩戴手錶,手錶也被當作飾品所佩戴。但是佩戴手錶也是有講究的,絕大數人習慣性把手錶佩戴在左腕上,且面朝外、表把向下,這也屬於正常情況;並沒有說法一定要限制手錶非得固定帶在哪只手,和佩戴的具體方位,手錶帶哪只手是正確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探究竟吧!
  • 教你如何正確佩戴入耳式耳機
    實際上,這並不是耳機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這種耳機,下面為大家支幾招,以供參考。資料圖入耳式耳機和非入耳式耳機很像,但使用方法不同。非入耳式耳機是掛在耳郭和外耳道之間,而入耳式耳機需要插入耳道裡,就好像酒瓶的瓶塞,完全封閉耳道。如果沒有塞好,那麼聲音會受影響,尤其是低頻音,同時你還會聽到許多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