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脫白」,是指通過煙氣冷凝、加熱、冷凝再熱等治理技術,針對溼煙羽的排放進行治理,從而將溼煙宇消除的工藝。而脫白循環泵在此工藝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國內大多數燃煤電廠採用的都是溼法煙氣脫硫工藝,這樣很容易形成可視溼煙羽(俗稱「大白煙」)。雖然說溼煙羽對環境無害,但是尤其在春季、冬季時,由於環境溫度低,空氣飽和溼度低,北方很多地區會產生很多滾滾的白煙,附近居民群眾對溼煙羽的治理都提出了相關訴訟,相關政府部門也十分重視,對溼煙羽的排放和治理也都提出了相關要求。

脫白循環泵,顧名思義,就是在脫白工藝流程中,將吸收塔底部槽內的漿液打入吸收塔上部噴淋層,經噴嘴霧化噴出後會與煙氣形成逆流,在脫硫塔內實現噴淋降溫的循環泵,每臺泵對應吸收塔中的一個噴淋層,運行中可根據不同煙氣量和二氧化硫的濃度對泵的投運臺數進行調整。降溫後的煙氣進入脫白塔內,經GGH進行煙氣升溫,部分水汽發生相變再由煙囪排出,溼煙羽得到治理。

在上述脫白工藝流程過程中,脫白循環泵起到的主要作用分為兩部分:一是將漿液從脫硫塔底部打入吸收塔的噴淋層實現脫硫反應並對煙氣進行噴淋降溫;二是降溫後的媒介水再經過循環泵送至脫硫前煙氣冷卻其中。
為便於用戶對脫白循環泵有更深入的了解,現將其結構詳細拆分並闡述其主要零部件的作用。

泵殼:材質為UHMWPE+QT,不同規格的泵配件,在材質、外形、尺寸上可能存在差異。主要是所打介質的流道,將葉輪封閉在一定的空間能讓葉輪吸入和壓出液體,並收集從葉輪高速流出的液體送到出口。
葉輪:材質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葉片形式分為開式(半開式)或閉式,葉片數量視不同規格而不同,是脫白循環泵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是影響泵效率的主要影響素。
泵蓋:分為前泵蓋和後泵蓋,與泵殼中間墊泵蓋墊,將葉輪等部件封閉在一定的空間內。
機封組合:雙端面集裝式機械密封也是脫白循環泵核心部件之一,使用壽命長、運行穩定、安裝維修方便,適用於目前絕大部分煙氣脫硫循環崗位。其獨特的內衝洗系統在提供潤滑、冷卻作用的同時,有效地防止了固體顆粒雜質堆積在密封環上,延長了密封的使用壽命。
軸承座:前後兩端均裝有軸承,軸承蓋前後封住,主軸從其穿過,後端聯結聯軸器,與電機相連。
從政府部門下發的政策看,如今的「脫白」刻不容緩。當然,隨著脫白工藝的越發成熟,脫白循環泵在煙氣脫硫工程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將來的某一天,溼煙羽「大白煙」終將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