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毒 英國頂級Hi-Fi音箱品牌介紹

2020-12-08 中關村在線

英國新聲派 B&W

    編者按:英國是世界Hi-Fi音響品牌集中的重鎮,「英國聲」曾經是許多燒友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可以說如果少了英國音響品牌的話,Hi-Fi世界會缺乏不少人文底蘊。下面這篇文章是網上流傳最廣的評論性文字,簡明扼要的點評了英國目前最主流的Hi-Fi音箱品牌,筆者轉載過來,供大家參考。

以下文字部分摘自家電論壇HiFi音響區

    為使發燒友易於概覽英國主要音箱廠的面貌,下面歷數各著名品牌的簡要發展史和代表作,品評其優劣得失,並無諱言。一家之見,偏頗在所難免,尚希各有關人士見諒!

B&W(寶華)

    「新英國聲」或曰「英國/國際聲」的代表。與英國傳統的保守宗旨相反,B&W觀念新潮,在音箱結構上創新到令人目瞪口呆;但由於其品味甚高,給人留下的是倜儻瀟灑而不是矜奇弄怪的印象。現今大喇叭旗艦是「鸚鵡螺」,書架箱旗艦為「銀籤名」,都是創意非凡的傑作。不過正如超級跑車Jaguar220,豈是凡人敢做夢想者。



B&W 鸚鵡螺


B&W的Signature 805書架箱

    B&W極端重視聲音的開揚通透,音場的準確重現,它是「線性相位單元排列」、「矩陣箱體支撐」的倡導者,其代表作是著名的801。801曾經在很長時間,成為hi-end英國音箱的象徵,也是寶麗金等世界各大公司錄製數碼古典音樂的監聽箱。從這個意義上說,數碼錄音的功過榮辱,B&W 801都有一份。


B&W 40周年紀念箱 Signature Diamond

    B&W基本的聲底是開揚細緻,松靈瀟灑,與ATC正相反,與「BBC聲」也甚為不同。我感覺B&W適應了現今雅皮一族的音樂口味,其商業成功實屬必然。B&W現今已是大廠,產品檔次範圍極廣,除了前述極品系列外,800系列屬發燒系列,其中805是代表B&W的書架箱。P系列、600系列則系普及型產品。作為發燒友,總要買8字頭箱才好。

同軸先驅 Tannoy(天朗)

Tannoy(天朗)

    天朗是早年間港臺發燒圈中赫赫有名的老牌名廠,在日本尤為有名,在高級發燒友中,用金嗓子或精品膽機推「西敏寺」,絕對是身份之象徵,往往數十年不想換機,甚至終生相守。可惜的是,近年來Tannoy竟然也追起時尚來了,大量出產中和低價音箱,搞新科技,鋪天蓋地在中國大陸推廣,甚至許多中小城市的音響店用些真假難辨的「六角箱」播放粵語時代曲,唱卡拉OK……令人不忍卒聽。難道這就是傳奇的「天朗之聲」嗎?



重達138Kg的皇家西敏寺(Westminster Royal HE)

    近年來hi-end界聆聽口味已變,代表五十年代科技(與美國JBL同時代)的老貴族Tannoy,痛感美人遲暮,轉向暴富一族拋媚眼,令人扼腕。其實平心而論,Tannoy自有不可磨滅的輝煌,它代表著與BBC專家學者路線不同的,它是英國傳統貴族化(非專業化)音響設計的最高成就。Tannoy的基礎設計是大型迷宮式背負號角音箱,大型同軸一體化高/低音全頻帶單元。Tannoy在五十年代,能設計製造出這樣完美的產品,絕對是一代驚世之作,稱得上名器這兩個字的最確切含意。


肯得堡(Canterbury)

    最近,我在北京發燒圈中對Tannoy深有認識的友人老範家中,用關氏只有3W輸出的直墊三極體2A3單端膽機Natural Diamond來推Tannoy專業監聽箱LGM。聽Borodin String Quartet演奏老柴《如歌的行板》,琴音深情悽婉,滄桑悱惻,真實無比,不少中央樂團的專家聽過也驚為絕唱,比之於一代名器Marantz2推Sonus Faber Guarneri,竟然猶勝一籌!此一刻,我們才覺得真正聽Tannoy的聲音:高度靈敏的號角/硬邊紙盆單元,配合小功率和音色絕美的膽機,以中小音量來聽古典弦樂,這正是五十至六十年代古典音樂黃金時代的遺音!我們終於理解了日本資深發燒友抱著老Tannoy巨大的箱體為的是達到高效率和敏感輕柔,並不是用來與JBL比爆棚、與ATC比動態好!

英國極品監聽箱 ATC

ATC

    另一間發源於專業錄音室,而今名滿天下的英國極品監聽箱。

    設計者Billy Woodman的基本設計哲學凝聚在那隻世上最好最貴的中音單元上:即是說,ATC喇叭以「單只中音單元涵蓋完整中音區,表現人聲、弦樂器基音,上接高音單元補泛音,下接低音單元親底」為其基礎設計。這隻中音單元乃B. Woodman畢生得意之作,結構複雜。



ATC落地箱及SM75-150以及碩大無比的「饅頭中音」單元

    從實物剖面看,不僅磁鋼碩大無朋,而且音圈同樣巨大。強磁力利於高靈敏度,快瞬變,大音圈可承受巨大功率,實現大動態。更為特殊的是,在音圈與周邊支架間,採用了上下兩層彈性支撐片,我推測是為了改善大動態時的線性。 

    為了堅持要生產這只不符合經濟原則的中音單元,當年B. Woodman竟與老闆鬧翻,辭去Goodmans公司總工程師的職位,出來自己單幹,以承接訂造錄音室監聽喇叭系統為生,由此可見Woodman對自己理想的執著。時至今日,ATC為高級專業界訂造監聽喇叭,還是該廠的正業。


英國ATC的30周年紀念型號落地箱:SCM50TSL

    Woodman敢在強手如林的英國專業界獨闖天下,靠得是針對「BBC箱」動態弱、速度慢、箱聲染色大等固有弱點進行的徹底改善。以高質素中音單元為核心,三路有源電子分音,多路功放直驅單元 ,厚重堅實的音箱箱體,當然最重要的還是B. Woodman金耳校聲,英國現代監聽箱的新準則-----ATC於焉面世。

    ATC中音質感、實體感天下無敵,音色準繩純淨無染,低頻快而準,動態線性毫無壓縮,強勁的程度休說英國音箱無人可比,便是美國音箱中的佼佼者,也罕其匹。現今發燒友愛用ATC聽爆棚古典,其實它最大的長處,是可以重播「殺死人」般嘈吵的重金屬音樂、硬搖滾而照樣氣定神閒!英國流行音樂成就之高,舉世公認,那些精奇古怪之作,錄音工作又非常考究,除了ATC,哪種喇叭可以承擔?


英國ATC SCM20 

    ATC邁向民用市場,倒反而是香港發燒界尤其是雜誌和代理的功績,其中《發燒音響》陳老編厥功至偉。為面向家用,ATC先是將它的100和50施以包裝,改貼精緻木皮。然後又打破慣例,設計兩路書架箱20、20T、10。當然,ATC重視中音濃密的傳統不變,B. Woodman特為設計了獨家泡製的重型中低音單元,碩大的盆罩恰似中音球頂的再現。

   發燒友在家中用ATC箱,須要明了它的特點,方能將其發揮至最佳:

   1.ATC是專業監聽箱,設計目標是音色、質感忠實無比,動態比例毫無壓縮(聲音小就真小,大就真大,沒有像「BBC箱」式的暗中渲染來補償)。在錄音工作中,「忠實還原」是至高無上的原則,但移在家用,卻使聽慣BBC箱的發燒友,感到ATC「小音量不過癮,沒精神,開大聲才好,才過癮」的感覺。要準確還是要好聽,用家自己要先想明白。

   2.ATC箱效率甚低,難推。這是因為它原是按電子分音多路功放直驅設計的,在錄音室裡天天用大音量摧殘,「效率低」不是缺點,反倒對減少失真,增加耐受功率大有好處,但這個傳統帶到它的兩路分音家用喇叭上來,便使發燒友又愛又恨,十分頭痛-----ATC傳真度高染色極少,擴音機略有瑕疵便暴露無遺:ATC效率低難推,又要擴音機功率大,力量雄厚。又要靚聲,又要大力的擴音機,價格必定天文數字!

    這是想玩ATC的發燒友無法迴避的問題,須要有思想準備,量力而行。否則,「娶」到家中,「養不起」,豈不尷尬。

    3.與當今其他名器相比,ATC確實不甚重視高頻延伸。它用Audax(現在也由Vifa代制)大口徑高音單元(與5/9、5/8所用相似),強調和中音的銜接而犧牲超高,結果形成ATC質感強而空氣感弱的特點。這對專業用途毫無妨礙(FM立體聲高只到14000Hz),但在家用hi-end範圍裡,面對講究的發燒友,比較之下對ATC的音場和空間感便有所挑剔了。

    為其配一對極品超高音如Elac的「蘑菇頭」,不失為一個辦法。最後,ATC音箱的型號自成一派,按容積定名,如20就是20升,100就是100升。一般居室條件,20和20T最實用。

英國箱之異數 AE與Monitor Audio

AE

    此乃英國音箱中之異數,聲底非常特別。創業之作是AE-1。在英國音箱中,首創採用金屬音盆中低音單元。動態強勁,瞬變快如閃電,衝擊力驚人。

    聽流行曲,聽搖滾樂、New Age、電影音樂……,小小的箱體音場廣闊無邊,鼓聲、鈸聲真實無比。若有人懷疑英國音箱的爆棚能力,讓他聽一回AE,定會啞口無言。然而,聽古典音樂就只算不過不失,弦樂、人聲略帶金屬味,不像正統「英國聲」。



AE 水晶1號

    AE-1不算難推,配膽機可以中和一些缺點,增加些感性色彩。原本箱體噴塗處理,很專業化。後出過玫瑰木版本,對音色的溫暖度有一定改善。其原配腳架質素極佳,為重型鑄造結構,價雖昂,但必不可少。後來出過加大尺寸雙低音的AE-2,三路分音的AE-3,不流行。近年設計者Phil Jones走去美國創立Platinum再闖天下,AE則漸走平價路線,例如AE-100。

Monitor Audio

    一個頗商業化的發燒品牌。主持人為印度血統,在港臺音晌界交際極廣。由於擁有自己的音箱加工廠和自己的單元生產廠,所以其中低價位產品物美價廉,推廣也很成功,曾經是許多大陸發燒友的入門選擇。其高價位產品為Studio系列,採用金屬音盆中低單元,音箱木工之華麗在英國堪稱第一。其聲音特點一如外觀,華麗細緻,動態也不錯,對於發燒初哥極具吸引力。 


英國Monitor Audio(猛牌)的旗艦型號

BBC聲正統繼承人 Harbeth(雨後初晴)

Harbeth(雨後初晴)

    終於談到著名的「BBC音箱」了。Harbeth正是一間典型的BBC小廠。它的創始人正是當年3/5A的設計者之一Dudley Harwood。

    這裡簡略地講一下「BBC音箱」和這幾家BBC廠的淵源,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七十年代初全面更換語言和音樂監聽用的音箱,設計這一代音箱的任務由Spencer Hughes和Dudley Harwood負責,設計要求實際上是突出語音還原的真切,兼顧古典音樂;在頻寬和動態範圍上沒有刻意要求,甚至在實際應用時不考慮立體聲播出,經常用單只音箱!



Harbeth(雨後初晴)音箱

    各位不要忘記,這是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FM廣播正在推廣的時期,尚且不知什麼數碼錄音呢!為達成這個似乎技術要求不高,但現今看來人文內涵豐富的設計要求,設計者以敏銳的耳音為準,再加上英國傳統的保守、務實作風,選擇了簡單的兩路分音方案。

    同時在單元、分音器、箱體尺寸和結構上千錘百鍊,再三斟酌,取捨分明:不惜降低音箱的靈敏度,不惜縮窄頻寬,不惜犧牲動態範圍和最大聲壓。

    這種分明的取捨,有失必有得。以尺寸最小,為流動採訪監聽設計的3/5A為例,由於採用小型密閉箱,低靈敏度的單元,複雜的分音器,靈敏度低至空前的82dB/W/M,音量小了,但失真極低,全頻銜接天衣無縫,中高音潤澤典雅,語言人聲固佳,歌唱、弦樂、鋼琴……均得其益。轉為立體聲用,配上腳架和給予高級擴音機驅動之後,其音場、層次、定位之佳,使當年的人們驚為空前的奇蹟,似乎「無心插柳」,但現在看來,並不奇怪。


Harbeth(雨後初晴)

    而FM廣播頻寬高端只到14000Hz,使設計者在設計中型監聽箱5/9、大型監聽箱5/8時,敢於使用中音質感極佳、高音延伸不足的Audax大口徑絹膜球頂單元(用中高音單元代替正統高音單元),求得質感無敵的中音。

    這一辦法也正是後來ATC音箱的招數,至於低音單元,則採用當時誕生不久的透明厚質聚丙烯膠盆單元。這種單元失真低,效率也低,阻尼特性與紙盆單元大不相同,音色偏慢、偏暗,帶「粘性」。要將之馴服,揚長避短,要在分音器,箱體上進行細緻的校聲,量體度身,非常考功力。事實上,5/9、5/8之後,兩位老大師功成身退,BBC的後繼者再無用此單元的佳作,真所謂「將軍一去,大樹飄零」,音箱設計之難,由此可見!


Harbeth(雨後初晴)

    當時與BBC這一計劃有關的,還有承制Rogers音箱5/9和5/8的透明盆低音單元。而KEF則承制3/5A專用的B110低音、T27高音單元。此後Hughes和Harwood退休,為了不埋沒一生的功夫,「發揮餘熱」,各自開了一間小公司,在家繼續研製音箱。Harwood老先生開辦的就是Harbeth。此時「BBC音箱」已由音響界推介,在發燒圈中成為一個傳奇,慕名而來的各國音響代理不少,尤以日本和香港的發燒圈,最為推崇Harwood的聲音品味,香港代理稱其為「雨後初晴」,非常傳神。

    作為BBC箱的原設計者Harwood在校聲時,自然會保持其迷人的中頻,同時Harwood又深知現今的發燒友,對高頻空氣感、分析力的要求與往日不同,適度地增加了高頻延伸,低頻則推崇松厚自然,速度感與古典音樂最合拍。以一生的功力修養作基礎,老師傅親手調校,Harbeth的聲音贏得了眾多的有品味的知音,但老先生年事已高,不善經營管理,Harbeth只是個家庭作坊,無法滿足市場需要。

    1986年,年輕的Alan Shaw出現,Harwood老先生放手將公司移交給他主理,Harbeth在保持著原有BBC傳統的同時,走上了正規發展的道路。Alan Shaw管理經營有方,市場觀念正確。首先他向BBC申請牌照,恢復了在港方最為暢銷的3/5A的製造,同時又推出了Compact作為中型書架箱的精品,再就是把Harwood留下的最後設計MK-V完成投產,即現今的HL5。這樣形成了Harbeth從小到大一套兩路分音BBC血統的音箱,在發燒圈中建立了「BBC聲正統繼承人」的形象。 

    此後,Alan Shaw又出於適應AV要求和3/5A萬一停產的後備選擇,設計了P3。P3難能可貴地在發燒友中建立了聲譽,被視為「3/5A的合法接班人」。

    九十年代初,BBC公布了自家的最後一個音箱設計,用Dyna單元的5/12。Harbeth不失時機,第一時間獲得生產許可,進一步鞏固了「BBC正統」的形象
此後,在一片家庭影院熱潮中,Harbeth特立獨行,不為所動,仍然堅守小規模正統音箱的生產,對推出新產品極為謹慎(只出現過一種接替Compact的Compact7)。

    時至今日,代表BBC偉大傳統的英國音箱廠牌,Harbeth是最為淳正者,殆無疑議。

公眾英國聲 KEF(極爾峰)

KEF(極爾峰)

    英國產業化的大廠,代表著公眾口味的「英國聲」。既為BBC代制3/5A專用的Bll0/T27單元,自己卻遲遲不加入3/5A的生產;既搞過像105那樣的前衛產品(比B&W801還早、最先採用分體結構中/高單元,線性相位排列),卻也搞了許多平庸的民用音箱;以成品音箱佔據本國和海外大量市場,卻也曾大量出售單元、套件。



KEF同軸書架箱

    如果說那幾家「BBC小廠」代表了個人化和藝術化的英國廠牌,以堅守自己信念為宗旨;KEF可以說代表了集團化和主流的英國廠牌,以「服務公眾」為原則。「中產階級專用hi-fi的正統選擇」可以概括KEF的特點。


KEF同軸

    近年來KEF歸屬金山集團,重新整頓產品系列,停止單元外銷(引發了3/5A停產風波), 自身投產3/5A加入發燒市場,刷新100採列,新創New Ref系列向豪華家用市場進軍,Coda系列針對普羅發燒大眾,AV系列走THX極品路線,總之全面發展。


KEF同軸音箱

    當然,普通人的消費總是大頭,「公眾永遠是正確的」,但作為發燒友的一員,我衷心祈望KEF的高層領導開恩,永遠保留生產三種KEF的不朽之作:Bll0中低單元、T27高音單元和B139超低音單元,幸甚幸甚。

曾經的輝煌 Rogers(羅傑斯)

Rogers(羅傑斯)

    這是英國老牌音晌廠家,早年也曾會生產擴音機,成名卻因為七十年代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 BBC承制鑑聽箱。隨若3/5A和 5/9在發燒圈聲名鵲起,Rogers幾乎成了英國書架箱的代名詞。Rogers 3/5A的歷史沿革已成了發燒圈的一門考據學,在此不多敘。

    3/5A幾家公司都生產,Rogers獨得之秘是5/9和5/8這兩對BBC錄音室鑑聽箱。當然,這兩對名器是BBC設計的。Rogers的貢獻一是自家為此度身訂造的重型聚丙烯透明盆單元,二是薄身的多層膠合木板音箱。現今的發燒友多知道Rogers箱有「箱聲」,覺得它的分析力不高,聲底慢。其實,Rogers的「箱聲」大有學問,巧妙地利用箱聲染色,正是3/5A、5/9和5/8這些BBC箱聲底濃鬱溫馨和沉醉動人的秘密。如果Rogers沒有了箱聲,它的獨特韻味也就蕩然無存了。



Rogers出品的LS 3/5A

    正如名貴的義大利小提琴,天時、地利以及人和造就了空前絕後的一代名器;Rogers的箱板每每不同,再經過多年不同位主人的變遷,結果竟然出現不同聲音。在總的Rogers聲之下,往往有時能有意外發現。在資深發燒圈內,每一對老Rogers都有傳奇歷史,故事多多。

    遺憾的是,Rogers雖然是BBC音箱的承造者,自身設計音箱的水準卻大有不逮。早期沿襲BBC風格的產品,尚且不錯,後來搞起三路分音,內置低音的P-24,理論多多,奈何聽感不是那回事。近期為3/5A特配低音,少人問津。再有那對企圖停產3/5A取而代之的Studio3,受到發燒友的普遍冷落,待遇遠不及Harbeth的P3。


Rogers出品的LS 3/5A

    Rogers現在已被港資和記集團收購,在大陸的廣告攻勢強勁,上海街頭上常見Rogers的字樣。如果沒把BBC的真髓繼承下來,僅僅靠低價普及型產品擴大市場,最後只會走JBL和AR的老路,在發燒圈徒然留下一段光榮的回憶而已。

家庭化英國音箱廠 Spendor(斯奔達)

Spendor(斯奔達)

    這就是BBC當年的主任設計師Spencer hughes創立的廠牌,也是唯一夫妻和父子相傳的家庭化英國音箱廠,其保守的傳統風格可以想見。Spendor至今堅持著3/5A的生產,而且保持著務實的價位,只不過偶然接受市場的要求,生產少量名貴木皮的特殊版本而已。



Spendor(斯奔達)

    同樣是3/5A,發燒友不免將之與Harbeth、KEF和Rogers相比。一般口碑認為Rogers早期15Ω產品的音色松靈,弦樂韻味最佳,後期11Ω產品漸失韻致,動態卻有改善,Harbeth高音通透,低頻深沉,韻味在Rogers早期與後期之間,近日的黑檀特別版在音色高貴感上是當今最佳,唯韻味尚須煲煉才可定論;KEF手工精美,低頻厚重,聲音密度高,中高音韻味稍欠,與傳統3/5A聲音有別;Spendor最具正統BBC專業味。聲音樸實、染色小、傳真度高,寬厚耐聽。


Spendor(斯奔達)

    這裡順便談一下3/5A的問題。一般認為3/5A須要一至兩年才算開聲,主要是3/5A單元、分音器以及箱體須要協調和老化。其中分音器複雜,須時煲煉頗久。至於箱體,Harbeth、Spendor和KEF一直採用12mm MDF板。一旦煲煉成熟後,不再容易變化。早期Rogers用12mm樺木多層板,它是一種甚為敏感和不穩定的材料,每每變化很大,受氣候影響。即使煲就後,也還會變,是好是壞,就看主人如何照顧了。


Spendor(斯奔達)

    現今Rogers還用層板,唯漆層完全不同,它是一種強度很高的新型材料。雖然耐久,聲音卻變了。說回Spendor的旗艦,除了3/5A和一系列傳統風格的兩路書架箱外,有一種三路分音大型書架箱S-100極為有名,它是Sepndor的淳厚典雅,又動靜相宜,據說可以爆到七彩,面不改色,它是Sepndor為專業監聽泡製的器材,產量小,價格甚高。據用過的人說,S-100的難推程度亦不在B&W 801以下,要動用最hi-end的晶體巨無霸才可弄好。

獨樹一幟 ProAc

ProAc

    獨樹一幟的英國個性化廠牌。主持人Stewart Tyler以其不朽的Tablette而論,絕對是天才設計大師無疑。Tablette其實與3/5A和SL6前後不久,都是七十年代末誕生的。其時正是英國音箱設計天才輩出,群雄並起之時,「BBC聲」在正統高級音響界已居主流,深入人心。



 ProAc Tablette

    如何突破BBC的傳統,又能懾服眾論自成一家,實在是一門富有挑戰性的藝術。此時,Tyler標出「音場重現」為目標,突出音色和質感的BBC聲之外,另闢蹊徑,打開一片新天地。Tablette的設計確實稱得上「別具隻眼,自我作古」,絕無因襲別人,特別顯示出天才二字。


ProAc Tablette

    首先, Tablette採用的單元非常特別,中低單元竟是僅有四寸的Seas紙盆單元,尺寸之小至今保持著金氏世界紀錄!高音單元是Scan的D2010,這是一雙分析力高和性格峻烈的單元,很難馴服;一旦搭配適當,音色的清麗和音場的深闊可稱無敵——據我看,名貴至極的Ensemble Reference高音單元也是一隻摩過的 D2010!Tyler首創將此兩隻單元搭配,為Tablette奠定了爽勁和淋漓痛快的聲底。

    在音箱結構上,ProAc又倡導縮窄面板,加深測板的窄長形結構,在當年流行寬身箱體的年代。Tyler的設計最早有意識地提出了追求音場重視的目標。

    Tablette的倒相管內充蜂巢狀細管,壁板上貼不同形狀的阻尼材料;分音器的設計也顯然與箱體和單元作過微妙的調校。Tablette一出世,其與眾不同的風格和高價精品的形象引起了高級音響圈的普遍重視,尤其是美國天書《TAS 》竟然給它五顆星的榮譽,這是英國設計徵服美國人的罕有例子,Tablette也由此風靡音晌圈,成為書架箱經典之作。

    成名之後,ProAc仍然保持著強烈的個人發燒色彩,Stewart Tyler繼續無窮無盡地追求音響之極致,推出了不計工本的Response系列,保持Tablette的優點的同時,在音色的高貴和通透潤澤上,更上層樓。 


ProAc的旗艦

    ProAc近來喜用Scan的透明膠盆單元,效率高,分析力強,音場深闊,層次細緻,配含重新流行的300B單端甲類膽機,非常合宜。

    我曾在北京科藝廊五百平方尺的大試音室,聽過用Cary 300 sei合併機。推一對Response3.5,十瓦八瓦的功率竟然推得3.5氣象萬千。

    聽爆棚交響樂和流行樂,如 Dire Straits小組都毫無問題,而且音色、音場和定位都靚得驚人。 ProAc音箱的聲底清勁、蕩灑和明豔(清而不淡,與Celestion不同)。由於強調分析力和強調音場刻劃,如果用晶體機推,容易薄聲;如果擴音機質素稍差,更會暴露出租硬的毛病。 

    總之要玩ProAc音箱,擴音機功率不用大。質素知要高。最好用聲音厚潤有彈力的膽機。 Stewart Tyler自己就是膽機的擁躉,信焉!

英國百變龍 Celestion

Celestion(百變龍)

    這是英國最古老的音箱廠牌之一,歷史超過60年。Celestion在英國算大廠,除生產家用hi-fi箱外,還生產舞臺專業箱,稱為百變龍系列。Celestion早年生產三路分音的Dittion系列,音色柔美,是七十年代英國家用箱的代表之一。

    八十年代初,設計出著名的兩路分音書架箱SL6,成為英國音響界的一 件大事,也是Celestion歷史上裡程碑。SL6的主要特點是,採用專門匹配設計的高質素聚丙烯盆中低音單元和銅振膜球頂高音單元,單元面板與音箱前障板匹配成型壓鑄,有內加強支撐的MDF板中型書架箱體。



英國百變龍 Celestion

    SL6的設計追求是一方面繼承「BBC音箱」的平衡度「音樂時」,另一方面減少乃至消除箱體共振染色,改善音場、定位、擴大動態範圍,以迎接「數碼時代」的到來。SL6的成功在海內外影響很大,音響界的許多人由此改變了對「書架箱」的傳統認識,領略了精品級書架箱在動態、氣勢、低頻質感 、音場營造力、定位、層次……方面,凌駕於傳統多路分音落地箱之上的潛力。「不以尺寸論音箱」,這個觀念是由SL6帶起來的。


英國百變龍 Celestion

    由於SL6太成功,此後Celestion基本上放棄了落地式精品音箱(除了那次採用鋁帶高音單元的Celestion 7000的不成功嘗試之外),十餘年來一直堅持發展兩路書架箱。在SL6基礎上,改用航空上的蜂窩鋁結構(所謂「飛機地板」)整體音箱,誕生了一代名器SL600。八十年代,SL600價格和質素皆鶴立雞群,被公認為兩路書架箱的皇者。SL600的音質在6仔的基礎上更上層樓,聲音極為開揚自然,幾乎毫無染色,音像完全脫離箱體,真實感驚人,「淡而有致」是對SL600的確評。

    此後,昂貴難造的銅膜高音單元存貨消耗殆盡,SL6改用同樣結構的鋁膜單元,甚至新出的SL700,雖然是SL600的後繼產品,也只好用鋁膜單元,剩餘的銅膜高音全用來製造了最後一批專供香港的SL600。由於改用鋁膜高音,SL6Si、SL700的韻味已遜於600仔,這是無可奈何之事實,但Celestion利用搞6系列時積累下的經驗,以低廉的價格推出3號仔。這是低價英國音箱中的異數,平衡度頗佳,音色淳正樸實,效率高易推動,是發燒初哥入門佳選,我曾經推薦無數朋友採用,都甚滿意。

    Celestion的最佳製作我認為仍系SL600。近年來在強手如林的英國喇叭廠的競爭下,Celestion漸失方寸,100號,300號都反應平平,傾盡全力的新旗艦Kingston,又在箱體上下功夫,想重奪回至尊地位。不過今非昔比,物是人非,重溫舊夢恐不易矣。

    現今Celestion歸屬香港金山集團,大規模運作下,新一代產品轉向經濟級家庭影院,且與同屬金山的KEF漸漸靠攏。我只希望廠方不要將歷史名器6仔系列斷產,讓新一代發燒友們可以領略到它的不朽。或者銅膜高音也有復產的一天?

寫在最後:

    以上廣泛討論了英國音箱的特色和一批代表性的名作。也直言不諱地站在用戶角度上,表達了對各廠牌的看法。「英國聲」最可珍視的正是它的傳統,它能堅持到今日,除了廠家和代理的功績之外,雜誌和發燒友的擇善固執和忠誠不貳至少有同樣功績。例如3/5A的停產而又復產,發燒友用真金白銀挽救了一件行將消失的歷史名作,其貢獻應與綠色環保主義者同等。作為一個老發燒友,在這裡喋喋不休,正是希望廠商和代理能晌應我們的心聲。在擴大商業推廣的同時,犧牲一些利益和堅持生產一些為我們珍愛的精品名器。使後來的發燒友能夠買到正統「英國聲」音箱,將這個音晌史上重要的流派繼承和發揚光大下去,五十年、一百年不變。

 

>>>>>>>誰是對對碰高手?玩遊戲就能白拿液晶(點擊參加活動)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最BT的HI-END音箱
    通常,人們將此類家用音響稱為Hi-End或極品器材,無論是音箱、功放或CD機,都有Hi-End產品。今天在這裡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十大最BT的HI-END音箱。● 音響界巨星MBL 101E音箱    這款MBL 101E音箱外面是四面細鐵絲網罩,一個葫蘆形的單元在中央,顯得華麗而高貴。
  • 從未停下腳步—英國著名音箱品牌Laney歷史介紹
    始創於1967年上世紀60年代中期,英國有位名叫Lyndon Laney、喜歡搗弄設備的年輕貝斯手www.homeofmetal.com當時,Lyndon對木工和電子方面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但他卻戲稱「那只是因為我沒錢買」,於是在他父親花園小棚房裡,第一臺Laney音箱誕生了。音箱做得非常好,音色優美而且價錢適中,身邊越來越多人請他幫忙做音箱。不久,Lyndon就被各種訂單所淹沒了,訂單中包括有吉他音箱、貝斯音箱甚至人聲音箱。
  • 1980元Hi-Fi級 法國湯姆遜層雲2 評測
    當我們ZOL評測室收到了來自湯姆遜的音箱產品時感到異常地興奮,畢竟我們在平日接觸到的多為國產的音箱,而湯姆遜的音箱產品一般只有在一些高檔播放設備的概念店和旗艦店中才能一睹其英姿。線控器  從外觀介紹跳到聽音測試,ZOL評測室似乎已經很久都沒有這麼做了,但是對於湯姆遜Stratus 層雲2我們不得不省略這一過程,
  • 我們都錯了 Wi-Fi的縮寫不是它
    客戶是個美國人,他愣了一下,說自己不清楚,但推測應該是wireless fidelity,和 hi-fi結構相同。我慚愧地低下了頭,作為設計師整天說hi-fi lo-fi prototyping,怎麼就沒想到是wireless fidelity呢。但反省過後,我開始質疑(客戶)了,Wi-Fi真的是wireless fidelity的縮寫嗎?
  • 汽車音響十大品牌,看看你的車是什麼音響
    三、MERIDIAN 英國之寶(汽車品牌:捷豹路虎、法拉利、邁凱倫)MERIDIAN 英國之寶,隸屬世界知名奢侈品公司Richemont歷峰集團子公司 Reinet Investments S.C.A. 的Hi-End音響品牌,於1977年開始已專注設計及生產數碼音響器材。擅長的領域是數碼音頻,是數碼音響技術的兩個領先者之一,另一個是飛利浦。
  • 盤點全球十大頂級汽車音響品牌!你的車用的是哪個?
    下面將要為大家帶來的,便是全球十大頂級汽車音響品牌盤點!你的車用的是其中哪個?1、Meridian英國之寶。從品牌中文名就能看出,它是來自英國的音響品牌,成立時間為1977年,它所生產的音響在清晰度方面有極強的表現,並且還是價格非常昂貴的那種,基本上可以稱之為奢侈品,英國車上用的最多,頂尖超跑製造者邁凱倫就是其中之一。
  • 頂級品牌齊聚中國?歌爾聲學收購丹拿
    1丹拿聲學被中國公司收購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說起丹拿,對於發燒友來說一定是個如雷貫耳的品牌,對於品牌眾多的音響品牌來說,丹拿是一個永遠都繞不開、不得不提的品牌。這個品牌不論是在音箱行業、揚聲器行業還是在功放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巨頭品牌,代表著當今揚聲器行業的最高水平。
  • 新聲域|英國Toxic線材介紹
    Toxic cables是一間英國的發燒線廠商,這個牌子在head-fi上很有名,也是市面上最早的一條Silver/Gold cable,
  • 世界頂級音響品牌 - PMC(英國)
    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業監聽揚聲器和高保真揚聲器系統製造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高端消費市場和包括廣播、音樂製作(錄音、混音、母帶處理)、電影電視聲音製作(配樂、後期處理)在內的專業市場把同樣的設計原理放在家用市場上,PMC依然受到歡迎。
  • Hi-Fi與AV有什麼不同
    世界各大音響品牌公司,早已注意到這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紛紛推出兼容HiFi的功放與音箱,漸流似乎令人沒時間思考誰之優勢,就讓人在此沉浮。 從音頻質量重放角度上看,將來的AV與HiFi殊途同歸,最終將會沒什麼兩樣。
  • 低價更有好音質 五品牌經典5.1音箱推薦
    下面筆者就精選出五款5.1音箱推薦給大家:  五品牌經典5.1音箱推薦:麥博FC760  參考售價:2800元    麥博 FC760  麥博FC760屬於梵谷5.1聲道系列中的旗艦產品,定位於高端用戶市場,在做工和用料方面不惜血本,外觀以銀灰色搭配黑色,穩重中不乏時尚感,獨特的V12+S12的雙12組合,讓梵谷FC760音質更加震撼。
  • 在飛機上千萬不要說hi jack!小心被抓!
    但是在飛機上千萬不要說hi jack!小心被抓!為啥呢?小心被撲倒啊!看個英文例句:Two men tried to hijack a plane on a flight from A to B.兩名男子企圖劫持一架從A飛往B的飛機。
  • 英國傳統聲音代表品牌:Tannoy天朗 貴族系列 Canterbury GR 肯德堡
    多年以來,如果你問那些熟悉英國天朗Tannoy品牌的發燒友對這個品牌都有什麼印象?
  • 尼爾森發布智能音箱品牌認知報告 小度是最智能的音箱麼?
    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正推進智能家居成為重要的落地場景,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智能音箱市場已經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爭奪的新賽道。而智能度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標準,不僅是企業搶奪入口的準入門檻,更是搶奪智能音箱市場的決勝因素。在智能音箱對決賽中,「智能之爭」由來已久。究竟哪家智能音箱最「智能」?
  • 比寶馬更貴 世界上最性感14款頂級音響
    比寶馬更貴 世界上最性感的14款頂級音響●鸚鵡螺的傳說--來自B&WB&W 鸚鵡螺  在所有的海螺中B&W 鸚鵡螺  品牌: B&W  樣品: Nautilus  產地: 英國  價格: 每對60000美元(約為人民幣44萬元)●售價44萬!
  • 小心「組胺中毒」
    小心「組胺中毒」 2018年05月08日 09:55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吃完魚後頭暈、噁心、心跳加速?
  • 聽最好聽的聲音 國產頂級2.0音箱導購
    音箱種類2.0音箱控制遙控頻響範圍55Hz-20kHz信噪比86dB揚聲器阻抗8Ω輸出總功率60W防磁支持音箱數量2個低音箱體積217×272×383mm重量8.000kg<目前,其梵谷系列音箱正在熱賣中,其首席設計師是丹麥著名的揚聲器設計師——Peter Larsen先生。但熟悉麥博的人都知道,早在幾年前,他就為麥博設計了一款頂級的2.0音箱產品——Pure10!而這也是本文中最貴的一款箱子,報價為3880元。
  • 詳解鋁帶超高音+同軸三分頻音箱
    隨著揚聲器技術的進步,諸多新技術的音響產品進入了普通人的視線,諸如一直被國外品牌用於天價音箱中的同軸單元,在中國已經成為初哥唾手可得發燒器材,如今索威又有驚人之舉,「鋁帶超高音+同軸單元的三分頻系統」又將進入尋常百姓的家庭,為此,我們以音箱的性能改善中「得失辯證關係」,窺視達到終極性能的
  • 會唱歌的「飛碟」Mars磁懸浮Hi-Fi無線音響
    同時飛碟揚聲器可單獨作便攜音箱使用,能夠吸附在磁性物體表面。    底座內置可續充鋰電池(4000mAH/7.4V),USB可支持充電級別5V 1.2A。    Crazybaby即將推出iOS及Android版本APP。    同時此次發布會還發布了百元級別產品Luna音箱,同樣的陽極氧化鋁著色鋁合金機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