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
王靜康從教近60年從來沒有寒暑假和節假日
女神節早上9:00,80歲的天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靜康跟往常一樣準時走進了辦公室。當天的工作單上列著:聽取學生研究階段匯報、籌備晶體科學與智能製造高端論壇、與課題組開碰頭會……時間一直排到下午6:00,完全沒有半天女神假的影子。
「這就是王老師的女神範!」王老師的學生們笑著說。從教近60年,王靜康從來沒有寒暑假和節假日。每次招生,她都會把醜話說在前頭:「考我的研究生沒有寒暑假,因為國家建設的步伐沒有假期。」作為新中國工業結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學好科技、報效國家」是王靜康一生的執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情懷讓王靜康的腳步始終慢不下來,耄耋之年依然活躍在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的第一線。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每天都有工作做,我非常幸福。」王靜康院士的幸福觀很樸素,就是「我奮鬥,我幸福。」「我是1965年天津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開始工作的。從當年到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繼續完成我父親、我的研究生導師張建侯教授、領導我從事01號國家『六五』攻關項目的張遠謀教授他們的夢想──發展壯大高校化工教學與科技研發和強化我國化工產業。告慰英靈的最好的紀念是承負起逝者留下的擔子。我將一如既往地為我國創新人才的培養,為國家科技創新,為天津市建設成智慧型創新城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我有生的全部力量、奮鬥前行。」王靜康院士告訴記者。
王靜康的時間表是按照工作進度安排的,實驗室、教室、生產線、學術會議,工作的需要就是她的工作安排。她和時間賽跑,連續主持並完成國家「七五」至「十二五」的重大科技攻關及支撐計劃,2017年,耄耋之年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
「化工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基礎。在如此重要的學術領域裡工作,能針對國家經濟建設的基礎產業需求開展研發工作,為國家的長遠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是驕傲和幸福的事情。」王靜康院士覺得能奮鬥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特別幸福。「我還要盡最大努力,支持和幫助年輕的科學家早日獲得諾貝爾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王靜康院士現在正朝著這個目標奮鬥。(「津雲」新聞編輯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