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五月天
不負春光不負卿
五月正是春光無限好的時刻
外面一片山花燦爛
它都能隨便開
這種花就不行
但你一定聽說過它
沒錯,這就是「罌粟花」
這是一種禁止種植的花
關於「罌粟花」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是國家法律明確禁止私自種植的花。
5月3日,臨安公安分局於潛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在臨安於潛公墓山附近農田裡疑似種了大量「罌粟」。民警接到報警後立即趕往現場,發現這片農田種植了桃樹、中藥材、豌豆、玉米等植物,上千株疑似「罌粟」混雜種植在農作物中間,而且長得很茂盛,仔細一數有1285株。經鑑別,民警確認這些植物就是國家命令禁止的毒品原植物罌粟,罌粟是製造毒品的重要原材料。
據了解,種植罌粟的人是66歲的老人徐某。當日,民警依法將其傳喚到派出所接受調查。
徐某陳述,他並不知道種植罌粟是違法的,因為自己常年伴有牙疼,聽以前的工友說罌粟可以治療牙疼,便在自己女婿的農田裡撒上了兩顆罌粟種子,兩周前開始開花,有些還結了果。
據徐某交代,2018年2月份,徐某在紹興老家工作的時候經常牙疼。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徐某深受牙疼困擾,工友就建議徐某吃點罌粟果實可以緩解疼痛,徐某嘗試吃了點果真有效果。2018年10月,徐某的女婿在於潛承包了200畝土地,徐某便辭去了老家的工作,幫女婿到於潛看管農田。期間,徐某牙疼症狀時而出現,徐某為了牙疼時能吃上罌粟果實,便在自家農田上撒上兩顆罌粟果實,2019年3月,罌粟苗慢慢長出來了,有些開了花有些結了果。徐某默默地欣喜,以後牙疼的時候再也不愁「藥」了。
目前,徐某已被臨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警方提醒:
罌粟具有麻醉性,會刺激神經系統,起到鎮痛的作用,可以緩解牙疼,但是並不能根治。罌粟是我國法律命令禁止的毒品,長期使用罌粟鎮痛,如飲鳩止渴一般,只會對身體帶來越來越多的傷害,同時罌粟是提取海洛因的主要毒品原植物,人體長期攝入極容易成癮,引起神經、呼吸、消化等系統疾病。
別稀裡糊塗的,
這些植物不能種!
罌 粟
罌粟別名:
罌子粟、阿芙蓉,御米,象谷,米囊,囊子,鶯粟。
形態: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木,株高60-100cm。莖平滑,被有白粉。葉互生,灰綠色,無柄,抱莖,長橢圓形。花芽常下垂,單生,開時直立,花大而美麗,萼片2枚,綠色,早落;花瓣4枚,白色、粉紅色或紫色。果長橢圓形或壺狀,約半個拳頭大小,黃褐色或淡褐色,平滑,具縱紋。種子多數,很像死不了的種子,很小,腎形,花期4月至5月,果期6月至8月。
藥用價值:
乳汁(即鴉片)中含多種生物鹼、嗎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與蒂巴因(thebaine),對中樞神經有興奮、鎮痛、鎮咳和催眠作用。罌粟鹼(papaverine)、那可汀(narcotine)、那碎因(narceine)等對平滑肌有明顯的解痙作用;
中醫以罌粟殼入藥,又名「御米殼」或「罌殼」。在夏季「割煙」後採收,去蒂頭和種子,曬乾醋炒或蜜炙備用。種子含油50%,可以榨油。罌粟殼性平味酸澀,有毒,內含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鹼等30多種生物鹼,為鎮痛、止咳、止瀉藥,用於肺虛久咳不止、胸腹筋骨各種疼痛、久痢常瀉不止;也用於腎虛引起的遺精、滑精等症。
危害:
罌粟是提取毒品海洛因的主要毒品源植物,長期應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成為民間常說的「大菸鬼」。嚴重的還會因呼吸困難而送命。
吸食方式:
莖幹及葉含少量生物鹼,成熟枯乾後切成菸草吸食;未成熟蒴果割裂取其乳汁,乾燥凝固成鴉片後以附菸袋鍋之長管抽吸,割裂蒴果成熟後乳汁自行凝固於果殼成為鴉片之原體。
大 麻
大麻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異株,原產於亞洲中部,現遍及全球,有野生、有栽培。大麻是人類最早種植的植物之一。大麻的莖、竿可製成纖維,籽可榨油。大麻的變種很多,作為毒品的大麻主要是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
大麻類毒品分類:
植物幹品:由大麻植株或植株部分晾乾後壓制而成,俗稱大麻煙,其中thc含量約0.5-5%左右。
大麻樹脂:用大麻的果實和花頂部分經壓搓後滲出的樹脂製成,又叫大麻脂,其thc的含量約2-10%。
大麻油:從大麻植物或是大麻籽、樹脂中提純出來的液態物質,其thc的含量約10-60%。
危害:
大量或長期使用大麻,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神經障礙。吸食過量可發生意識不清、焦慮、抑鬱等,對人產生敵意衝動或有自殺意願。長期吸食大麻可誘發精神錯亂、偏執和妄想。
記憶和行為造成損害。濫用大麻可使大腦記憶及注意力、計算力和判斷力減退,使人思維遲鈍、木納,記憶混亂。長期吸食還可引起退行性腦病。
影響免疫系統。吸食大麻可破壞機體免疫系統,造成細胞與體液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毒、細菌感染。
吸食大麻可引起氣管炎、咽炎、氣喘發作、喉頭水腫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煙對肺功能的影響比一支香菸大10倍。
影響運動協調。吸食大麻過量時可損傷肌肉運動的協調功能,造成站立平衡失調、手顫抖、失去複雜的操作能力和駕駛機動車的能力。
古 柯
古柯是最早被人發現的有毒植物,大約在5000年以前就被人類所知。美洲的印第安人在長期而艱苦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發現有一種植物的葉子被嚼食後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渾身不那麼寒冷了,而且精神顯得格外爽快、振奮,一時間竟忘記了自己處於逆境之中,感到十分的奇妙。於是土著的印地安人對這種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後便常常咀嚼它,用來抗寒、提神,天長日久,漸成習慣。這種習慣慢慢地傳遍了整個美洲大陸,而且也逐漸成了美洲人的一種習俗。美洲有的國家的人們還把它製成茶葉每天當茶水來喝,為此南美洲一些國家還開闢大片土地用來專門種植它。這種植物就是古柯。
古柯是一種常綠灌木植物,生有長橢圓形的革質葉片;花很小,有5片花瓣;核果含種子一枚。古柯葉片含有古柯鹼,可以提煉古柯鹼。古柯鹼是一種麻醉藥,形態為無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於水,醫療可作局部麻醉使用。因為吸收後的毒性相當大,一般不會作注射使用。
危害:
大劑量食用古柯葉以後吸食者會出現情緒高漲,警覺性增高,精力旺盛,判斷力下降等一系列中毒症狀。慢性吸毒者在耐受性增強的基礎上還會可出現撤藥綜合症,主要表現為是情緒障礙、疲乏、睡眠障礙、精神運動性興奮,嚴重者導致自殺。
產地:
古柯主要產地在南美洲,我國臺灣、雲南等地也有種植。
不是什麼植物都能種的!
西湖之聲記者 方涵
值班編輯:來來
點擊播放 GIF 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