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一使用的道具
用小刀挖孔
三個放大鏡連成一線
實驗二成像效果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拿著手機隨時能看大片,不過,小屏幕著實讓人不爽。最近,新浪微博上流傳著一個神技能,用1個紙盒、1個放大鏡、1個回形針,就能做出簡易投影儀,配置廉價的家庭影院。這方法看似神奇,網友們也紛紛直呼「高大上」,並揚言要試一試。
不過,究竟簡易投影儀效果如何,昨日,記者輾轉做了幾次實驗,費了不少力,最後勉強成功,不過對於DIY一族來說,做這樣的實驗,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
實驗1
一個紙盒一個放大鏡
手機投影成像效果差
實驗目的:按網傳的方法,用實驗工具進行投影儀製作,看最後的效果如何。
實驗工具:紙盒1個、放大鏡1個、回形針6個、小刀1把、透明膠帶1卷
實驗人員:記者、網友「火藍刀鋒」
微博上的攻略介紹,製作投影儀只需要1個盒子、1個較小的放大鏡、小刀、以及膠帶。昨日,記者準備好了盒子、小刀等工具,並買來了一個70mm的高倍放大鏡,邀請網友「火藍刀鋒」協助實驗。
首先,記者將盒子一頭作為安裝「鏡頭」的位置。找到中心部位後,「火藍刀鋒」將放大鏡的把手去掉,放在中心走出一個圓,然後用小刀摳出一個洞,用來卡住放大鏡。
將放大鏡卡在洞口後,「火藍刀鋒」開始用膠帶將其固定,並且確保縫隙密封,沒有光線洩露。
「鏡頭」做好了,「火藍刀鋒」準備用回形針製作手機的支架,用來固定和移動手機在投影儀中的位置。不過,微博上並沒有詳細步驟,「火藍刀鋒」浪費了5個回形針,根本做不出一個能用的支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第6個回形針終於勉強做出了一個支架,但也特別容易「摔倒」。
投影儀基本做好,萬事俱備,就只差手機了。記者和「火藍刀鋒」抱著激動的心態,將手機屏幕調到最亮,以便成像效果更好,再將畫面倒置後,將手機放進盒子中間的位置,並關閉盒子,在光線昏暗的情況下,將「鏡頭」對準白色的牆面,而此時,面前的牆上只出現了一圈白光。
「怎麼沒影像?」在「火藍刀鋒」的建議下,記者前後移動了多次手機的位置,但最終的成像效果都是模糊不清的。
實驗結果:無論怎麼移動手機與放大鏡的距離,牆上的成像效果始終模糊不清。
實驗2
三個放大鏡進行疊加
這次投影效果較清晰
實驗目的:用一個低倍放大鏡、兩個高倍放大鏡,製作「升級版」簡易投影儀,觀察最後的成像效果。
實驗工具:紙盒2個、放大鏡3個、支撐物、小刀1把、黑色膠帶1卷
實驗人員:記者、網友「Goddess」
實驗一失敗後,記者在網上搜索了製作簡易投影儀的相關帖子,在一些貼吧、論壇上綜合了一些方法後,記者找來網友「Goddess」,並再一次買來兩個放大鏡,1個60mm高倍、1個50mm低倍,並且再準備了一個較大的盒子。
記者將實驗一的「投影儀」再一次使用,用同樣的方法,在裝好的「鏡頭」的對面再開一個孔,將60mm的高倍鏡頭固定上。然後,記者用一塊紙板,將50mm的低倍鏡頭裝在中心,並且放進盒子的中央,與兩頭的鏡頭形成一條線。
投影儀做好後,記者將其放進較大的盒子裡,並在盒子前開一個口,讓其剛好能夠通過小盒子,以便放映時調整焦距。
最後,為了省時省力,記者用了一個本子和一個盒子充當手機支架,發現比回形針更方便好用。
同樣把手機亮度調到最高,將其放置於大盒子內、60mm放大鏡前,記者發現,牆上出現了較為清晰的影像,通過不斷調試手機的距離、小盒子裡放大鏡的距離,牆上的投影的清晰度也在變化,但即使調整到了最佳效果,最後的清晰度也與手機中的播放效果,有著不小的差別。
另外,即使記者將畫面倒置了,播放視頻時,字幕卻仍然是反的,投影也沒有放大多少。對於「家庭影院」的期望,相差太遠。與記者一同做實驗的「Goddess」就說:「做實驗的時候很期待,看到真的成像了也激動,但要我用這種方式看電影,真的覺得太畫蛇添足。」
實驗結果:製作過程複雜,成像時需要反覆調試,最後的效果比較清晰,但字幕始終是反的。
專家點評
焦距影響清晰度
人為操作難實現
昨日,重慶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韓德專告訴記者,這個實驗是運用了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將手機作為光源,放大鏡則是凸透鏡,盒子起到了遮光的作用,當手機和放大鏡在適合的距離時,就可以在白色的牆壁上投射影像了。
那麼,為什麼第一次實驗失敗了呢?重慶市第四十二中學物理老師葛文榮分析道:「由於手機的光線不夠明亮,且難以在實驗中為手機增加其它光源,因此一個放大鏡聚光效果就不夠好,不能很好地將影像投射在牆上。」葛文榮說,實驗二使用了2個高倍、1個低倍放大鏡,通過增加放大鏡加強聚光效果,牆上才出現了影像。
「之所以影像始終比較模糊,是因為焦距沒調好。」韓德專說,想要成像效果達到最清晰,需要將幾個放大鏡的距離、手機與放大鏡的距離都調到最精準,人為操作幾乎不可能實現。
如何解決字幕和圖像左右倒置的情況呢?葛文榮認為,可以利用平面鏡的折射原理。「在手機上方放一面玻璃,然後再放一面鏡子在玻璃下方,與其形成銳角夾角。」
商報記者 鄭旭鵬
實習生 張美婷 田影
來源: 重慶商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