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2020-12-05 農夫也瘋狂

摘要:「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文/農夫也瘋狂

前幾天氣溫還在20℃以上,隨著冷空氣的來臨,不僅帶來了久違的雨水,而且氣溫也大降,一下子降到了10℃以下了,在南方也有些地方下雪了。在湖南石門前兩天就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雪。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早就已經開始冷了,而今年的冬天來得有點晚。入冬以後,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就是什麼時候最冷,春節期間冷不冷。其實古人在這方面也是總結了一些農諺,就為後人提供了參考。「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是什麼意思?哪天開始數九?什麼時候最冷?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三伏天,其中可以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是中伏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則是20天了。不同的年份,入伏和出伏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而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則是「三九天」,在北方地區流傳的童謠「三九四九冰上走」,就說明了這個時間段是最冷的。不過,一般情況是「三九」最冷,也有少數地方認為「四九」最冷。

這句俗語的前半句「夏至三庚數伏」,意思是說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就要開始入伏了。對於何為「庚日」,估計有些人也不太明白,在古代的時候我國是用天幹、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其中天幹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數字,而地支的則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數字,把它們相互組合,也就得到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個組合,也稱為六十花甲子。

所謂「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的日子,而在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因為天幹是十個數字,所以庚日是每十天出現一個。但是一年一共是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因此庚日也是一直變化不定的,所以每年入伏的時間也不同!

看了上面的解釋,估計大家對於後半句「冬至逢壬數九」也比較容易理解了,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後的第一個有「壬」的日子,如壬戌日、壬子、壬寅、壬辰、壬午等,只要遇到第一個有「壬」的日子就是逢壬日,也就是從這天開始數九的開始。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後面出現的第一個逢壬日是12月31日,農曆臘月初六(壬寅日)。根據這種說法,就是這一天開始數九。

不過在民間現在普遍認為冬至節氣這天就開始數九了,也就是每年的數九時間都是固定的,從農曆12月22日(或者12月23日,有少數年份是12月21日)開始「數九」了。冬至後的19-27天就是「三九」,而冬至後的28-36天是「四九」。農諺說「三九四九,凍死豬狗」,可見冬至之後的19天—36天的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因此今年最冷的時候是2020年1月9日-1月26日,這是今年最冷的一段時間,等到2020年3月11日出九以後,春天也就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春節是在1月25日開始,由此可見春節期間已經過了最冷的時候,並且專家說今年冬季偏暖,到了春節也就不會太冷了,這樣也方便了大傢伙走親訪友了。(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2020年3月11日

更多三農諮詢「火箭蛋」熄火了,跌回4元時代,為何蛋價突然下跌?還會漲嗎?

價格創5年新低,收購價低到1毛錢,農民:畝產萬斤也要虧400元

價比黃金!如今50萬元1公斤,市場供不應求,為何價格這麼貴?

相關焦點

  • 「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今年哪天數九?數九後哪天最冷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今年哪天數九?數九後哪天最冷在過去,農村道路不好走,生活區域多為小圈子熟人社會,使得人們只能通過當地一些前人總結的經驗常識來判斷氣象變化,以便及時調整農業生產和生活狀態!而題主所提「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意思是說:過了夏至節氣後天氣會一天天變熱,由於每年三伏開始時間並不固定,人們就會根據夏至後農曆第三個庚日作為三伏天的開始,即入伏時間。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導讀摘要: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這是由四個問題組合而成的複雜問題,涉及到古代曆法的綜合性問題,讓我一步一步地分別解答。第一,「夏至三庚數伏」。古代人的曆法與現在使用的公曆和農曆曆法是根本不相同的。公曆曆法直接使用年月日,如今天是2019年12月18日,農曆曆法與公曆相似,如今天是二0一九年冬月廿三日,古代人曆法則不同,如今天是己亥年冬月己丑日。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智慧的古代人是使用天幹、地支,有機組合,來記載日期時間的。
  • 老話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你知道哪天開始數九?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後天就是三九了,人們普遍認為從冬至那一天開始,每九天為一個九,等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之後,也就是九盡桃花開了。但是這種數九的方法其實是錯誤的,有句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才是真正的數九方法,下面就來看看真正的數九到底是怎麼數的。
  • 今年冬至什麼時候到來?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年是雙春年嗎?
    這個時候的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了,我國南北各地氣溫又在之前的基礎上下降了一步。如今已經是冬季階段,前不久大雪節氣剛過。「大雪迎寒冬,三九天暖冬」,這是人們對於大雪節氣氣候判斷跟即將到來的三九天氣的聯繫。而大雪節氣過後,冬至也將接踵而至。那麼冬至什麼氣候到來?
  • 「三九」到了,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嗎?2020年春節冷不冷?
    摘要:「三九」到了,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嗎?20年春節冷不冷?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意思是說夏至節氣這天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就要入伏了,而冬至節氣以後第一個壬日就要開始數九了。不過現在基本都是從冬至節氣這天就開始數九了。數九是古代就傳下來的一個習俗了,規定冬至節氣這天開始每九天為一個「九」,經歷過九個「九」冬天也就過去了。
  • 今冬啥時候「數九」?農村俗話說「冷在三九」,今冬何時最冷?
    古人覺得冬季實在過於漫長,之所以叫「數九」寒天,主要是在文化中,「九」代表著極致,可以理解為「最」,所以數九寒天其實也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今年的「數九寒天」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其實這個不難,每年的日期都很一致,冬至這天開始算。2020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這天開始就是「一九」。從數九的第一天開始,天氣將會一天比一天冷。
  • 啥時候數九?
    降雪對莊稼生長促進作用體現在三點:一是冬季寒冷,雪覆蓋在莊稼上面,就能形成天然的保溫層,莊稼根系不會被凍傷;二是溫度升高雪水融化時,雪水能給莊稼補充生長需要的水;三是降雪量大,說明冬季的溫度低,低溫不利於土壤中病害存活,能避免春季時莊稼病蟲害影響莊稼生長。對莊稼生長來說,合適的降雪有利於豐產,降雪對農民和莊稼來說的確是片片值千金。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眾所周知,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從冬至節氣後,白天時間會慢慢加長,夜晚時間會慢慢縮短,按常理來說,冬至後白天光照時間增加,氣溫也會逐漸升高,所以冬至應該是全年最冷的節氣,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冬至天氣並不是最冷的時候,而是在小寒和大寒兩個節氣之間。
  • 農村俗語「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為啥三九最冷?今年何時三九?
    今天是1月2日,在前幾天強冷空氣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出現了強降溫天氣,雖然現在溫度已經降到很低,但是卻還沒有到全年最冷的時候,在農村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意思是全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那麼為啥三九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呢?今年什麼時候是三九呢?
  • 俗話說「冷在三九」,今年三九是哪些天?每年冬天什麼時候最冷?
    早在今日午前的11時23分17秒,北鬥七星的鬥柄已經指向戊位,太陽黃經也達到了285°,就在那一刻,小寒節氣已經完成了與它之前的冬至的交節,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就要隨之開始了。俗話說「冷在三九」,這是我國先民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得出的經驗性智慧總結。按照過去幹支歷的講究,數九是每年冬至後的首個壬日開始。
  • 2019冬至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冬至是幾九、數九有多少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訂出來的節氣,它誕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還有「亞歲」、「數九」等叫法。2019年冬至具體是哪一天幾月幾日呢?今年的數九有多少天呢?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 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 冬至,太陽已轉向北回歸線,不應該太冷,那為什麼有數九寒冬呢?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拆分,即什麼是冬至、什麼是數九以及為何冬至之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回歸線方向移動,為何還會有「數九」和三九天的嚴寒?由於過了冬至日以後,太陽的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時長逐漸增加、黑夜時長逐漸縮短,故而古人認為冬至是一年中陽氣最弱、陰氣最強的一天,而過了這一天陽氣便漸漸回升,直至夏至日達到最旺,因此冬至就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許多地方還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二、數九從什麼日子開始,是固定的嗎? 數九在早前是冬至後逢壬日開始,如今已經變為從冬至節氣的當天開始了。咱們國家古時候的曆法採用的是幹支歷,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天幹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地支,按照固定的順序兩兩相配。天幹中的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相配的規則是陽配陽、陰配陰。10天幹用6輪,12地支用5輪,相配組合成60個基本單位。
  •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數伏三伏三九的含義解釋怎麼理解的
    夏有三伏,冬有三九,夏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時候,而三九天則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農村老話「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很多人看到這句話表示不能理解,怎麼這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和最熱的時候怎麼摻在一起了?三伏和三九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不是入伏,哪啥時候才是入伏呢,今年三伏多少天
    夏至剛過,夏至雖然是全年日照最長的一天,但還真的不是入伏的到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個,而入伏則不在節氣之列的,夏至跟冬至雖然一樣,一個是冷的開端,一個是熱的開啟,但數九跟入伏,是這兩個節氣截然不同的表現,有句老話叫做:冬至當天數九,夏至則不是,這句老話全稱叫做:冬至當天數九
  • 2019~2020年數九時間表,今年冬至有點暖
    ●感冒指數 2級,較易感冒,老人和小孩特別注意預防●穿衣指數 5級,適宜穿毛衣、冬大衣●火險等級 3級,可燃物較易燃燒,中度危險,可控制非生產用火●郊遊指數 3級,天氣還可以,出去玩玩吧總的來說現在的冷
  • 你不了解的「冬至」:數九天寒,眉上風止,心有庭樹
    2:冬至三侯古人賦予每一個節氣不同的物候現象,以此順應自然規律。冬至三侯和三種生物有關。一候曰:「蚯蚓結。」在古人的觀察中,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冬至作為陽氣生發的起點,用蚯蚓來標識冬至最為貼切。這時候陽氣初生,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感知了大地最細微之處的變化。我們常常以為的暗流湧動大約就是這個意思了。3:歷史與風俗每一個節氣都有它專屬的風俗,冬至是一個有儀式感的節日。
  • 今日冬至|「數九」開始,北京本周最冷的一天是
    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冬至為農曆十一月中「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晝最短,夜最長。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但都生動形象地記錄著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冬至大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