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啥時候數九?今年何時最冷?
文/農夫也瘋狂
前幾天氣溫還在20℃以上,隨著冷空氣的來臨,不僅帶來了久違的雨水,而且氣溫也大降,一下子降到了10℃以下了,在南方也有些地方下雪了。在湖南石門前兩天就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雪。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早就已經開始冷了,而今年的冬天來得有點晚。入冬以後,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就是什麼時候最冷,春節期間冷不冷。其實古人在這方面也是總結了一些農諺,就為後人提供了參考。「夏至三庚數伏,冬至逢壬數九」是什麼意思?哪天開始數九?什麼時候最冷?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三伏天,其中可以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是中伏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則是20天了。不同的年份,入伏和出伏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而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則是「三九天」,在北方地區流傳的童謠「三九四九冰上走」,就說明了這個時間段是最冷的。不過,一般情況是「三九」最冷,也有少數地方認為「四九」最冷。
這句俗語的前半句「夏至三庚數伏」,意思是說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就要開始入伏了。對於何為「庚日」,估計有些人也不太明白,在古代的時候我國是用天幹、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其中天幹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數字,而地支的則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數字,把它們相互組合,也就得到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個組合,也稱為六十花甲子。
所謂「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的日子,而在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因為天幹是十個數字,所以庚日是每十天出現一個。但是一年一共是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因此庚日也是一直變化不定的,所以每年入伏的時間也不同!
看了上面的解釋,估計大家對於後半句「冬至逢壬數九」也比較容易理解了,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後的第一個有「壬」的日子,如壬戌日、壬子、壬寅、壬辰、壬午等,只要遇到第一個有「壬」的日子就是逢壬日,也就是從這天開始數九的開始。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後面出現的第一個逢壬日是12月31日,農曆臘月初六(壬寅日)。根據這種說法,就是這一天開始數九。
不過在民間現在普遍認為冬至節氣這天就開始數九了,也就是每年的數九時間都是固定的,從農曆12月22日(或者12月23日,有少數年份是12月21日)開始「數九」了。冬至後的19-27天就是「三九」,而冬至後的28-36天是「四九」。農諺說「三九四九,凍死豬狗」,可見冬至之後的19天—36天的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因此今年最冷的時候是2020年1月9日-1月26日,這是今年最冷的一段時間,等到2020年3月11日出九以後,春天也就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春節是在1月25日開始,由此可見春節期間已經過了最冷的時候,並且專家說今年冬季偏暖,到了春節也就不會太冷了,這樣也方便了大傢伙走親訪友了。(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2020年3月11日
更多三農諮詢「火箭蛋」熄火了,跌回4元時代,為何蛋價突然下跌?還會漲嗎?
價格創5年新低,收購價低到1毛錢,農民:畝產萬斤也要虧400元
價比黃金!如今50萬元1公斤,市場供不應求,為何價格這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