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了,「超級月亮」也來了
天象早知道
再過幾天元旦假期就要來了,估計不少人已經「摩拳擦掌」迎新年了。對於關注天文的人來說,還有個好消息,那就是與元旦假期一起到來的,還有2018年最大最圓的「超級月亮」。
2018年1月2日,人們將用肉眼就能欣賞到「超級月亮」。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1月2日當天,月亮最圓的時間是10點24分,離地球最近的時間是5點56分,但這兩個時間都不是賞月的最佳時間點。建議廣大喜愛賞月的人們可以選擇1月1日或1月2日晚間,尤其是子夜時分。那時月亮最為美麗。
「超級月亮」是常見天文現象
「超級月亮」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天文現象,在天文上的準確稱謂為近點朔望月。它是指新月或滿月時期,月球與地球間距離較平常更近,肉眼能看到的最大最圓的月亮。
月球繞地球轉動的軌道呈非標準橢圓狀,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並不恆定。隨著月亮與我們的距離發生變化,月亮看起來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當月球處於「近地點」時就有可能出現「超級月亮」。趙之珩表示,月亮運行到近地點的時間和發生滿月的時間不超過12個小時,就會出現「超級月亮」。「超級月亮」比普通的月亮直徑大14%,視面積大30%,且肉眼可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歡。
但是,對於天文學家和天文「發燒友」來說,「超級月亮」並不是最受歡迎的天文現象。大體是因為它既不神秘,也不奇怪,系正常天象,大多數年頭都會有。
又大又圓未必是「超級月亮」
每年總有那麼幾次媒體熱炒的「超級月亮」來臨,比如2017年就曾在6月和12月出現。特別是12月3日出現的「超級月亮」被媒體稱為80年第八大「超級月亮」,引發全球觀月熱潮。
專家表示,並不是所有又大又圓的月亮就是「超級月亮」,有時候媒體宣傳的「超級月亮」並非真正意義的「超級月亮」。實際上「超級月亮」是有明確的定義的,它出現的時間是確定的、可演算的。
趙之珩介紹,「超級月亮」出現的時間間隔大約是14個朔望月(大致相當於14個農曆月),也就是413.4天。上一次「超級月亮」出現在2016年11月14日,下一次「超級月亮」將在2019年2月19日出現,這一天與我國農曆元宵節重合,可能引發人們再一次的賞月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