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山西旅遊第三天的行程是參觀被徐霞客稱為"天下巨觀"的懸空寺, 這是我一直想去一探究竟的地方。
它位於北嶽恆山的腳下,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02導遊的介紹
導遊說它「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怵目驚心。」建議有恐高症的人不要上去,就在下面看看、拍個照。
很多人不以為然,說自己遊歷了多少名山大川,一個半山上的寺有什麼不敢上的。
接近景區時,導遊讓我們抬頭遠眺,說半山腰上的建築就是懸空寺,我們看到一座鑲嵌在恆山萬仞峭壁上的紅色建築,不由發出由衷的讚嘆。
導遊說上去就是在懸崖邊上行走,如果走了一半不敢走了、想返回就來不及了,因為只有一條狹窄的單行道。
而且上山的門票100元是額外單買的,哪怕你進去了走兩步就下來也不能退。於是車上好幾個團友就打消了上山遊玩的念頭。
但我千裡迢迢地過來,不就是想親自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和震撼嗎?於是我們十幾個人帶著全車人「多拍幾張照片回來」的囑託進入了景區。
03懸空而立的真相
站在山腳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巖石上有十幾根不及碗口粗的木柱在下面支撐著,整個寺吊於半空之中,懸空而立。因此當地流傳著:"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民謠。
但據導遊介紹,真正對懸空寺起支撐作用的並不是這些木柱,而是在每一部分起連接作用的棧道,在棧道的下面有一些橫梁,這些橫梁是插入巖石中的。
在修建的時候,將巖石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裡面放上錐形木楔,將橫梁做成剪刀形猛力砸進去,木楔就鑽入橫梁,外面的力氣越大,裡面咬合得就越緊,它們把力就壓在巖石上。
我們看到的橫梁只是整個橫梁的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全部插在巖石中,這就是運用力學的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
至今我們還可以看到因為相互連接而留下來的鐵環。而木頭是用當地的鐵杉並經桐油浸泡的,不怕蟲蝕。
04氣象學的應用
懸空寺是凹進崖龕中依龕而建的,雨淋不到,且三面環山,不受西北來的任何氣流襲擊,任何風吹進去都變成微風。
一天內日照時間最多也只有3個小時,這樣可少受日光侵蝕,延緩風化。因此歷經千年而不壞。
可見,古人對建築氣象還是頗有研究的。
05精巧的構造
懸空寺的整個建築全是木質,雖小巧玲瓏,但層次多變,空間豐富。
有寺院、禪房和佛堂,共有大小殿閣40多間,
有三教殿、三官殿、三佛殿、五佛殿等;有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音殿;還有關帝廟、伽藍殿、釋迦殿、純陽宮、太乙殿等等。
布局緊湊,錯落相依,殿樓的分布都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曲折迴環,虛實相生,大有蘇州園林之精巧。
06三教合一
懸空寺的最高處是三教殿。殿內居中而坐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是儒家學說代表孔子,右邊是道家教聖老子。
三個人都是豐臂潤面,端坐蓮臺。佛、道、儒三教始祖同居一室,真是世所罕見。
我想到我們泉州的清源山南臺上也同時供奉著三教,但它們並不像這裡三尊並列,共處一室。
不過這或許就是古人的聰明之處,中國歷代統治者所信仰的不外乎這三種,因此不論怎樣改朝換代,它都能迎合統治者的需求,因此它所受到的庇護是其他寺廟所不及的。
你看它地處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恆山腳下,不但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而且歷代都對它加以維修、完善,便足以明證。
07豐富的雕塑
除了建築奇異、構思玄妙外,寺裡的雕塑也種類繁多且非常精美。
有銅鑄、鐵鑄、泥塑,石刻造像等,或坐或立,都神態各異,表情逼真,令人肅然起敬。
真無法想像古人是怎樣在這塊彈丸之地雕出那麼多的藝術精品的。
08古人的勇氣
相傳,在當年修懸空寺時,能工巧匠們把所用材料集中在山下加工,然後繞幾十裡山路運到寺頂山頭,連人帶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而成。實在佩服古人的勇氣和智慧。
我們走在棧道邊,護欄只有一米二左右,外面就是三、四十米高的山坡,邊上是深長的峽谷,走路都得特別謹慎,有的人甚至才上去走幾步就不敢走了,在那狹道上進退兩難。
正是由於古人的聰慧和勇氣,才成就這天地間有獨無偶,千年懸而不墜的空中閣樓。
09意外的驚喜
出得寺來,我們沿著指定的半封閉的上下山通道走著,被通道外山坡上盛開的桃花和海棠所吸引。
正苦於通往花樹的路被圍著,好不容易看到封閉欄有個缺口,立刻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跨出去,奔向盛開的花潮。
山坡上隨意生長著很多開花的樹,每一株都花團錦簇,開得非常密實,幾乎除了樹幹就全是花了。
我們邊拍照邊歡呼,驚嘆於滿樹的繁花。
那些花看著像桃花,但與太原城裡那些壯碩豔紅的碧桃花大不相同,倒是與南方城市普通的粉色桃花基本一樣。
只是我們那的桃花都已經謝了、並結出了小桃子,這裡的桃花開得正豔且更茂密。
但每株樹開的花顏色深淺不一,從粉紅到淡紅、從粉白到淡白,有的甚至是雪白的,以至我誤認為那是杏花。
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帶著甜味的花香,腳下是瀑布和峽谷,冰還沒全部融化,瀑布不大,但泉水飛濺的歡快聲在深谷中迴響。
10壯觀
抬頭正看到寺的側影,更感受到懸空寺的奇妙之美,它和自然山水的巧妙結合,可以說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極致。
在山下有塊石頭,石頭上書有"壯觀"兩個大紅字。但"壯"字的右下角多了一點,據說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參觀後揮筆寫下的。
據說多了一點要表達的意思是:懸空寺的壯美已不能用"壯觀"二字來形容了,它是比壯觀還要壯觀的。
哈哈,哪怕是詩人筆誤後的自圓其說,我們也願意相信這樣的說法。
11後記
今天親自見識了懸空寺的神奇和絕妙,還徜徉花海,感受到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情景。
和同團旅遊但不敢上去、在山下拍照後就早早回到車上休息的人相比,我感覺自己真是賺翻了。
不過說起山上那些買了票進去卻不敢往上走、顫抖著一點一點挪下來的人,車上的人也覺得自己不上山的選擇是對的。
大家各得其所,皆大歡喜,都感受到自己團裡的山西當地導遊娟子的實誠和善良,誰不知道對導遊而言,自費景點是有提成的,關係到他們的個人收入,因此大家對山西的好感又增了一分。
#動態新人4天成長挑戰賽##新手作者專屬活動##十月創作嘉年華#
作者簡介:天道酬勤,個人公眾號「凡人書悟」,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凡人書悟關注我的百家號或者微信搜索公眾號「凡人書悟」,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