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傳感器原理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導讀:科技中的雷射測距、測速、測長等,這些儀器中都少不了雷射傳感器的存在,那雷射傳感器又是什麼呢?本文將講述雷射傳感器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快來圍觀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167.htm

  雷射技術和雷射器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現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雷射技術與應用的迅猛發展,和多個學科相結合,形成新興的交叉學科。

  如光電子學、信息光學、雷射光譜學、非線性光學、超快雷射學、量子光學、光纖光學、導波光學、雷射醫學、雷射生物學、雷射化學等。

  雷射傳感器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雷射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優點是能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幹擾能力強等。

  這些交叉技術與新的學科的出現,大大地推動了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使得雷射器的應用範圍擴展到幾乎國民經濟的所有領域。本文主要介紹雷射傳感器的原理。

  雷射傳感器工作時,先由雷射發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傳感器接收器,被光學系統接收後成像到雪崩光電二極體上。雪崩光電二極體是一種內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學傳感器,因此它能檢測極其微弱的光信號,並將其轉化為相應的電信號。

  常見的是雷射測距傳感器,它通過記錄並處理從光脈衝發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經歷的時間,即可測定目標距離,還有一種是雷射位移傳感器。

  雷射與普通光不同,需要用雷射器產生。雷射器的工作物質,在正常狀態下,多數原子處於穩定的低能級E1,在適當頻率的外界光線的作用下,處於低能級的原子吸收光子能量激發而躍遷到高能級E2。光子能量E=E2-E1=hv,式中h 為普朗克常數,v 為光子頻率。反之,在頻率為v 的光的誘發下,處於能級E2 的原子會躍遷到低能級釋放能量而發光,稱為受激輻射。

  雷射器首先使工作物質的原子反常地多數處於高能級(即粒子數反轉分布),就能使受激輻射過程佔優勢,從而使頻率為v 的誘發光得到增強,並可通過平行的反射鏡形成雪崩式的放大作用而產生大的受激輻射光,簡稱雷射。雷射具有3 個重要特性。[1]

  Ⅰ :高亮度,利用雷射束會聚最高可產生達幾百萬度的溫度。

  Ⅱ:高單色性,雷射的頻率寬度比普通光小10 倍以上。

  Ⅲ:高方向性(即高定向性,光速發散角小),雷射束在幾公裡外的擴展範圍不過幾釐米。

雷射傳感器原理——雷射測長

  現代精密測量長度是精密機械製造工業和光學加工工業的關鍵技術之一。

  長度計量多是利用光波的幹涉現象來進行的,其精度主要取決於光的單色性的好壞。雷射是最理想的光源,它比以往最好的單色光源(氪-86燈)還純10萬倍。因此雷射測長的量程大、精度高。由光學原理可知單色光的最大可測長度L與波長λ和譜線寬度δ之間的關係是L=λ/δ。用氪-86燈可測最大長度為38.5釐米,對於較長物體就需分段測量而使精度降低。若用氦氖氣體雷射器,則最大可測幾十公裡。一般測量數米之內的長度,其精度可達0.1微米。

雷射傳感器原理——雷射測振

  它基於都卜勒原理測量物體的振動速度。都卜勒原理是指:若波源或接收波的觀察者相對於傳播波的媒質而運動,那麼觀察者所測到的頻率不僅取決于波源發出的振動頻率而且還取決于波源或觀察者的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所測頻率與波源的頻率之差稱為都卜勒頻移。在振動方向與方向一致時多普頻移

  fd=v/λ

  式中

  v 為振動速度

  λ為波長。

  在雷射都卜勒振動速度測量儀中,由於光往返的原因,fd =2v/λ。這種測振儀在測量時由光學部分將物體的振動轉換為相應的都卜勒頻移,並由光檢測器將此頻移轉換為電信號,再由電路部分作適當處理後送往都卜勒信號處理器將都卜勒頻移信號變換為與振動速度相對應的電信號,最後記錄於磁帶。

  這種測振儀採用波長為6328埃(┱)的氦氖雷射器,用聲光調製器進行光頻調製,用石英晶體振蕩器加功率放大電路作為聲光調製器的驅動源,用光電倍增管進行光電檢測,用頻率跟蹤器來處理都卜勒信號。它的優點是使用方便,不需要固定參考系,不影響物體本身的振動,測量頻率範圍寬、精度高、動態範圍大。缺點是測量過程受其他雜散光的影響較大。

雷射傳感器原理——雷射測距

  原理與無線電雷達相同,將雷射對準目標發射出去後,測量它的往返時間,再乘以光速即得到往返距離。由於雷射具有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功率等優點,這些對於測遠距離、判定目標方位、提高接收系統的信噪比、保證測量精度等都是很關鍵的。

  因此雷射測距儀日益受到重視。在雷射測距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雷射雷達不僅能測距,而且還可以測目標方位、運運速度和加速度等,已成功地用於人造衛星的測距和跟蹤,例如採用紅寶石雷射器的雷射雷達,測距範圍為500~2000公裡,誤差僅幾米。不久前,真尚有的研發中心研製出的LDM系列測距傳感器,可以在數千米測量範圍內的精度可以達到微米級別。常採用紅寶石雷射器、釹玻璃雷射器、二氧化碳雷射器以及砷化鎵雷射器作為雷射測距儀的光源。

  總結:雷射傳感器其原理是將光學系統接受到的圖像映射到雪崩光電二極體上,由雪崩光電二極體將微弱的光信號變換為相應的電信號,從而進行檢測雷射。

  推展閱讀:

  雷射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

  光纖雷射器原理與特性詳解

相關焦點

  • 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前言  雷射位移傳感器能夠利用雷射的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亮度等特點可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雷射位移傳感器(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就是利用雷射的這些優點製成的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出現,使位移測量的精度、可靠性得到極大的提高,也為非接觸位移測量提供了有效的測量方法。
  • 雷射位移傳感器原理和應用
    雷射位移傳感器可以測量位移、厚度、振動、距離、直徑等精密的幾何測量。雷射有直線度好的優良特性,同樣雷射位移傳感器相對於我們已知的超聲波傳感器有更高的精度。但是,雷射的產生裝置相對比較複雜且體積較大,因此會對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應用範圍要求較苛刻。
  • 雷射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雷射傳感器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雷射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優點是能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幹擾能力強等。雷射傳感器工作時,先由雷射發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
  • 創想智控:雷射位移傳感器的雷射三角測量原理
    雷射位移傳感器是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作為新型測量設備,雷射位移傳感器能夠精確非接觸測量被測物體的位置、位移等變化,還可測量位移、厚度、振動、距離、直徑等精密的幾何測量。
  • 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測距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測距原理及使用方法 北京創想智控 發表於 2020-11-17 17:24:10 雷射位移傳感器測距的原理,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組合發射元件和位置敏感器件(PSD)進行三角測量以執行測距(檢測位移量)。
  • 雷射傳感器原理及應用概述
    雷射傳感器是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它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雷射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優點是能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幹擾能力強等。  光和雷射器雷射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
  • PM2.5傳感器中,雷射、紅外原理之間的區別
    >紅外原理PM2.5傳感器與雷射原理PM2.5傳感器。 而雷射原理PM2.5傳感器可以檢測到0.3um以上的顆粒。因為自帶高性能MCU,採用風扇或鼓風機採集大量數據,經由專業顆粒物計數算法分析,所以,在採樣方式、數據準確性、算法處理等方面都比紅外PM2.5傳感器更有優勢。
  • 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剖析
    雷射測距傳感器是先由雷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
  • 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分析
    雷射傳感器必須極其精確地測定傳輸時間,因為光速太快。要分辨出3ps的時間,這是對電子技術提出的過高要求,實現起來造價太高。
  • 雷射測距傳感器和雷射位移傳感器有哪些差別
    雷射位移傳感器與雷射測距傳感器的區別:一:測量原理不同1、雷射測距傳感器的操作原理:首先,是由對準政策發射雷射脈衝,然後經政策反射後雷射向各個方向散射。部分反光會回來到傳感器,然後接納成像後到了雪崩光電二極體。二極體是一種具有擴大功用的光學傳感器。
  • 雷射傳感器與光電傳感器的區別
    雷射傳感器與光電傳感器的區別   一、原理   光電傳感器是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的。雷射傳感器先由雷射發射二極體對準目標發射雷射脈衝。經目標反射後雷射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傳感器接收器,被光學系統接收後成像到雪崩光電二極體上並將其轉化為相應的電信號。   二、光源   光電傳感器的光源可見紅光、紅外光,但是雷射傳感器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
  • 微球雷射在極高靈敏度傳感器方面的原理及應用
    本文綜述了微球雷射在極高靈敏度傳感器方面的原理及最新的研究進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9543.htm一、引言微球諧振腔是半徑從幾微米到幾百微米的球形光學諧振腔。
  • 光傳感器原理
    3.光傳感器原理  我們以磁光效應傳感器為例介紹其原理。其實磁光效應傳感器就是利用雷射技術發展而成的高性能傳感器。雷射,是上世紀60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的出現標誌著人們掌握和利用光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由於以往普通光源單色度低,故很多重要的應用受到限制,而雷射的出現,使無線電技術和光學技術突飛猛進、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利用雷射已經製成了許多傳感器,解決了許多以前不能解決的技術難題,使它適用於煤礦、石油、天然氣貯存等危險、易燃的場所。
  • 雷射位移傳感器使用方法詳解
    雷射位移傳感器可以測量位移、厚度、振動、距離、直徑等精密的幾何測量。雷射有直線度好的優良特性,同樣雷射位移傳感器相對於我們已知的超聲波傳感器有更高的精度。但是,雷射的產生裝置相對比較複雜且體積較大,因此會對雷射位移傳感器的應用範圍要求較苛刻。
  • 創想小知識:雷射位移傳感器測距原理和正確使用示意圖
    雷射位移傳感器測距的原理,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組合發射元件和位置敏感器件(PSD)進行三角測量以執行測距(檢測位移量)。 一般雷射位移傳感器的發射元件使用半導體雷射器。
  • 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598.htm一、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 -簡介  光電傳感器,英文名稱為photoelectric sensor/micro sensor,是一種以光電元件來完成檢測功能的傳感器。
  • 各種測距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測距傳感器,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今天本文收集整理了一些關於測距傳感器的原理資料,希望本文能對各位讀者有比較大的參考價值。下面我們就來對其原理作下簡要說明。
  • 距離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什麼是距離傳感器距離傳感器是一種利用超聲波或雷射來測量物體距離的傳感器,主要用來測量運動物體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規律,使用它可以完成多種運動學和動力學測定。距離傳感器原理利用各種元件檢測對象物的物理變化量,通過將該變化量換算為距離,來測量從傳感器到對象物的距離位移的機器。距離傳感器的分類1、雷射距離傳感器雷射測距是雷射最早的應用之一。
  • 空氣品質傳感器原理及作用
    空氣品質傳感器對酒精、香菸、氨氣、硫化物等各種汙染源都有極高的靈敏度,產品響應時間快,工作穩定。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空氣品質傳感器的原理。 傳統的波許L型汽油噴射系統及一些中檔車型採用這種葉片式空氣流量傳感器,如豐田CAMRY(佳美)小轎車、豐田PREVIA(大霸王)小客車、馬自達MPV多用途汽車等。
  • 雨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一個舊金山的網友近日在網上稱「我住在一個用於自動駕駛測試的停車場旁邊,最近我才意識到,當我靠近使用雷射雷達的汽車時,它會觸發我的雨量傳感器,雨刮器開始運轉。之前也發生了幾次,最近我才把這件事跟雷射雷達聯繫上。這似乎是意外的Bug。有人對這件事了解嗎?」 對於雷射雷達,每個研究自動駕駛的人都很了解,基本原理就是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上、道路上、汽車車輛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根據計時器記錄下來的脈衝信號時間差來測算目標的距離,形成對周圍世界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