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太陽系中最壯麗的景觀,但數億年後或因磨損而永久消失!

2020-09-17 宇宙及宇宙外讀者

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土星,是因為它像月亮一樣反射陽光,這是土星光環如此明亮的原因,這個現象被稱為環反射。想像一下,你在土星背面的黑夜裡抬頭仰望,看見這些光環布滿整個天空,比地球上的滿月亮很多,閃耀著,非常明亮,這主要是由於環由冰質碎片組成,反射了更多的陽光。但是,這種太陽系奇觀也許不是永恆的,一些科學家猜測光環可能在某時消失。

科學家對土星光環依然還有很多不明之處,有種種猜想,這種猜想也受到質疑。他們認為環形成於土星誕生時,約45億年前。但是我們無法知道環上的物質,最多只能猜測環還能堅持多久,也許還能存在幾億年吧,有理由相信,土星環的壽命不會超過幾億年了,這個理由出自對環磨損消耗速度的預計,因為小隕石的不斷襲擊,那些高速飛來的微小隕石襲擊並損耗土星環。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天王星,海王星和木星都有自己的環,只是比較少和微弱,土星環是最明亮完整的,這導致科學家思索,土星環可能沒有被侵蝕太久,也就是說,相對還很新。但是不斷的侵蝕是否意味著土星最終將失去最大的特徵?

這種想法長時間以來認為,環的物質碎片將越來越碎小,如果你進入土星的磁力層,會被磁力場拉出土星,或者直接螺旋形掉進土星,這就是土星環的死亡階段,將被慢慢地消耗掉,因此土星環需要不斷的補充。

當前的土星環是如此巨大,但環的組成物質需要不斷補充。這樣看來,另外一種形成的襲擊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維持環的存在,必須要有彗星擊中土星環,給環提供新的物質,這個問題備受懷疑。

環消失的理論,在建立過程中始終充滿爭議,消失的過程需要幾億年,也許幾十億年,我們不能確定,這個課題一直在討論中,環到底是很年輕,然後很快就死亡,還是已經存在很久了,也將繼續存在很久很久。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土星的48顆衛星中,某型小衛星被稱作「牧羊犬」衛星,引力作用下他們圍繞著某條土星環放牧,土星專家們被這土星的衛星和環之間複雜精巧的編排所吸引,扭曲麻花般的F環特別引人注目。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兩個牧羊犬衛星環繞在兩邊,普羅米修斯(土衛16)和潘多拉(土衛17),環被衛星引力作用拉向幾個方向,看起來影響非常劇烈,這是動力變化作用區域,科學家對F環發生的這一切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展示了衛星與環之間的相互作用。

相關焦點

  • 盤點攝影師拍下永久火山熔巖湖的壯麗景觀 (1/4)
    盤點攝影師拍下永久火山熔巖湖的壯麗景觀 (1/4) "← →"翻頁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除了發現14300年的動物外,最可怕的是它
    自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後,地球上曾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是發生在4億4千萬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由於地球氣候變冷以及海平面下降,導致約85%的物種滅絕;第二次是發生於3.65億年前泥盆紀大滅絕,原因依然是地球氣候變冷,海洋變成了陸地。
  • 著名哈雷彗星,拖著長達一億公裡的尾巴,最美麗的天象之一
    哈雷彗星,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一顆短周期性的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是最美麗壯觀的天象之一,可能還會有其它比哈雷更加壯觀美麗的彗星但是大多數都需要幾千年才能見到一次。哈雷彗星常常會拖著長達一億公裡長的尾巴從遙遠的深空像太陽飛來。
  • 太陽系最大小行星發現永久冰 並存在稀薄大氣層
    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 西媒稱,穀神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但900公裡左右的直徑使其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定義為矮行星。儘管定義上出現了這樣的變化,但毋庸置疑的是穀神星是小行星帶主帶上唯一一顆矮行星。
  • 天文趣談:如果木星消失,地球在太陽系中還能堅持多久?
    太陽系誕生於距今約50億年的遠古宇宙時期。位於銀河系的獵戶座懸臂上,是一個直徑約6個天文單位,也就是90億千米的星系。太陽作為太陽系中的絕對霸主,佔據著整個星系99.86%的質量,並通過自身的核聚變為整個星系提供著光和熱。
  • 10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文明是否還存在?
    地球100億年後會發生什麼?從地球誕生開始,已經經歷了46億年的漫長歲月,時間尺度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存在了幾千年,若你能看到更遠的未來呢?一千年、一萬年、一百萬年,甚至一百億年以後,你認為宇宙會是什麼樣子?這麼長的時間裡會發生什麼事情?人類還能否存活呢?經過研究,我們預測到了未來將發生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一趟未來之旅。
  • 當一個星球迅速從太陽系消失後會發生什麼?答案你不會想到
    所以對於引力這一空間中存在的主要力量而言,它只是行星的相互影響中的一個邊緣因素,真正的問題在於哪個行星的消失具有最大的負面影響。太陽系中不同行星消失的影響一個行星消失的影響相當於它已經完全消失了。讓我們逐個分析一遍水星是我們太陽系的第一個也是最小的一個行星(再說一次,除非你仍要算上冥王星的話)。它離太陽最近,重力受到太陽非常大的影響。水星的消失對太陽系秩序的影響微乎其微,這個行星尺寸微小,毗鄰太陽使得它對整個太陽系沒什麼影響。
  • 當一顆行星突然從太陽系中消失後,人類會受到什麼影響?
    當金星突然從太陽系中消失,會發生什麼?但由於它是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亮的最亮天體,所以金星的消失對於地球來說,可能使得地球的夜晚更為黑暗。  當火星突然消失,會發生什麼?  火星是人類探索最為平凡的天體之一,那麼失去火星,會有什麼影響呢?由於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1%,所以失去火星我們同樣不必擔心重力方面的負面影響。
  • 古老細菌現身,猛獁帝國復甦,永久凍土帶消失,人類該何去何從?
    2016年8月,俄羅斯西伯利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暴發炭疽疫情,起因是幾百年前的因炭疽桿菌感染的馴鹿死亡後被埋入永久凍土帶,近年來凍土融化,炭疽孢子進入食物鏈繼而大面積感染!2009年莫斯科州立大學的阿納託利·布勞奇科夫博士在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的馬蒙託瓦戈拉(猛獁山)的凍土帶內猛獁象屍體的大腦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細菌,博士發現被這種細菌感染後的動植物活力大增,因此在掙扎了很久之後,向自己體內注射了這種細菌!
  • 等不到50億年了,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只有10億年
    經過數十億年後,一系列的小概率事件相繼發生,地球海洋中出現了高級動物。再經過漫長的時間,海洋中的生物登上陸地。直到240萬年前,人類進化出來,並一直繁衍至今,成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物種。在致命輻射和不見天日的環境中,動植物紛紛滅絕,這才有可能導致人類從地球上消失。
  • 太陽風每年捲走數萬噸大氣,大氣層會因此消失麼?答案竟是這樣
    根據每年10萬噸的損失,將需要600億年來消耗。600億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宇宙誕生至今只有138億年,太陽誕生至今也只有100億年。600億年後,太陽已經消耗了氫,並通過氦閃膨脹演化成了白矮星。那時,人類只能離開太陽系去其他星系生活。此外,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大氣層一直保持著動態平衡,每年的損失將通過其他方式得到補充。
  •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太陽系平衡會被打破,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有恆星存在的位置基本都會有一個恆星系的存在,每一個恆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或數個恆星,在它的引力範圍內,會有數量不等的行星圍繞它運行。而恆星系能夠存在的基礎就是中心的巨大恆星,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太陽系能夠存在的基礎就是中心有一個太陽,它的質量佔到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 凍結了數千年的「永久凍土」在解凍?
    凍結了數千年的土地也在解凍,加劇了氣候危機,給當地人類生存帶來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在地球的寒冷地區,地下的大部分都是冰凍的。永久凍土是凍土、巖石或沉積物,有時有數百米厚。要被歸為永久凍土,地面至少要凍結兩年,但極地地區的大部分地下地面自上個冰河世紀以來一直處於凍結狀態。永久凍土保存著以碳為基礎的植物和動物的遺體,它們在分解之前就已經凍結了。
  • 太陽或只剩50億年壽命,如果它消失了,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我們在地球上生存,感知著溫度變化和四季更迭,這都是太陽的功勞,太陽作為地球最重要的陪伴者之一,在地球萬物的生成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50億年前,一片原始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體積不斷縮小,核心的溫度越來越高,成為了一顆恆星,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太陽便由此誕生。
  • 太陽或只剩50億年壽命,如果它消失了,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我們在地球上生存,感知著溫度變化和四季更迭,這都是太陽的功勞,太陽作為地球最重要的陪伴者之一,在地球萬物的生成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50億年前,一片原始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體積不斷縮小,核心的溫度越來越高,成為了一顆恆星,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太陽便由此誕生。
  • 太陽壽命大約只剩50億年,一旦消失後,人類還能撐多久呢?
    只要有太陽存在的一天,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就能夠繼續繁衍下去,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太陽的壽命或許只剩下50億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到了未來太陽消失後,人類又能夠撐多久呢?太陽的誕生在45億年前,銀河系邊緣有一片巨大的氫分子雲,在受到引力的影響後發生了坍塌,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物質開始聚集,於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球體,隨著宇宙的演變和時間的推移,這個巨大的球體質量也變得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內部的核心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高。就在某一時刻,核心區域開始釋放能量,一顆能夠散發光和熱的星球由此誕生,這便是太陽。
  • 太陽系中15個超級景觀(火星大峽谷 藍色火山 土星六角形北極)
    Titan的神秘島土星的衛星土衛六可以說是太陽系中最陌生的地方,它的大氣層,烴類海洋,巨大的沙塵暴,冰火山以及下雨的甲烷和乙烷形式的降水。2013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太空梭在泰坦最大的海洋之一利吉亞馬雷(Ligia Mare)發現了一個100平方英裡(260平方公裡)的島狀地質構造。先前的掃描沒有發現此功能的跡象,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逐漸消失了。然後又出現了。科學家並不完全確定它是什麼,並列舉了諸如波浪,氣泡,漂浮固體和懸浮固體(例如陸地三角洲中的淤泥)之類的可能性。
  • 假期流行好去處,歐洲最壯麗的自然景觀,挪威布道石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大陳,今天要給小夥伴們介紹的地方呢,它和小編前幾天介紹的景點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個鬼斧神工,也不是建築物,而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旅遊景點;這個景點的來頭也不小,它曾經入選「全球50大最壯麗的自然景觀」,並且位列這些壯麗自然景觀的首位,它就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景點—
  • 愛因斯坦預言,人類無法突破光速,最終會消失在太陽系中?
    愛因斯坦預言,人類無法突破光速,最終會消失在太陽系中?在人類漫長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人類通過不斷的努力在數萬種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上目前為之最智慧的生物。人類掌管著地球上的一切資源。然在近幾年科技水平發展之後,人類再對其他星系研究過程中發現,人類只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是十分瘋狂的,然而不管我們的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最終只能在太陽系內進行探索,對於太陽系之外的空間卻始終沒有辦法到達。可見我們的水平還是有限度的,難道我們人類真的要永久的被困在太陽系中嗎?
  • 它不是哈勃望遠鏡,卻同樣拍出這些壯麗絕美的宇宙圖
    下面這張全景圖由斯皮策望遠鏡拍攝,拍攝時間歷時10年之久,用於拼接的照片多達200萬張,堪稱天文學中的藝術品。它距離我們大約120億光年,很可能是宇宙誕生之初的第一批星系,你現在看到的這一縷星光,穿過了漫長而無盡的黑暗,歷經120億年的滄桑歲月才到達你的眼睛,不神奇嗎?這一縷光的意義非同小可,科學家們可以用它回溯宇宙誕生之初的樣子,這當然還要歸功於斯皮策望遠鏡。#銀河中心#